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元杂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廂記》是中國《六才子書》之一。最早取材於唐代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會真記》(又名《鶯鶯傳》),後被元代王實甫改編為雜劇(此前有宋人趙令畤以此題材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金人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然影響力均遠不如雜劇《西廂記》),被稱為「元雜劇的壓卷之作」,對中國的語言、文化等各個方面皆頗有影響。
西廂記的故事題材最早來自唐代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會真記》(又名《鶯鶯傳》),描寫他自己「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講述他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麗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鶯鶯」邂逅,認為自己「善補過」,「智者不為,為之者不惑」。
唐代以後,這個愛情故事的結局,令許多人感到遺憾和不滿,斥責張生為「薄情年少如飛絮」。逐漸在民間流傳並將結局改變,宋代有趙令畤所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其情節基本同於《鶯鶯傳》,但對張生的態度變爲譴責。宋代以後,由於北方游牧民族不斷入侵和漢族同化,基於漢族文化的傳統禮法觀念在普通人民中間逐漸淡化,金代出現了董解元(良)(一說為董琅)所寫的《西廂記諸宮調》,諸宮調是當時的一種說唱藝術,類似現代的評彈,用琵琶和箏伴奏,邊說邊唱。這本《西廂記》將內容大為增加,加入許多人物和場景,最後結局改為張生和鶯鶯不顧老夫人之命,求助於白馬將軍,由其做主完婚。
元代時王實甫基本根據這部諸宮調將《西廂記》改編成多人演出的戲劇劇本,使故事情節更加緊湊,融合了古典詩詞,文學性大大提高,但將結尾改成老夫人妥協,答應其婚事,大團圓結局。這部劇本作者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關漢卿所作[1],也有人說是關作王續,或王作關續[2],王作無名氏續,但認為是王實甫所作的說法比較公認[3]。
王實甫原作使用北曲,也稱為《北西廂》。李景雲有傳奇戲曲《崔鶯鶯西廂記》,已失傳。崔時佩、李日華著有《南西廂記》,人物情節與《北西廂》相同,曲文亦多沿襲王實甫《西廂記》。陸采對李日華《南西廂記》不滿意,重編《北西廂》為《南西廂曲》。
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書生張珙(字君瑞),偶遇扶柩回鄉在寺中西廂借住的原崔相國的女兒崔鶯鶯,由於互相吟詩而產生愛慕。叛將孫飛虎帶手下慕名圍寺,要強搶崔鶯鶯,三日之內若不交出鶯鶯,「伽藍盡皆焚燒,僧俗寸斬,不留一個」。鶯鶯的母親老夫人鄭氏宣稱誰能救他女兒就將女兒許配他,張生向他一位故舊「白馬將軍」蒲州杜太守寫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惠明)突出包圍送出,杜太守發兵解圍。過後老夫人因門第不當悔婚,只是贈金並讓鶯鶯拜張生為義兄以謝搭救。張生在悲慟之下患病,鶯鶯也大為傷痛,後來在鶯鶯的丫鬟紅娘的幫助下,兩人暗通書信,並最終成功幽會。最後私情被老夫人發現,欲責罰二人,但由於紅娘據理力爭,無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張生上京趕考,如能蟾宮折桂便真的把鶯鶯許配與他,於是張生進京赴試,考中並回來迎娶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
《西廂記》某舉之為元代最佳雜劇,劇情曲折,善於塑造人物,能因應不同人物的身分寫出不同的曲詞或賓白,突出地展示人物的心靈活動。《西廂記》又善於描摹景物,醞釀氣氛,襯托人物的內心活動。
《西廂記》打破元雜劇一人獨唱的成規,改為可由多人對唱。元劇慣例一本四折,間或一本五、六折,《西廂記》則全劇共五本廿一折,鋪敘組織之功,突過前人。《西廂記》融化古詩詞中優美的詞句,提煉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熔鑄成自然華美的曲詞,文辭優美清麗。
《西廂記》劇本完成後,迅速流行,幾乎中國所有幾百個劇種都以其為原本上演過這部戲,以後的許多著作都提過這部劇本,《紅樓夢》中的主人公賈寶玉和林黛玉都引用過這部劇本中的原詞「銀樣鑞槍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等,但都表現出是市間流傳,大家公子不允許讀的態度。《西廂記》中許多人物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紅娘」更成為漢語語言中「媒人」的代名詞,甚至成功的中介都被稱為「紅娘」。以後有許多故事和劇本受其影響,開始表現基於愛情,衝破「門當戶對」的中國傳統禮教觀念的美滿婚姻或悲劇,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天仙配》《寶蓮燈》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