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哲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克·博斯特羅姆(英語:Nick Bostrom,/ˈbɒstrəm/ BOST-rəm;瑞典語:Niklas Boström,[ˈnɪ̌kːlas ˈbûːstrœm];1973年3月10日—[3])是一名出生於瑞典的牛津大學哲學家,以其在存在風險、人擇原理、人類增強倫理學、超智能風險和逆轉測試方面的工作而知名。2011年,他創立了牛津大學馬丁未來技術影響項目[4],並且是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的創始主任[5]。2009年和2015年,他被列入《外交政策》的全球百大思想家名單[6][7]。
博斯特羅姆發表了200多篇文章[8],並寫了兩本書,還與人合編了兩本書。他撰寫的兩本書是《人類偏見:科學和哲學中的觀察選擇效應》(2002)[9]和《超級智能:路徑、危險、戰略》(2014)。《超級智能》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10],被伊隆·馬斯克和比爾·蓋茲等人推薦,並幫助普及了「超智能」一詞。
博斯特羅姆認為,超智能,他將其定義為「在幾乎所有感興趣的領域都大大超過人類認知能力的任何智力」,是人工智慧進步的一個潛在結果。他認為超智能的崛起對人類有潛在的高度危險,但他拒絕人類無力阻止其負面影響的觀點[11][12]。2017年,他聯合簽署了一份所有人工智慧發展應遵循的23項原則的清單[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