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奧斯本·威爾遜(英語:Edward Osborne Wilson,1929年6月10日—2021年12月26日),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他尤其以他對生態學、演化生物學和社會生物學的研究而著名。被稱為「達爾文的天然繼承人」[2]、「社會生物學之父」和「生物多樣性之父」[3]。他的主題研究對象是螞蟻,尤其是螞蟻通過信息素進行通訊。[1][4][5]
生平
威爾遜從小就對鳥類和昆蟲感興趣,但因一次釣魚事故造成右眼視力受損,無法遠視,自此更專注於昆蟲。他9歲左右開始對螞蟻興趣, 在18歲時決定將其作為畢生事業。[3]
1947年,他在阿拉巴馬州塔斯卡盧薩發現了他的第一個螞蟻新種——塔斯卡盧薩細胸蟻(Leptothorax tuscaloosae),1951年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描述該新種[6]。
1953年, 哈佛大學資助了他在古巴和墨西哥的科學考察。1954年11月24日, 威爾遜離開波士頓去南太平洋的新幾內亞群島採集螞蟻標本。12月, 先在斐濟的維提拉武島採集了幾種螞蟻標本後,又在美拉尼西亞群島最南端的新喀里多尼亞發現了新的螞蟻物種。1955年1月初, 威爾遜在新赫布里底群島研究螞蟻。3月, 又到新幾內亞布朗河谷和蘇加利高原的雨林中研究螞蟻。完成新幾內亞群島考察後, 他在澳洲昆士蘭雨林繼續調查了一周。[7]
1955年,他以螞蟻研究的博士論文在哈佛大學獲得了昆蟲學博士學位[2][3][8]。
1960年代,威爾遜和羅伯特·麥克阿瑟用實驗證明島嶼的面積和陸地的距離是島上的生物物種數的主要決定因子,從而建立了島嶼生態地理學。
1979年威爾遜加入彼得·雷文(Peter Raven)、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保羅·埃利希(Paul Ehrlich)等人共同發起的國家研究委員會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專門研討熱帶生物學研究的優先順序。不久他又加入WWF美國分會的顧問團, 參與了新環境主義的構想。[2]
1985年, 威爾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刊物上發表文章《生物多樣性的危機——科學面對的挑戰》(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Crisis: A Challenge to Science)[9],首次提出生物多樣性這個概念[2]。
此後威爾遜參與創立了國際保護生物學學會,又成為了大自然保護協會、保護國際的理事。2005年又創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E. O. 威爾遜生物多樣性基金會(E. 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2]。
2016年,威爾遜出版了著作《半個地球》(Half Earth), 隨後又創立了一個全新的同名保護計劃Half Earth Project。這個計劃嘗試以保護地球上一半的陸地和海洋棲息地為目標, 來應對日益嚴重的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2]。
威爾森於1996年從哈佛大學退休。生前他和他的妻子艾琳在美國麻省列克星敦市居住。
學術貢獻
威爾遜一生共發表螞蟻分類學論著35篇,描述了1個新亞科、7個新屬、1個新亞屬和429個新種。1950-1960年, 他發表了一系列關於美拉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螞蟻的論文, 填補了兩地螞蟻多樣性研究的空白,並提出了生物類群循環理論[7]。1991年, 他與德國昆蟲學家伯特·霍爾多布勒合著的《The Ants》獲頒普立茲非小說獎。為了紀念他在螞蟻研究上的貢獻, 先後有1屬和21種螞蟻以他的名字命名。[3]
1963年,威爾遜與生態學家羅伯特·麥克阿瑟在《Evolution》期刊首次發表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11],1967年兩人又出版了《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一書進行了系統論述[7]。
威爾遜認為,保存基因,而不是保存生物,是演化的目標(理查德·道金斯後來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中更加詳細地闡明了這個觀點),他還研究了全新世滅絕事件(20世紀的生物集群滅絕),和這個滅絕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係。
他說:「假如你砍掉一座森林,尤其是一座古老的森林,你不僅僅是除掉了許多大樹和一些在樹冠上飛翔的鳥。你完整地消滅了數平方英里內的許多物種,有可能上萬種物種。許多這些物種我們還根本不知道。至今為止科學對許多物種,比如真菌、微生物和許多昆蟲,在生態系統中所起的無疑非常重要的作用還不很清楚。」他還說:「我們必須放棄我們現在的一種迷信:我們只要在哪裡保存一小部分老的生態環境我們就可以在其它地方幹我們所想幹的任何事。這是一個非常危險和錯誤的見解。」
威爾遜提出的社會生物學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的社會行為可以從演化論的觀點來解釋,並且社會行為是透過基因遺傳的。
爭議
威爾遜提出的社會生物學引起了20世紀末最大的一場科學上的爭論。一些批評家訴責威爾遜為種族歧視提供理由,威爾遜為此甚至被打。但威爾遜本人並沒有打算將「最佳者生存」的概念擴展到人類社會上來支持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威爾遜本人的理論是科學的,不是道德的,許多他的批評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許多他的哈佛同事堅決反對他的理論。這場爭論的一個好結果是他1981年寫的《基因、理智和文化:共演化過程》。這部書本身有許多數學。今天共演化已經成為現代科學和人類學的一個前鋒詞彙。
2010年馬丁·A·諾瓦克、柯里娜·塔尼塔(Corina Tarnita)和威爾遜在在《自然》期刊上共同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稱親緣選擇理論無法解釋生物的真社會性行為[12],引發學界強力反彈[13][14][15][16][17][18],在科普界大力暢導親緣選擇的理查德·道金斯也公開與威爾遜交火[19]。
2013年威爾遜在華爾街日報上投稿一篇文章,節選自其著作《給青年科學家的信》,稱科學研究不需要數學,重要的是創新的想法,甚至說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許多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都不懂數學[20]。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數學教授愛德華·法蘭克爾(Edward Frenkel)隨即著文反駁,說數學在任何領域都有用[21]。
知名著作
- 《論人性》,On Human Nature,1978年
- 《給青年科學家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Scientist,2013年
-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1975年
- 《創世記:從細胞到文明,社會的深層起源》,Genesis: The Deep Origin of Societies,2019年
- 《螞蟻的社會:群體合作創造超文明》,The Leafcutter Ants: Civilization by Instinct,2011年,與伯特·霍爾多布勒合著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