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德彝(1364年—1402年),邦倫浙江行省明州府奉化縣(今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人、明朝探花

早年與方孝孺講學於妙相寺,後同入宋濂門下。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升侍讀建文帝時,先任為左拾遺,參修太祖實錄,後任監察御史。方孝孺被殺後,無人敢收屍,戴撫屍慟哭不已,有詩云:「臨危生死決須臾,為國寧憐家與軀?繼志情殷愧力短,承先念切遇時渝。關山欲斷春秋淚,骨肉長分南北區。手澤遺今無復守,聊憑風雨泣桑榆。」

他對明成祖同樣採取不合作態度,不久被處死,妻項氏同籍沒[1]。在京之從弟德禮、德祐等皆遇難。德祐妻項氏被灸灼其身至焦爛,未獲一言,死事甚烈[2]弘光年間,追諡毅直。清朝諡節愍[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