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糾紛,也稱康藏戰爭[1]青藏戰爭[2]青康藏戰事[3],國際上稱為中藏戰爭(Sino–Tibetan War),指20世紀初西藏噶廈政府為了統治整個藏區而進攻康區西康省)和安多地區青海省)的事件。先後共有三次事件,最後在中國國民政府英印政府的調解下平息。

事实速览 康藏糾紛, 日期 ...
康藏糾紛
日期1917年、1920年-1922年、1930年-1932年
地點
結果 第一次和第二次藏軍勝利。第三次馬家軍川軍勝利
參戰方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
西藏 (1912年-1951年) 西藏噶廈政府
指揮官與領導者
馬福祥
馬麟
馬步芳
馬占海 
馬彪
劉文輝
格桑澤仁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參戰單位
國民政府 馬家軍
國民政府 川軍
西藏 (1912年-1951年) 藏軍
兵力
不詳 不詳
傷亡與損失
不詳 不詳
关闭

背景

1912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發布《告民眾書》,向藏民宣布西藏完全自治。西藏噶廈政府本來宣布整個大西藏地區都是西藏噶廈政府的轄境,但當時康區安多地區分別尚處於民國軍閥川軍馬家軍的統治之下。

1914年,中華民國劃定康定以西(包括金沙江以西的今昌都地區在內)為川邊特別區,受四川省管制,這就引起噶廈政府的不滿,幾年後的1917年以及1920年至1922年,噶廈的藏軍進攻川邊特別區,曾兩次大規模地驅逐川軍並占領特別區的大部分地區,進而控制了金沙江以東的德格甘孜等地。這兩次分別被稱為第一次康藏糾紛和第二次康藏糾紛。藏族傳統意義上的康區由西藏噶廈政府統治。與此同時,十三世達賴獨攬大權,並對西藏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進行改革。他與九世班禪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九世班禪逃到了青海。

1918年的絨壩岔協定其中一條是「漢軍退甘孜,兼守白利要隘,停戰期間,不得過白利上前一步」。這一條使得白利成為川軍隊駐紮西邊的最前哨,白利與大金寺之間的地區處於川軍的控制範圍之外。「大白事件」發生後,劉文輝認為白利、大金寺皆在甘孜轄境,藏方認為應由達賴喇嘛處理。[4]

過程

1930年6月,甘孜大金寺白利土司因爭廟產發生糾紛,九世班禪暗中支持白利土司。白利土司在這次糾紛中處於下風,要求川軍介入此事。劉文輝立即發兵攻占這個地區,但不久即被藏軍驅回。第三次康藏糾紛(又稱青藏戰爭)爆發。國民政府得知發生邊境糾紛,派遣蒙藏委員會委員唐柯三英語Tang Kesan與專門委員劉贊廷到甘孜調解。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馬福祥與唐柯三同是穆斯林,馬福祥電告唐柯三,要求唐儘量破壞和約,因為馬認為南京的蔣介石存心利用這次事件。次年藏軍多次攻打川軍,但均受挫。[5]

結果

1932年,藏軍轉而將矛頭指向馬家軍控制的青海,攻打玉樹。馬步芳電告劉文輝,要求聯手防禦藏軍,得到了劉的同意。在馬家軍和川軍的合作下,西康省(川邊特別區於1928年改為西康省)的石渠、德格等多個縣被收復,藏軍退回金沙江西側。馬家軍也收復了自從1919年以來被藏軍占領的青海省邊緣地區。不少藏軍的將領被俘,這使十三世達賴大為震驚。十三世達賴電告英屬印度殖民政府,要求在其斡旋下同南京國民政府和談。在英屬印度的斡旋下,1933年,馬家軍和川軍停止了猛烈進攻,隨後南京國民政府與西藏噶廈政府達成了和解。

實際邊界的變遷

Thumb
* 藍色虛線:1910年前的實際邊界。
* 淺藍色線:1912-1917年的實際邊界。
* 深棕色線:1918-1932年的實際邊界

第一次康藏糾紛後,雙方以川藏通道上的瓦合山(怒山山脈的一段)為停戰線。藏軍占有洛隆、桑昂、察隅一線以西之地;川軍駐守類烏齊、恩達、察雅、鹽井一線。[6]

第二次康藏糾紛後,雙方於1918年10月17日在甘孜絨壩岔締結停戰協定,藏官管轄類烏齊、恩達、昌都、察雅、寧靜貢覺武城同普鄧柯石渠、德格、白玉等縣與該處以西之地方,邊界向東移動約400 mi(640 km),位於金沙江以東;甘孜、瞻化、巴安、鹽井一線以東屬於川邊。[6][4]

第三次康藏糾紛後,雙方於1932年9月在崗拖簽定停戰協定,以金沙江為界,直到1950年解放軍入藏。[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