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安門,俗稱後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明清皇城北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樓以南。1954年拆除。[1][2]
地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北安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北安門為地安門。順治九年(1652年)重修。整體建築為宮門式磚木結構,面闊七間,中央三間為通道,左右各兩間作為值房,其規制與西安門完全相同。[1][2]
中華民國期間,為便利交通,1913年、1923年將地安門東西兩側的皇城牆拆除。[3]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1954年底至1955年2月,以整治道路交通為由拆除地安門及雁翅樓。[1][2]
1955年,有些社會名流對拆除地安門存有質疑,有關部門遂將地安門拆除所得的門窗、柱子、過梁、柁、檁等構件編號造冊,連同磚石及琉璃瓦等構件運往天壇,計劃在天壇內北側原樣復建地安門及雁翅樓。但是後來因為天壇內發生火災,堆放的地安門及雁翅樓木質建築構件全部被燒毀,復建地安門和雁翅樓的計劃遂終止實施。[4]拆除所得的建築材料後來用於修建天壇北門。[1][2]
2004年,北京市政協委員王燦熾正式向北京市政協提出了關於復建地安門的提案。[5]2005年,多位文史學家提議復建地安門及雁翅樓。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啟動中軸線文物保護工程,計劃修復地安門雁翅樓,但沒有動工。2012年,北京市啟動「名城標誌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地安門雁翅樓復建工程是其中的一項。2013年5月16日,地安門雁翅樓復建工程啟動。2014年8月,地安門雁翅樓主體工程已完工,擬於同年「十一」前完工。[4][6]
地安門內的地安門內大街東、西兩側原來各建有雁翅樓一座。[1][2]兩樓東西對稱,與地安門同時興建,原為內務府滿、蒙、漢上三旗公署,功能是皇城後衛哨所。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部分太監曾在雁翅樓暫時居住。兩樓均為磚混建築,頂覆黃琉璃瓦,面闊各為十五間,每座樓的占地面積約為300平方米,北端分別靠近地安門東西兩側。1954年,兩樓隨地安門同時拆除。[6][7][4]
2013年至2014年,進行了地安門雁翅樓復建工程。由於此前地安門已經拆除、市政道路修建及擴建等影響,新建雁翅樓的建築風貌與原雁翅樓無法全部相同,僅能夠在原建築遺址上東側樓從南往北恢復4間、西側樓從南往北恢復10間。為和原雁翅樓加以區別,設計方案中將部分原歇山頂屋面改為懸山頂屋面,採取斷頭處理,設標誌牌進行說明。[6][7]
復建後的雁翅樓,東樓4間、西樓10間。總建築面積1041平方米,每間房長4.66米,面積大約30平方米。建築外觀主體為紅色。頂部採用黑火布瓦(古建築中的小青瓦,一般用於廟宇、殿堂等等),瓦下採用壓五墨繪製有牡丹、祥雲等圖案。雁翅樓每間房的正面由格子窗相連。樓內以乳黃色為主。截至2014年8月,各間房之間僅有柱子,相互連通,尚未獨立成房。兩座雁翅樓前各有一個長度大約為兩個10間房的院子,將雁翅樓包圍。[4]
陳昇《北京一夜》:陳昇在酒醉後遊走地安門的靈感之作,講述地安門在漢匈戰爭時期悽美的愛情故事。[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