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鰺學名Caranx papuensi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鰺屬魚類。分布於台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幾內亞。[1]

事实速览 巴布亞鰺, 保護狀況 ...
巴布亞鰺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鰺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鰺科 Carangidae
屬: 鰺屬 Caranx
種:
巴布亞鰺 C. papuensis
二名法
Caranx papuensis
(Alleyne et Macleay, 1877)[1]
Thumb
異名
  • Caranx regularis
    Garman, 1903
  • Caranx celetus
    Smith, 1968
关闭

分類及命名

Thumb
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巴布亞鰺

本種首先由澳大利亞動物學家Haynes Gibbs Alleyne和William John Macleay於1877年根據從巴布亞新幾內亞的Hall Sound收集的標本進行科學描述,該標本被指定為模式種。[2]他們將這種物種命名為Caranx papuensis[3]該物種之後被獨立重新描述兩次,第一個是塞繆爾·加曼(Samuel Garman),他命名為Caranx regularis,然後是J.L.B.Smith命名的Caranx celetus[4]但之後皆被認為是同義詞。

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桑吉巴坦尚尼亞南非加羅林群島馬貴斯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迄澳洲海域,深度1-50公尺。

特徵

本魚一種大型魚類,體呈橢圓形而側扁,背側輪廓比腹側輪廓更凸,特別是在前面。[5]側線在前方有適度拱形,具有弱發育的脂肪眼瞼,而其牙列由外排寬間隔的犬齒和上頜內部的絨毛狀牙齒帶組成,下頜上有一排寬間隔的錐形牙齒,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21-23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6-19枚,[6]最大長度為88公分,體重為6.4公斤。背部黃銅色至黃綠色,腹部呈銀白色,稚魚通常缺乏黃銅色調,全是銀色。側線上方的物種頭部和身體散佈著小的黑點,在胸鰭附近偶爾會有很少的斑點。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斑點變得更多,上部鰓附近有黑色邊緣。除了尾鰭之外,鰭是黃色到暗色的,尾鰭上葉暗色、下葉暗黃色及白色邊緣。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生態及經濟利用

本魚棲息在近海沙底質或礁石區的海灣、潟湖、河口,稚魚常活動在水質較為混濁的河口紅樹林、成魚則活動在較深水域[7][8][9],通常單獨或成小群行動,屬肉食性,以小魚、甲殼類頭足類等為食,[10]可做為食用魚,但非具有商業價值,通常以鉤釣或拖網捕獲。

faviconfaviconfavicon
4 sources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