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85)是愛德華·埃爾加最後的著名作品,也是一系列大提琴獨奏曲目的奠基石。1960年代,傑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錄製的唱片引起了公眾的想象,並成為暢銷之作。
埃爾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創傷中創作了這部作品。本作品的曲趣與抒情、熱情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大異其趣,在很大程度上充滿沉思,如同輓歌一般。
1900年,埃爾加與布羅德斯基四重奏的大提琴手卡爾·福克斯(Carl Fuchs)就訂有寫作大提琴協奏曲的協議,福克斯後來曾與埃爾加通信,提醒他這個協議。[1] 1903年,大提琴家保羅·格呂默(Paul Grümmer)代為口頭重申了這一要求,1906年並書面再次強調了這一要求。由此,埃爾加的創作動機可說由來已久。[2][3]
受限於戰事,戰時的埃爾加產出相當有限。1918年,埃爾加在倫敦進行了一次手術,切除了受感染的扁桃體,這對一個61歲的男性來說很危險。恢復意識後,埃爾加夫婦返回了薩塞克斯郡菲特爾沃思(Fittleworth, Sussex)附近的隱居小屋「布林克威爾斯」(Brinkwells),他要來了鉛筆和紙,並寫下了協奏曲第一個樂章的著名旋律。這年,埃爾加創作了三部室內樂作品[註 1]。他的妻子指出,這些作品已經與他以前的作品明顯不同。隨著一次大戰在11月大抵宣告結束,作曲家夫婦返回了北倫敦的漢普斯特德(Hampstead),而在上述的三部室內樂作品於翌年春季首演後,埃爾加開始積極完成大提琴協奏曲的創作。[4] 1919年的5月至6月間,他戮力於創作,在大提琴家費力克斯‧莎蒙德(Felix Salmond)的技術協助下,整部協奏曲在8月份宣告完成。艾爾加將作品獻給悉尼‧科文(Sydney Colvin)夫婦,做為「友誼的紀錄」。[註 2][5]
1919年10月27日,大提琴協奏曲於倫敦交響樂團1919–20季的開幕音樂會上首演,演出很是慘敗。除作曲家指揮的協奏曲外,其餘的曲目由長期旅俄的阿爾伯特·科茨(Albert Coates)指揮。似乎是為了彰顯「主權」,科茨在排練斯克里亞賓的《狂喜》時,過份地占用了本就有限的排練時間。埃爾加夫人對此寫道:「那殘酷的自私自利的野蠻人⋯⋯殘酷的科茨不停排練。」[6] 觀察家報的評論家歐內斯特·紐曼(Ernest Newman)寫道:「在排練不足的一周內一直有謠言。無論作出什麼解釋,沮喪的事實仍然存在:從未有如此偉大的樂團,演出如此可悲⋯⋯該作品本身就很是可愛、非常簡單——過去幾年埃爾加的音樂中孕育着的簡單——但其簡單中卻蘊藏着深厚的智慧和美感。」[7] 儘管如此,埃爾加並未責怪他人,擔綱獨奏的莎蒙德後來亦再次為他演奏。[8] 埃爾加曾表示,如果不是因為莎蒙德的辛勤準備,他本來會從音樂會上完全撤回這首作品。 [9]
這首協奏曲可以和第1號交響曲對比:交響曲在首演僅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一百場表演;大提琴協奏曲在倫敦超過一年之內沒有第二次表演。[10] 此外,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是埃爾加身後唯二的協奏曲作品。[註 3] 作品的總譜於1921年正式出版(倫敦,諾維洛),手稿現藏於皇家音樂學院。
此曲寫作時,正值幾首室內樂作品獲得成功,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反而更富有「室內樂式」的色彩。此外,全曲沒有一個樂章是以嚴肅的奏鳴曲快板曲式寫成,也凸顯了其近人的一面。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4 2 3 1—tmp—str"[11]。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樂團的配置與小提琴協奏曲相仿,其配器卻十分精巧,少有全體齊奏的時刻。
第一樂章是三段體,並帶有一個引入段。它以獨奏大提琴的宣敘調開頭,這個旋律也被使用在與次一樂章的銜接處。緊接着則是單簧管,巴松管和號角的簡短回答。
接着是一個隨興發揮的大提琴獨奏。然後,中提琴以中板奏出一個主旋律,再移交給獨奏大提琴來重複。埃爾加認為這是屬於他的曲調:「如果你聽到有人在馬爾文山附近用口哨吹着這曲調,那就是我。」[12]
弦樂部分第三次奏出主題,然後獨奏大提琴將其修改為一次極響的重述。 樂團隨即重複;之後,大提琴最後展示一次主題,直接進入E大調的中間抒情部分。
這處將樂曲過渡到類似於第一部分的重複。此重複省略了極響的大提琴獨奏重述,並直接進入次一樂章。
第二樂章以快速漸強開始,加以獨奏大提琴撥弦奏出的主題。然後,獨奏發揮了快板部分的主要動機。
撥弦奏出的和弦跟進。有一個簡短的華彩,緊隨着的是十六分音符和和弦。 之後,一處漸慢直接引出一個詼諧曲式的部分,直到結束。
緩慢的第三樂章以抒情的旋律開始、結束,一個主題貫穿整個樂章。
第三樂章的結尾直接接入終曲(再次地,沒有曲間暫停)。
第四個樂章以另一個快速漸強展開,以激烈的強音結束。大提琴獨奏處另一個宣敘調和華彩。該樂章的主題崇高、莊嚴,但有許多沉音列,調性變化大。
樂曲結束之前,速度減慢,進入一個稍慢(più lento)的部分,其中出現了一組新的主題。
此後速度繼續減慢,直到第三樂章的速度,並且重述第三樂章的主題。 這個速度仍持續減緩,直到停滯不前,維持在一個和弦上。最後,獨奏大提琴再次奏出第一樂章的宣敘調,隨後轉入重申第四樂章的主題,最後由三個和弦倏忽結束全曲。
埃爾加本人與比阿特麗斯·哈里森(Beatrice Harrison,大提琴獨奏者)在1919年12月採用聲學錄音工藝進行了片段的錄製,這是此曲的第一份錄音。哈里森與埃爾加另於1928年製作了完整的全曲錄音(電子錄音,用了僅一個碳纖維麥克風)。
傑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於1965年與約翰·巴比羅利爵士(Sir John Barbirolli)及倫敦交響樂團(EMI)一起錄製了一份著名的唱片。杜普蕾的錄音因其熱烈的情感和紮實的技術而廣受讚譽。[13] 巴比羅利本人從一開始就與協奏曲有多少的聯繫:他曾是1919年首演樂團的大提琴部成員,他也是最早的表演者之一,與丹·戈弗雷爵士(Sir Dan Godfrey)領導的伯恩茅斯市樂團合作。 [14]
1985年,英國大提琴家朱利安·勞埃德·韋伯(Julian Lloyd Webber)與耶胡迪·梅紐因爵士指揮的皇家愛樂樂團錄製了該協奏曲。該唱片被埃爾加學者傑羅德·諾斯羅普·摩爾(Jerrold Northrop Moore)在BBC音樂雜誌上譽為「最佳版本」,並獲得1985年全英音樂獎的「最佳古典唱片」獎項。[15]
BBC Radio 3的特色「建立圖書館」(Building a Library)已經對協奏曲的所有現存版本進行了三次比較評論。《企鵝錄製古典音樂指南》 (2008年)有三頁對作品的評論。 唯一獲得BBC和《企鵝指南 》最高推薦的唱片是杜普蕾於1965年與倫敦交響樂團及巴里波利錄製的唱片。其他英國廣播公司和《企鵝指南》都讚揚的版本有比阿特麗斯·哈里森(Beatrice Harrison,1928);[16] 史蒂芬·伊瑟利斯(Steven Isserlis,1988); [17] 馬友友(1985)和特魯斯·莫爾克(TrulsMørk,1999)。[18] [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