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迪王朝 (1104–1154),是中世紀一個突厥化的穆斯林王朝,統治範圍包含大馬士革 城及其周邊地區,最後被贊吉王朝 所吞併。[ 5]
Quick Facts دودمان بوریان آل بوری布里迪王朝, 首都 ...
دودمان بوریان آل بوری 布里迪王朝
1135年時布里迪王朝周邊勢力圖
首都 大馬士革 常用語言
政府 君主制 埃米爾 • 1104–1128
托特金 (首)• 1140–1154
阿巴克 (末)
歷史 • 托特金創立
1104年 • 努爾丁吞併
1154年
Close
1095年,占據大馬士革的塞爾柱帝國 統治者突突什一世所率軍隊在雷伊之戰中被打敗,他本人被斬首示眾於巴格達 。[ 6] 突突什一世的兩個兒子杜卡克和拉德萬分別繼承了大馬士革和阿勒頗。[ 7]
1104年,大馬士革的統治者杜卡克去世,杜卡克的隨從托特金 [ 8] 在杜卡克臨死前被指派給突突什二世,繼續擔任大馬士革的總督 。不久之後,托特金就迎娶了杜卡克的遺孀,突突什二世的權力名存實亡。很快,托特金就廢黜了突突什二世的王位,另立杜卡克的小兒子巴克塔什(Baqtash)。於是托特金成為大馬士革的實際統治者,並將失去價值的巴克塔什驅逐出大馬士革,正式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並以他的兒子布里 為名,是為布里迪王朝。
之後巴克塔什在布斯拉 統治者艾泰金(Aitekin)的支持下,試圖推翻新建的布里迪王朝,卻被托特金的軍隊一舉擊潰,迫使巴克塔什不得不逃往耶路撒冷尋求鮑德溫一世的幫助,卻一無所獲。
在王朝早期,由於托特金向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進貢了價值可觀的禮物,穆斯塔齊爾 決定不插手其統治。1125年,布里迪與阿勒頗聯軍在阿扎茲之戰 中被鮑德溫二世所屬十字軍擊敗。[ 9] 在次年春天的馬賈爾-薩法戰爭中,托特金不得不再次抗擊,率軍抵抗乘勝追擊至距離大馬士革僅三十公里的馬賈爾-薩法的鮑德溫二世。儘管托特金再次被打敗,他麾下的弓箭手一舉重創鮑德溫的日耳曼軍隊。此舉迫使十字軍休養生息,暫時停止攻勢,也使得托特金成功保護了大馬士革城不受十字軍的侵害。[ 10]
1128年2月,托特金去世,他的兒子布里順勢成為布里迪王朝第二任統治者。此時,阿薩辛 開始密謀幫助十字軍奪取大馬士革,不想已經被發現。鮑德溫二世忽視了陰謀已經被曝光的消息,堅持率軍攻打大馬士革,直到1129年年底依舊無法攻克城池,不得不撤軍。此後直到第二次十字軍東徵結束,布里迪王朝仍然掌控着大馬士革城。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攻打大馬士革
1132年,由於刺客留下的舊傷再次裂開,布里不治身亡。布里的三個兒子,依市瑪耳、馬哈茂德和穆罕默德互相爭權,最後依市瑪耳依靠成功刺殺他的兩個兄弟取得王位。至1140年,大馬士革總督烏訥爾 成為實權統治者,在他的統治時期,努爾丁成為了阿勒頗 贊吉王朝 統治者。儘管烏訥爾對於努爾丁所擁有的力量十分忌憚,也不想為了努爾丁而冒犯到耶路撒冷的十字軍盟友,他依舊遵從着他自己所制定的友好策略,並未對努爾丁表露敵意。隨後於1147年,烏訥爾在和努爾丁達成了雙邊條約的同時,巴格達的穆克塔菲二世 承認了他的合法統治權。而為了鞏固大馬士革和阿勒頗的關係,努爾丁迎娶了烏訥爾的女兒伊斯瑪丁 為可敦。
此時,布里迪王朝的藩屬之一,統治布斯拉和塞勒海德的阿爾屯塔什 和烏訥爾發生了極大的矛盾。因此阿爾屯塔什以交出他掌控的這兩座城市為代價換取了鮑德溫三世 率軍渡過約旦河攻打布里迪軍隊。在戰爭早期,鮑德溫所部進展順利,然而阿爾屯塔什的妻子尋求到了大馬士革方面的援軍,據城而守。鮑德溫在權衡利弊之後決定退軍,布里迪王朝在此戰後,完全掌控了布斯拉及塞勒海德。[ 11] [ 12]
1148年初,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開始,在耶路撒冷的鮑德溫三世和聖殿騎士團 決定以大馬士革為目標。[ 13] 儘管有人認為布里迪王朝是十字軍抵抗贊吉王朝的盟友,在聖殿騎士團的副團長羅伯特·德·克拉恩及醫院騎士團的副團長雷蒙德的支持下,鮑德溫堅持想要攻打他們的「聖城」大馬士革。十字軍此次在提比里亞 聚集了近五萬軍隊,並經由巴尼亞斯進軍大馬士革。[ 14]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傳播到了大馬士革,儘管烏訥爾十分不情願看到贊吉王朝的勢力會滲入大馬士革地區,他依舊向努爾丁求援,以求打退十字軍的進犯。
1148年7月23日,十字軍抵達了大馬士革並在次日發起了進攻。隨着戰爭進入膠着狀態,前來救援的的贊吉軍隊切斷了十字軍的後勤道路,這使得很多將領放棄繼續攻打大馬士革,鮑德溫三世不得不撤退。[ 15] 儘管此次戰爭只持續了四天,烏訥爾卻不得不根據條約,宣稱前來援助的努爾丁為其宗主。
後來烏訥爾率軍多次攻打十字軍領地,在1149年和鮑德溫三世達成持續兩年的和平協議。[ 16] [ 17] 隨後烏訥爾再次結盟努爾丁,共同侵略安條克公國 並在因阿布之戰 中大敗敵軍。
剛剛回到大馬士革,烏訥爾就因痢疾去世,他的女婿穆吉爾丁·阿巴克 繼承了他的權力,並成為新的統治者。
1150年,贊吉王朝承認阿巴克為大馬士革的合法統治者。然而於1151年,阿巴克為針對布斯拉 而選擇與十字軍結盟,這使得努爾丁十分憤怒。即使阿巴克在月後便前往阿勒頗向努爾丁宣誓效忠,也未解決雙方的衝突。在此後的數年中,大馬士革持續衰落。儘管在1153年阿巴克與努爾丁聯軍攻下了十字軍在巴尼亞斯的堡壘,僅僅一年後,努爾丁在城內不堪壓迫的民眾的幫助下,武力奪取大馬士革,結束了布里迪王朝的統治。[ 18]
扎哈爾丁·托特金 (英語:Zahir-ud-din Toghtekin,波斯語 :ظاھر الدین طغتکین ),1104-1128在位
塔吉木魯克·布里 (英語:Taj-ul-Mulk Buri,波斯語 :تاج الملک بوری ),1128-1132在位
沙姆蘇穆克·伊斯瑪耳(英語:Shams-ul-Mulk Isma'il,波斯語 :شمس الملک اسماعیل ),1132–1135在位
沙哈布丁·馬哈茂德(英語:Shihab-ud-din Mahmud,波斯語 :شھاب الدین محمود ),1135-1139在位
賈馬魯丁·穆罕默德(英語:Jamal-ud-din Muhammad,波斯語 :جمال الدین محمد ),1139-1140在位
穆因紐丁·烏訥爾 (英語:Mu'in-ud-din Unur,波斯語 :معین الدین أنر ),1140-1149攝政
穆吉爾丁·阿巴克 (英語:Mujir ad-Din Abaq,波斯語 :ابو سعید ابق ),1140-1154在位
Savory, R. M. and Roger Savory, Introduction to Islamic civilis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 82.
Black, Edwin, Banking on Baghdad: inside Iraq's 7,000-year history of war, profit and conflict , (John Wiley and sons, 2004), 38.
C.E. Bosworth, "Turkish Expansion towards the west" in UNESCO HISTORY OF HUMANITY, Volume IV, titled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UNESCO Publishing / Routledge, p. 391: "While the Arabic language retained its primacy in such spheres as law, theology and science, the culture of the Seljuk court and secular literature within the sultanate became largely Persianized; this is seen in the early adoption of Persian epic names by the Seljuk rulers (Qubād, Kay Khusraw and so on) and in the use of Persian as a literary language (Turkish must have been essentially a vehicle for everyday speech at this tim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s of the world , Ed. Keith Brown, Sarah Ogilvie, (Elsevier Ltd., 2009), 1110;Oghuz Turkic is first represented by Old Anatolian Turkish which was a subordinate written medium until the end of the Seljuk rule.".
Burids , R. LeTourneau,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 Vol. I, ed. H.A.R.Gibb , J.H.Kramers, E. Levi Provencal and J. Schacht, (Brill, 1986), 1332.
Flood, Finbarr B. A Group of Reused Byzantine Tables as Evidence for Seljuq Architectural Patronage in Damascus 39 . 2001.
D.S. Richards, The Chronicle of Ibn Al-Athir for the Crusading Period from Al-Kamil Fi'l-ta-Ta'rikh ,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10), 16.
Ibn al-Athir, Ibn. The Chronicle of Ibn al-Athir for the Crusading Period from al-Kamil fi'l-Ta'rikh. Parts 1-3. 由Richards, D.S.翻譯. Farnham : Ashgate Publishing . 2010. ISBN 978-0754669395 .
Beeler, John. Warfare in Feudal Europe 730-1200.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0-8014-9120-7
Smail, R. C. Crusading Warfare 1097-1193. New York: Barnes & Noble Books, (1956) 1995. ISBN 1-56619-769-4
Runciman, Steven . 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vol. II: The Kingdom of Jerusalem and the Frankish East, 1100–118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2.
The Damascus Chronicle of the Crusades, Extra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the Chronicle of Ibn al-Qalanisi . H.A.R.Gibb , 1932 (reprint, Dover Publications, 2002).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L-Z , Ed. Josef W. Meri, Jere L. Bacharach, (Taylor & Francis, 2006),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