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彌生時代(日語:弥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是北海道與琉球以外的全日本列島的一個時代劃分,處於西元前10世紀到3世紀中期。彌生時代是在經歷了以採集為經濟主體的繩文時代之後,一個主要依賴水稻種植的生產經濟時代。事實上,水稻種植在繩文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但它是作為多樣生產方式的一種而存在著,並不在彌生時代的定義之中。[1]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2003年,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歷博)發布了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由附著在彌生土器上的碳化米得到的測定結果,表明了彌生時代始於西元前10世紀。[2]在那時,彌生時代還被推定始於西元前5世紀,歷博的新觀點將其前溯了大約500年。儘管研究人員對於此觀點的看法褒貶不一,然而,作為現代研究的成果,這個觀點是非常可靠的。現在,許多研究人員開始追溯彌生時代的真正起源。[3]
大約在彌生時代的後半期,西元1世紀時,包括東海地方、北陸在內的西日本形成了廣大的地域勢力[4],在西元3世紀中期進入了古墳時代。
1884年(明治17年),東京府本郷區向岡彌生町(今東京都文京區彌生)彌生町遺蹟出土彌生式陶器,陶器的時代也被稱作「彌生式時代」,後來通常將「式」省略。[5]
西元前5世紀中期,中原的水稻耕種技術傳入九州北部,以此為主的生活體系很快就擴散到九州、四國、本州。除了佐賀縣唐津市的菜畑遺蹟,日本最早的水稻耕作遺址,福岡縣的板付遺蹟、那珂遺蹟群(福岡市博多區)、江辻遺蹟(糟屋郡粕屋町)、曲田遺蹟(絲島市)、野多目遺跡(福岡市南區)等多處早期稻田遺址都集中在九州北部,出土了大陸系磨製石器、碳化米等。這就是彌生時代的開始。
1981年(昭和56年),作為彌生時代中期遺跡[6]的青森縣南津輕郡田舍館村垂柳遺跡被發現有大範圍的、整齊的稻田區的存在[7]。這些在200年左右傳到中部高地,原因之一是稻作在日照時間短的中部高地難以生長。水稻的耕種,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日本列島縱向傳播之後,蔓延到了全島。
彌生時代也開始出現鐵器,並很快傳播至全日本各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