排他性(英語:Excludability),是經濟學中對於商品(Good)的兩大特性之一,另一特徵為競爭性。排他性是指,某個特定資源的生產者,或擁有者,對於不付費就想對這個資源進行消費的其他個體,能夠排除的程度。另一個衡量方式,是指當某個消費者已經付費購買到特定財貨之後,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排除掉其他未付費的使用者,來取用他已經購買到的資源[1]。其為一種生產或消費領域中的價值性外力(積極或消極地)影響一些人無法完全參與到自主的交換中。
概論
最早提出排他性與競爭性定義的學者,為保羅·薩繆爾森。在1954年的論文〈公共支出的純理論〉(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2],以非排他性與非競爭性作為公共財的定義。保羅·薩繆爾森認為,非排他性是導致搭便車問題這個市場失靈現象產生的原因。學者理查·馬斯格雷夫與加勒特·哈丁將排他性導入於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的研究中。
排他性存在於生產領域,也存在於消費領域,也存在於兩者之間。其包括積極排他性和消極排他性,例子如下:
積極的 | 消極的 | |
---|---|---|
生產者之間 | 娛樂設施服務於就近的商業機構 | 上流工廠的有毒化學污染威脅下流的漁業生產 |
生產者到消費者 | 私人森林允許自然愛好者在此野營 | 工業空氣污染導致當地居民肺病率上升 |
消費者之間 | 注射H1N1疫苗的人可以減少周圍人群的患病威脅 | 吸煙者影響了鄰桌人吃飯的雅興 |
消費者到生產者 | 消費者對電腦產品的匿名回饋表 | 野地狩獵擾亂了旁邊農場的畜牧生產 |
其他
排他性 | 非排他性 | |
敵對性 | 私有財 食物、汽車、衣物 |
準私有財 漁業資源、水資源、煤炭 |
非敵對性 | 準公共財 衛星電視信號、圖書館、電影、公共交通 |
公共財 國防、免費電視節目、知識 |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