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生平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浙江鄉試第四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中會試第五十四名,因憤慨權閹劉瑾專權,避歸。正德六年(1511年)補應辛未科殿試,登第二甲第七名進士[1][2]。授翰林院庶吉士。與黃綰、朱節等同受業於王守仁[3]。正德七年(1512)春,乞終養歸,家居十年。
嘉靖二年(1523年),應良在朱節等舉薦下,與呂楠、湛若水同起,授編修。次年,大禮議時間爆發,隨編修楊慎等參與左順門哭諫,被廷杖。出爲山東按察司副使,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隨即調廣西。官至廣東布政使致仕。
家族
曾祖應文正;祖父應宗儒;父應昌。前母徐氏;母許氏;繼母孫氏;繼母包氏。具慶下[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