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廣陵琴派,或稱廣陵派,為古琴流派之一,形成於清朝早期,創始人為揚州人徐常遇,因揚州古稱廣陵而得名。其特色為「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1]為近代最有影響力的琴派之一。[2]
廣陵琴派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江蘇省揚州市 |
分類 | 傳統音樂 |
序號 | 65 |
編號項目 | II-34 |
登錄 | 2008年 |
廣陵琴派傳承至今超過三百年,已有十二代以上。代表人物包括第一代的徐常遇、徐褀、第二代的徐祜、徐褘、徐驥、徐俊、第四代的吳灴、第七代的秦維瀚、代數不詳的釋空塵、第九代的孫紹陶、第十代的劉少椿、張子謙、第十一代的梅曰強、成公亮、林友仁、戴曉蓮、李鳳雲及第十二代的楊春薇、楊秋悅等人。
代表琴譜為《澄鑒堂琴譜》、《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蕉庵琴譜》、《枯木禪琴譜》及《移雲齋琴譜》。[3]
代表琴曲則有老三曲(〈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龍翔操〉)、四大操(〈漁歌〉、〈樵歌〉、〈墨子悲絲〉、〈佩蘭〉)及〈山居吟〉、〈梧葉舞秋風〉等曲。
廣陵琴派起源於徐常遇及其子徐祜、徐褘、徐驥。[4]徐常遇編著《響山堂琴譜》及《琴譜指法》,而其子於1702年將其重新編輯並校勘成書,是為《澄鑒堂琴譜》。《澄鑒堂琴譜》收錄了許多序跋,題跋者包含年希堯、年羹堯、方象璜、宗室普照等人,題跋數量為歷代琴譜之最,其中年希堯讚美徐褘的琴藝「晉臣指法探微洩奧,極古人所未盡」。[5]
徐祜、徐褘曾於北京報國寺琴台角藝,因而名傾京都,被稱為「江南二徐」,兩度在「暢春院」被康熙召見。其中徐褘曾教授年希堯、年羹堯、方象璜、宗室普照等人彈琴,其子徐錦堂亦傳承了廣陵琴派。
徐錦堂專心授徒,傳沈江門、吳重光、王友衡、曹禮周、江麗田、釋寶月、吳灴、李廷敬、喬鍾吳、張敦仁、吳官心、李光塽等,吳重光傳吳文煥。徐錦堂一脈講求演習,為廣陵琴派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魯鼐則傳馬兆辰、申涵誠、魯宗文、魯宗魯、蔡升元、傅王露、胡開今、馬文灝、汪士鋐、王弘、陳瑨、史順、吳觀、汪鶴孫等。此輩間,吳文煥著《存古堂琴譜》,吳灴著《自遠堂琴譜》,吳官心著《吳官心譜》,李光塽著《蘭田館琴譜》,馬兆辰著《臥雲樓琴譜》,其中吳灴及其《自遠堂琴譜》對後世影響較大。另外,吳灴除了習琴於徐錦堂,也常與徐俊交流。[6]
吳灴傳顏夫人(真名不詳)、先機和尚,為俗、釋兩派之始。
俗家一派,由顏夫人傳梅植之、姚仲虞、周璜、符南樵等。釋家一派,由先機和尚傳明辰和尚(號問樵)、袁澄(道士)、逸梅和尚。
秦維瀚傳孫檀生、胡鑒、趙逸峰(道士)、何本祖、向子衡、丁玉田、解石琴、徐北海、喬子峰、王素、王耀先、徐卓卿、聞溪和尚、海琴和尚及四大琴僧雨山、蓮溪、皎然、普禪。
空塵和尚習琴於牧村和尚,並向趙逸峰、丁綏安、喬子衡等人請益,後於1893年刊行《枯木禪琴譜》,[8]對當今廣陵琴派「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緩中有急、急中有緩」的琴曲處理方法產生很大影響。
空塵和尚傳肇慈、印恆、起海、朱渚、如恆、錢鎬齡、錢發榮、朱兆蓉、邵鼎、黃勉之。黃勉之在北京興辦金陵琴社,自詡「廣陵正宗」,傳賈闊峰、楊宗稷、史蔭美、張之洞、溥侗、葉詩夢、李濟、桂伯鑄等人。[9][10][11]
胡鑒傳胡滋甫;海琴和尚傳王芳谷、廣霞和尚,廣霞和尚傳王藝之、孫閬仙。
辛亥革命前後,孫檀生之子孫紹陶師從丁玉田、解石琴,得廣陵琴派之真傳,琴藝一時稱絕。1912年,以孫紹陶為首,與同好王方谷、胡滋甫、夏友柏、高治平等創建廣陵琴社,孫紹陶被推舉為社長,主持琴社20餘年。[12]
第九代的孫紹陶傳張子謙、劉少椿、翟小坡、胡斗東、程孔階、張伯儒、朱敬吾、仇淼之、吳小仙、施起之、林蘊如、武若漁等人。其中張子謙曾任上海民族樂團演奏員、上海音樂學院兼任教師,[13]劉少椿曾任南京藝術學院古琴教師,[14][15]二人為第十代傳人。[16][17]
胡滋甫傳胡斗東、胡蘭、胥桐華、陳泰芳、姜育華。
第十代的劉少椿傳林友仁、梅曰強、鄧文權等人,[15][18][19]其中梅曰強為第十一代宗師。[20][21]張子謙則有龔一、成公亮、戴曉蓮、李鳳雲、戴樹紅等學生。[13][22][23]
梅曰強學生眾多,包括楊春薇、楊秋悅、劉揚等人,其中楊春薇和楊秋悅姐妹被梅氏指定為衣缽傳人。[24][25][26][27][21]
廣陵琴社成立於1912年,以孫紹陶為社長。1935年,社友由10餘人發展到50多人。1936年秋,在孫紹陶的主持下,揚州廣陵琴社在史公祠內梅花嶺舉行雅集,孫紹陶、胡滋甫、高治平、朱敬吾、張子謙、劉少椿、胡斗東和上海琴人查阜西、仇淼之、彭祉卿亦參與雅集。[12]
最具代表性的琴譜:《澄鑒堂琴譜》、《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蕉庵琴譜》、《枯木禪琴譜》及《移雲齋琴譜》。[3]其它琴譜:《梅花仙館琴譜》、《存古堂琴譜》、《吳官心譜》、《蘭田館琴譜》、《臥雲樓琴譜》。[7]
雖然廣陵琴派的琴譜中有許多樂曲,但不少已失傳,現今廣陵派琴人最常彈奏的曲目如下:
其中〈平沙落雁〉、〈梅花三弄〉、〈龍翔操〉又被稱作「老三曲」,流傳最廣,現今張子謙及劉少椿及其傳人皆有錄音。[28]而〈山居吟〉、〈梧葉舞秋風〉、〈樵歌〉、〈墨子悲絲〉四曲只見於劉少椿和梅曰強的傳承中。[29][30][31][32]另有一曲〈佩蘭〉僅有梅曰強的一次錄音。〈漁歌〉、〈樵歌〉、〈墨子悲絲〉和〈佩蘭〉由於曲子長、技巧難,被合稱為「四大操(曲)」,[33]能彈的人不多,梅曰強是唯一全四曲皆有錄音,收錄於《移雲齋心旨》。[30]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香港雨果唱片出版「廣陵琴韻」系列專輯,涵蓋了劉少椿、張子謙、成公亮、林友仁、梅曰強、戴曉蓮、李鳳雲等人的錄音。[34]
廣陵派的特色為「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1]其中「跌宕多變」意指節奏上常使用不規則的混合拍,「綺麗細膩」則是指吟和猱等左手指法的種類繁多。[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