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一神教的猶太教和基督教裡,一些惡魔是由天使演變而來,一些天使因為背叛上帝被逐出天堂。[1]
猶太教與基督教中的魔鬼來源於猶太人的聖經,也就是基督教的舊約。原文的意思是毀謗者,也指撒旦,是一個與上帝對抗的大能的靈體。因此在猶太教和基督教聖典中這個詞具有單一指代意義。然而在其它文化中,魔鬼的含義有所變化,但是普遍認為,這個詞含有貶義成分。
很久以來,思想家就對罪惡的起源深感興趣。詹姆斯·黑斯廷斯所編的《聖經詞典》[3]說:「在人類開化初期,人們就意識到自己被一些無法控制的力量左右,這些力量給人帶來傷害和破壞。」這本詞典也說:「早期的人類憑本能尋找這些力量的來源,認為這些力量來自某些個體,很多自然現象也是這些個體造成的。」
歷史學家認為,有關鬼魔和邪靈的信仰可以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的早期歷史。古代的巴比倫人相信地下世界,也就是所謂的「不歸之地」,是由尼甲神統治的。尼甲是一個殘暴的神,以專職焚燒人而知名。巴比倫人也害怕邪靈,他們以念咒來安撫邪靈。在埃及神話中,賽特是罪惡之神,「被描繪成樣子像怪獸,長着細長彎曲的鼻子、寬闊平直的耳朵、僵直分叉的尾巴」。[4]
猶太教直截了當地說撒旦是上帝的仇敵,是他帶來了罪。但是多個世紀後,這個主張受到異教觀念影響而改變。《猶太百科全書》[5]說:「到公元前最後幾百年,情況已發生巨大變化。在這段時期,猶太教……採納了許多來自二元論(即世界由善惡兩種對立的法則控制)的主張,認為在天上和地上,代表虛假和醜惡的強大力量正與上帝以及代表真實和美善的力量抗衡。看來這是受波斯人宗教影響的結果。」《簡明猶太百科全書》[6]聲稱:「遵守誡命以及使用護身符,可以使人免受邪靈傷害。」
猶太教在有關撒旦和邪靈的主張方面採納並非來自聖經的觀點,三世紀以後的基督教變本加厲,繼續提倡沒有聖經根據的道理。《綜合聖經辭典》[7]說:「一個比較極端的古代神學觀點是:上帝付贖金給撒旦以救贖他的子民。」這個觀點是伊里奈烏斯(公元2世紀)提出的,並由奧利金(公元3世紀)加以發展。奧利金聲稱,「魔鬼已獲得主宰人類的合法權力」,並指出「基督犧牲生命……作為付給魔鬼的贖價」。[8]
正如《天主教百科全書》[9]說,「有一千年左右的時間,[贖價付給魔鬼的觀點]在神學歷史上盛行一時」,成為教會信仰的一部分。其他教父,包括奧古斯丁(公元4~5世紀)在內,都採納了這個贖價付給魔鬼的觀點。直到公元12世紀,天主教神學家安塞姆和阿伯拉爾才斷定,基督犧牲生命所獻的贖價是給上帝而不是給撒旦的量正與上帝以及代表真實和美善的力量抗衡。看來這是受波斯人宗教影響的結果。」《簡明猶太百科全書》[6]聲稱:「遵守誡命以及使用護身符,可以使人免受邪靈傷害。」
另外,根據天主教傳統,上帝創造了天使,但是部分天使由於驕傲,有三分之一的天使墮落,和上帝為敵,在世界誘惑人類,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魔鬼。其中領導的墮落天使叫做撒但。這個說法沒有聖經正典的依據。
註:
- 默示錄(基督教譯作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九節,大龍即遠古的蛇,號稱魔鬼/撒殫,三分之一的星辰則沒有明示代表什麼。這是聖經的出處。
- 有關墮落天使的說法是源於現時稱之為「偽經」(或叫作「參考經」)、「以諾書」(Book of Enoch)。故事提及上帝造「亞當」後要求眾天使敬拜,但部分天使認為「亞當」(人類)只是受造者,地位上沒有理由比衪們高,因而引起不滿,由撒但為首發動叛變。
值得注意的是,歷次天主教會議大都對魔鬼這個話題避而不談。但在公元1215年,第四次拉特朗會議發表了一份文件[10],其中第一條款說:「魔鬼和其他邪靈受造時本被上帝賦予向善的本性,但他們自甘墮落,變為邪惡。」又說,魔鬼和邪靈正不遺餘力地迷惑人類。在中世紀,這種觀點使許多人深受影響。任何看來異乎尋常的事情,例如原因不明的疾病、突發的死亡、不佳的收成等,都被指是魔鬼引起的。[來源請求]公元1233年,教宗格列高利九世頒發了數道針對異端的訓令,其中一道是針對路濟弗爾(人們認為魔鬼撒但墮落以前名叫路濟弗爾和路西法)信徒的,這些人被認定是崇拜撒但的。
由於相信人會被魔鬼或邪靈控制,這種想法很快就引起普遍恐慌,人們對魔法和巫術的恐懼達到歇斯底里的地步。從13到17世紀,對巫術的恐懼席捲整個歐洲,波及歐洲大國的殖民地北美洲。甚至基督新教領袖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也贊同搜捕行巫術者。由宗教裁判所對這些人進行審判,後來成為皇室貴族爭奪利益與報復對手的工具。利用流言蜚語或惡意告發,就對被疑為異端的人進行審訊,用酷刑屈打成招的情況屢見不鮮。
被認定有罪的人會處以火刑,在英格蘭和蘇格蘭則會被絞死。關於受害人的數目,《世界圖書百科全書》[11]說:「歷史上很多人認為,從1484到1782年,基督教會把大約三十萬人以行巫術的罪名處死。」
到了18世紀,理性思潮大為流行,這就是人們熟知的啟蒙運動。《不列顛百科全書》說:「在啟蒙運動中,哲學家與神學家設法把魔鬼的形象從意識觀念中抹去,認為魔鬼不過是中世紀神話虛構出來的東西。」羅馬天主教會對此作出迴響,在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869-1870)上確認教會相信魔鬼撒但的存在,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2-1965)上重申這一點,不過語氣溫和多了。
正如《新天主教百科全書》說,教會的官方聲稱:「教會堅信天使和邪靈的存在。」不過,法國天主教辭典《神》承認,「今天很多基督徒並不認為魔鬼是造成世間惡事的罪魁禍首」。近年來,天主教神學家們採取折衷辦法,小心翼翼地在天主教官方教義和現代思潮之間,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不列顛百科全書》說:「自由主義基督教神學傾向於把聖經里對撒但的描述,當成對邪惡的一種『擬人化描繪』,認為撒但並非真正存在,只是虛構出來,象徵宇宙中的邪惡情況和程度而已。」論到基督新教的看法,這本百科全書又說:「現代自由主義基督新教信仰傾向於否認魔鬼是一個實際存在的靈體。」然而基督徒不應該把聖經里對撒但的描述看為對邪惡的一種「擬人化描繪」。
- 魔鬼:英文中的「devil」和「demon」都可中譯做魔鬼,但當以大寫字母開頭的「Devil」表示時,則屬專有名詞,指那唯一的魔王撒旦。「demon」來自希臘語中的「daimon」,原意為「神」,後來被貶低使用,以表示鬼王的奴僕[12]。魔鬼一詞有説讒言,中傷人,誹謗者,惡魔之意[13]。
- 撒旦:原為希伯來人和亞蘭人所使用的魔鬼名稱,新約時代仍用此名。原為反對者,敵對之意,希臘文之英譯為 Satan[14]。有說稱撒旦原為侍奉神的天使,但受想超越神的野心而墮落變成魔鬼。
- 古蛇:原為希臘文,英譯為Ophis,原意是蛇。聖經以蛇來表徵魔鬼[15]。
- 大龍:希伯來語,英譯為Tannin,有殘忍,吞噬之意。中譯有野狗[16],大魚[17],大蛇[18]等。新約希臘語英譯為Dragon,中文譯為龍[19]。此處所指之龍,與中國傳說之龍當然不相同。
- 魔鬼的其他名稱如:惡者[20],污穢的靈[21],世界的王,世界的神[22],邪靈,仇敵[23]等。
佛教「惡魔」詞語源自梵語的「魔羅」,指妨礙修行者得悟的惡神。[1]
佛教之「魔」有兩種:第一是指魔羅神波旬及其眷屬,波旬即第六天魔王,是居於天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天人,以世人的五欲樂爲自身之樂趣,故喜歡阻礙修行者修道,以免修道者自絕於欲樂。典籍記載其曾對悟道前之釋迦摩尼佛施以誘惑和阻礙。第二種是泛指阻礙修行者悟道之有形無形外在內在事物、障礙、擾亂、破壞,又稱「魔障」。
實際上,漢字「魔」最初就是來源於佛教對魔羅名字的音譯,初譯「麻羅」,後給「麻」加上鬼字旁作「魔」,讀音也從中古時的ma流變爲現代的mo。魔羅的意譯便是障礙、破壞等。
亞伯拉罕一神教一般認為居住在地獄的撒旦爲地獄王,佛教則認為在地獄之主爲閻魔王,並非害人的惡魔,而是審判賞罰下到幽冥地獄的罪人的管理者,在印度神話中閻魔法王最初是兩兄妹。
同時,佛教也認為世間存在多種多樣的鬼怪精魅,他們大多歸屬於餓鬼道和畜生道,是六道眾生之種類,其中大部分存在害人、吃人的習慣和變化施法的能力。如地獄中也有負責懲罰罪人的鬼差役;夜叉鬼會吃人;富單那鬼食人精氣,會導致鬼壓床。但部分信奉佛教者會成為護法神,轉而保護人類。
跟善神對立,行各種惡的惡魔概念,本身源自古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1]
伊朗的瑣羅亞斯德教相信,至高主宰阿胡拉·瑪茲達(善神)創造了阿里曼(惡神),後者自行作惡,從而成為毀滅之神。
希臘和羅馬諸神有善有惡,卻沒有一個操縱一切的罪惡之神。兩地的哲學家都主張世上存在兩種相互對立的法則。恩培多克勒認為「愛」與「鬥爭」這兩種力量相互作用;柏拉圖則認為世上有兩種精神,分別是善和惡的本源。喬治·米努瓦在《魔鬼》[24]一書中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異教信仰並不主張有魔鬼存在。」
中國原始信仰體系中,人死後靈魂變為鬼,下到黃泉冥界。儒家認為「不言怪力亂神」[25],對鬼神之事並不關心。在佛、道教的影響下,中國有了與現今的魔、鬼近似的概念。「魔鬼」一詞在古書中曾有提到,意義接近於害人的鬼怪,也比喻邪惡的人物。
例如:
- 《南史卷七·梁本紀中第七》:帝曰:「斯魔鬼也。酉應見卯,金來克木,卯爲陰賊。鬼而帶賊,非魔何也。孰爲致之?酉爲口舌,當乎說位。說言乎兌,故知善言之口,宜前爲法事。」
- 前蜀 韋莊 《秦婦吟》:「旋教魔鬼傍鄉村,誅剝生靈過朝夕。」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織田信長的外號為第六天魔王。
- 而日本「悪魔」詞語原本用來指印度魔羅,而中國翻譯梵語成中文佛經,便用惡魔來稱呼魔羅。[26]在日本一些招災致禍的惡妖也會被叫惡魔。而日本原本也沒有專門對應惡魔的詞彙,惡魔詞語對日本原本也屬於外來用語。[27]
參考《Dictionary of the Bible》,James Hastings,英文版
參看 Larousse Encyclopedia of Mythology,《拉魯斯神話百科全書》,英文版
參考 The Encyclopaedia Judaica
參考 The Concise Jewish Encyclopedia,英文版
參考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英文
參看 History of Dogma(教條歷史),Adolf Harnack,英文
參考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英文版
《新天主教百科全書》(The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稱之為「solemn profession of faith」(「信仰的莊嚴聲明」)
參考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英文版
參考 Le Diable (The Devil),Georges Minois
《論語·述而》:「子曰:不言怪力亂神」。《論語集注》:「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跡,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
- Walter Simonis: Woher kommt das Böse? ... wenn Gott gut i
- Walter Simonis: Über Gott und die Welt. Gottes- und Schöpfungslehre. 杜塞爾多夫,2004年 ISBN 3-491-70375-1
- Klaus Berger: Wozu ist der Teufel da? Gütersloher Verlagsanstalt, Gütersloh 2001 ISBN 3-579-01454-4
- Anna M. Crispino u.a. (Hrsg.): Das Buch vom Teufel. Geschichte, Kult, Erscheinungsformen. Gondrom, Bindlach 1991 ISBN 3-8112-0909-4
- Alfonso M. DiNola: Der Teufel. Wesen, Wirkung, Geschichte. Dtv, 慕尼黑,1993年,ISBN 3-423-04600-7
- Herbert Haag: Teufelsglaube. Katzmann, 圖賓根,1980年 ISBN 3-7805-0393-X
- Wassilios Klein, Kirsten Nielsen u.a.: Teufel. In: Theologische Realenzyklopädie 33 (2002), S. 113-147 (分類:宗教歷史,聖經,教會歷史,教義,聖像學)
- Anton S. LaVey: Die satanische Bibel und Rituale. SecondSight, Berlin 2003 ISBN 3-935684-05-3
- Sylvia Mallinkrodt-Neidhardt: Satanische Spiele. Die Renaissance von Teufel und Co; eine kritische Analyse. Neukirchener Verlagshaus, Neukirchen-Vluyn 2002 ISBN 3-7975-0049-1
- Gerald Messadié: Teufel, Satan, Luzifer. Universalgeschichte des Bösen. Komet-Verlag, Frechen 1999 ISBN 3-933366-19-4
- Elaine Pagels: Satans Ursprung. Suhrkamp, Frankfurt 1996 ISBN 3-518-39368-5
- Egon von Petersdorff: Daemonologie. Christiana-Verlag, Stein a. Rhein 1995
- 1. - Dämonen im Weltenplan
- 2. - Dämonen am Werk
- Chris Redstar: Greetings from Hell. Bekenntnisse eines Satanisten. BoD, Nordstedt 2004 ISBN 3-8334-2014-6
- (Georg) Gustav Roskoff: Geschichte des Teufels. Eine kulturhistorische Satanologie von den Anfängen bis ins 18. Jahrhundert. Greno, Nördlingen 1987 ISBN 3-89190-805-9
- René Girard: Ich sah den Satan vom Himmel fallen wie einen Blitz. Hanser, München 2002 ISBN 3-446-20230-7 (Je vois Satan tomber comme l'éclair, 1999)
- Verena Bach: Im Angesicht des Teufels. Seine Erscheinung und Darstellung im Film seit 1980. Herbert Utz Verlag, München 2006 ISBN 3-8316-0636-6
- The Origin of Satan, by Elaine Pagels (Vintage Books, New York 1995)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he "demoniz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Sata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bitter struggle between the early Church and the Synagogue to be the legitimate heir of ancient Hebrew religious tradition. She discusses how Satan becomes a figure that reflects our own hatreds and prejudices, and the struggle between our loving selves and our fearful, combative selves.
- The Old Enemy: Satan & the Combat Myth, by Neil Forsyth (Princeton, New Jersey, 1987) seeks to show how Satan emerged from ancient mythological traditions and is best understood not as a principle of evil, but as a narrative charact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bat Myth". Forsyth tells the Devil's story from the Epic of Gilgamesh through to the writings of St. Augustine.
- The Devil: Perceptions of Evil from Antiquity to Primitive Christianity, Jeffrey Burton Russell (Meridian, New York 1977) is "a history of the personification of evil" which, to make things clear, he calls "the Devil".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full of photographs illustrating the text, this is the first of a four volume seri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the Devil. The following volumes are, Satan: The Early Christian Tradition, Lucifer: The Devil in the Middle Ages, and Mephistopheles: The Devil in the Modern World.
- The Devil in Legend and Literature, Maximilian Rudwin (Open Court, La Salle, Illinois, 1931, 1959) is a compendium of "the secular and sacred adventures of Satan." Engaging, wide-ranging and good-humored (and out-of-print for thirty years), this "classic" was re-printed in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