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本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始基(古希臘語:ἀρχή,羅馬化:arkhḗ),又譯作本原,是源自古希臘哲學中的概念,指世界萬物的來源與存在的根據。
不同地方的人對於世界最初形態都感到好奇,而此概念可追溯至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其學生阿那克西曼德則首次提出了始基的定義:「各種存在物由它產生,毀滅後又復歸於它」。其他古希臘哲學家對始基亦有不同觀點,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是「數」,愛利亞學派認為是「存在」,柏拉圖認為是「理念」等。[1][2][3]除了西方探討始基外,不同宗教和不同地方的人都嘗試追溯世界之始。
留基伯、德謨克利特認為世界始基是「原子」。這學說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原子」構成。他們只有形狀、次序和位置上不同,由此構成萬物。[4]原子說認為原子在空虛間不斷移動,在移動期間又會不斷碰撞、分裂然後再組合,從而使物質發生改變。這些原子的數量雖然無窮無盡,但是所組合的數量是有限的,由此解釋了現存物質數量是有限的。[5]
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認為世界起源是水。在泰勒斯以前,希臘人都以神話基礎解釋世界,然而泰勒斯則觀察自然萬物思考世界。[6]他認為,萬物都可以改變、萬物都可以流動。然而水可以從液態變成固態、亦可以變成氣態。因此他總結水就是構成一切物質的基本元素。[7]
中國哲學家管仲亦提出「水」為萬物之始基。他認為萬物皆不離水,是生命的植根之處。除此以外,他亦觀察水和人的個性關係。如齊國的水急而流盛,因此貪婪、粗暴和好勇;而楚國的水則較柔弱而清白,因此當地的人都較果斷和敢為。[8]
阿那克西美尼和第歐根尼則認為萬物始基為「氣」。[9]他們認為氣體是萬物之源,物質是通過氣體的聚和散而產生的,阿那克西美尼則同時認同火是最精純的空氣。[10]
天帝教則以「炁」來代表宇宙的能量。根據《天人文化聖訓輯錄》記載,因「炁」之轉動產生了「氫」和「氧」,而「氫」和「氧」的結合燃燒才產生了「水」。[11]
赫拉克利特則認為萬物根基是「火」,他認為「火可以轉為一切,一切亦可以轉為火」,而現在、過去、未來都是永恆的火。它自然有分寸地燃燒和熄滅。[12]
阿那克薩哥拉認為萬物根基是「種子」。太初的混沌分成冷的迷霧和暖的以太,冷霧形成水、木、石等。生命的「種子」由水載送至地,動物從濕暖的泥土中長出來。[13]除此以外,他認為始基是無限的,幾乎所有東西都有共同的部份組成,是為同素體。他認為生成和消滅其實就是合併和分離,因此無所謂的生和滅。在此意義下,物質為永恆的存在。[14]
後來,恩培多克勒總結了以上各學派的論點,提出了地﹑水﹑火與風四種元素。並且它們可以不斷融合和分開。他認為:「它們有時從多種生一,有時從一中生多。」[15]從此產生了世界上種種變化著的複雜物質。[16]
老子認為,世界始基為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除此以外,他還認為道會生長,培育萬物。並且道是無形無象,不可描述。[17]當「道」應用在物理世界時,則可稱為「德」。[18]而莊子則繼承了老子的學說,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最後根源。他認為天地形成後天地之間皆為「氣」,而氣的形態則為「陰」和「陽」。陰陽相交則成萬物。因此,莊子把生和滅視為氣的聚散。[19]
基督教則認為世界由神創,而神則是自有永有。[20]而自有永有,則是不受任何力量所影響他存在或不存在,祂是超越時間和空間。[21]然而,這裡的「我是自有永有」在希伯來文為同一個詞,在希伯來文中「是」有「存在」的意思。比如創世記1:3,「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和合本版),這裡面的「有」就是這個字[22]。
婆羅門教則認為梵為世界的起源,跟道教教義中的「道」同樣無形無相。「大梵」即為終極現實之意,而「小梵」即為婆羅門階層。印度教認為,梵為世界的運動法則,一切由梵而生,滅後亦回歸於梵。佛教興起後, 佛教神話吸收了大梵的概念成為大梵天王,成為佛教神話中的護法神之一,然而, 與婆羅門教不同, 佛教認為萬物無始無終,沒有梵在背後支撐其存在性,一切皆是無常的。印度教出現後,發展出了「上梵」和「下梵」的概念。[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