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山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西洋洋中脊(又稱中大西洋帶;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個大部分地區位於海底的山脈,橫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緯87度(距離北極333公里)伸延至南緯54度的布韋島。大西洋中脊的最高點突出海面,形成海島。大西洋洋中脊為全球中洋脊系統的一部分,其形成方式亦被認為與其他洋中脊相同,即在分離板塊邊緣把板塊分開。北大西洋有北美洲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互相分離,在南大西洋則有南美洲板塊及非洲板塊互相分離。由於它們的分離作用仍然持續,所以大西洋洋中脊在每年都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向東西方向成長。
在大西洋洋中脊伸延至南端的布韋島後,大西洋洋中脊轉向向東,穿越克羅澤群島至西南印度洋脊。向西則連接斯科舍山脊。
大西洋洋中脊以赤度附近的羅曼什海溝為界,分為北大西洋洋中脊及南大西洋洋中脊。羅曼什海溝為一狹窄的海溝,亦是大西洋其中一處最深的地方,有7758米深。
下列島嶼依北至南,與其最高峰及位置:
北半球(北大西洋洋中脊):
南半球(南大西洋洋中脊):
大西洋洋中脊的山脈位於分離板塊的邊緣。因為岩漿由地幔上升,在分離板塊邊緣的板塊便被分開。岩漿的熱力令裂縫兩邊的地殼膨脹,所以便形成山脈。
大西洋洋中脊在中大西洋高地的最上方,而中大西洋高地則沿著全大西洋在持續膨脹。膨脹的成因是軟流圈的向上對流力把海洋地殼及岩石圈分離。
大西洋洋中脊的分離板塊邊緣最初由三疊紀開始形成,當時一連串的三向聯結構造的地塹在盤古大陸產生而形成山脊。普遍來說三個地塹中的兩個形成分離板塊邊緣,不能形成的地塹被稱為拗拉谷,而大西洋洋中脊的拗拉谷漸漸成為很多美洲及非洲的大河谷(包括密西西比河、亞馬遜河、尼日爾河)。
山脊約在海面下2,500米,山脊兩側則更深5,000米。[7]
2007年,海洋學家們探索被形容為大型及前所未見的"地殼的傷痕"的地方,在那處地球的地幔岩石露出地面。而那地方正位於特內里費島及巴巴多斯附近的山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