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历史上的航空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際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德語:Interflug GmbH),簡稱「國際航空」(Interflug),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一家國營航空公司[note 1]。該企業始創自1958年,於1963至1990年間轉型成國家航空公司,總部設在東柏林,以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為樞紐機場,設有歐洲洲際航班,主要航點集中於經濟互助委員會各成員國境內。因其品牌標識一直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際航空」(Interflug D.D.R.)為名,故也被俗稱作「東德國際航空」或「東德航空」。兩德統一之後,公司主體由新政府成立的信託公司接管,直至1991年完全註銷。
在二戰結束前,原漢莎航空為納粹德國的國家航空公司。由於戰敗並被佔領的緣故,1940年代尾的東、西德並沒有屬於自己的航空公司。
在1953年西德成立新漢莎航空後,東德政府亦於兩年後成立同名公司,作為載旗航空公司,亦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際航空的前身。後來,由於使用「漢莎航空」商標可能構成法律問題,東德政府於1958年9月18日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際航空」(下稱「東德國際航空」)名義成立另一家航空公司,以便一旦遭興訟時可以全身而退,同時亦經營東德漢莎所沒有的包機服務。至1963年,東德漢莎航空因「連年虧損」(實際上是上述的商標問題),被政府併入東德國際航空[1][2]。
自「東德漢莎航空」業務併入東德國際航空後,其機隊開始擴展,包括向蘇聯購買伊爾-18渦槳動力客機,並打算引進東德自行生產的首款噴射機-巴德152(但該項目因蘇聯的政治壓力而告終)[3]。至1969年,東德國際航空首次從蘇聯引入噴射客機-圖-134,主要執飛歐洲航點。兩年後,再引進伊爾-62長程客機;而在同年,東德國際航空年均旅客人次首次超過100萬[4]。
但好景不常,受制於1970年代的第一及第二次石油危機,導致油價急升,經營國內航線不再有利可圖。因此,東德國際航空於1980年4月結束國內線服務,專注國際航線發展。而最後一班國內線航班,是由柏林飛往埃爾福特的航班[5]。
到了1980年代,由於原有的蘇製客機燃油效益低下,加上噪音問題嚴重,導致落地費大增,甚至遭禁飛部分國家航點,必須更換機材才有望降低成本[6]。但受制於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禁運政策,包括東德在內的東方集團國家,被禁止購買西方國家製造的飛機,因此東德國際航空的經營曾陷入兩難局面。
到了1988年,隨著LOT波蘭航空獲准訂購六架波音767,對親蘇陣營國家的飛機禁運正式解除。因此,東德國際航空立即訂購三架空中巴士A310,作價4億2400萬東德馬克[7][8][9]。翌年,東德國際航空安排其機組人員前往西德受訓,為接收首批西方國家製造的飛機作準備。至該年6月26日,正式接收其首架A310。該等飛機航程可達8,000公里,足以營運往返柏林至古巴夏灣拿的不經停航班[10]。
隨著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東西德統一進入倒數階段。而作為東德國家象徵的東德國際航空,其經營亦迎來了最後的日子。憧憬於統一後開放的航空市場,不少外國航空公司打算在兩德境內,併購一些長年虧損的航空公司,而位處柏林的東德國際航空亦成為收購對象。1990年,漢莎航空及英國航空分別提出收購東德國際航空26%及全部股權[11]。但是,漢莎的要求被東德競爭事務辦公室拒絕[12],而英航的收購計劃最後亦未能實現。
1990年7月1日,東德國際航空加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13]。
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東德國際航空連同其他東德人民企業,由新德國政府成立的信託公司接管,並準備出售予私人航空業者。但是,由於無人問津,東德國際航空於1991年2月7日宣佈將會清盤[12],並於同年4月30日開出最後一班從奧地利維也納返回柏林的航班(採用圖-134客機)後,正式結束其33年(若計及其前身-東德漢莎,則一共經營了37年)的營運[14]。
在東德國際航空結業時,全體2,900名員工均被資遣,而部分員工則藉此另起爐灶,以部分舊機材成立Berline通用航空公司。至於其他的剩餘機材,則按下列方式處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