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月球探测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嫦娥七號是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的中國探月工程第七次月球探測任務,預計將於2026年實施並開展月球南極的環境與資源勘查,包括月球南極月表環境、月壤水冰和揮發組分等探測任務,獲取全月球、着陸區與巡視區域的遙感和就位科學數據,並為月球科研站建設奠定基礎[2]。
此條目或章節包含計劃中或可能在未來進行的航天活動。 |
中國探月工程在2020年的嫦娥五號任務之後已成功地完成了「繞、落、回」的頭三期任務,第四期的目標則是在月球南極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並為2030年代的載人登月任務做準備[3][4][5]。
月球南極位於月球的南緯80°至南緯90°之間。由於月球南極地區存在永久陰影區,因此為水冰的存在提供了條件,使得月球南極成為了21世紀各國月球探測的重點目標區域。由於緯度和海拔的原因,一些區域全年年光照時間甚至可以達到80%。不過月球南極環境的持續低溫、地形地貌特徵複雜、太陽高度角低、對地無法連續可見等特點對該地區的探測工程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着陸區選擇要求既要有長期連續光照,又要距離永久陰影區較近,對降落點的精度要求很高[6][7]。
嫦娥七號任務的科學目標包括:[2]
嫦娥七號將由軌道器、着陸器、小型飛躍探測器和巡視器組成,發射質量8.2噸,設計壽命長達8年[8]。
軌道器將工作在傾角為90°的100km×50km的環月圓軌道,另外會在短期內運行在150km×15km的軌道中,而着陸器則會在位於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坑附近的高地着陸[2][9]。
由於月球南極的位置特殊、通信困難,在嫦娥七號之前中國將發射鵲橋二號中繼衛星,為月球南極區域的探測任務提供數據中繼傳輸服務[10]。
嫦娥七號將攜帶總共21台科學載荷,當中包括6台國際載荷,旨在對月球南極地區的環境和資源進行詳細探測。任務目標包括定點着陸。小型飛躍探測器將對永夜坑進行原位觀測,該型航天器將攜帶水分子和氫同位素分析儀[8][9][11][12]。
軌道器將攜帶高分辨率立體測繪相機、雷達和紅外成像儀、中子和伽馬射線光譜儀及磁力計。着陸器和巡視器將攜帶早期嫦娥任務的有效載荷組合。其中包括地形和全景相機及探地雷達。新攜帶的載荷將包括地震儀、磁力計、拉曼光譜儀、月表環境探測系統和月表揮發物和同位素原位測量儀[8][13]。
軌道器載荷
着陸器載荷
巡視器載荷
飛躍探測器載荷[註 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