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改組派全稱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是於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中國國民黨內部一個反對蔣介石的政治派別[1],該派別在汪精衛本人未首肯的情況下,將其尊奉為精神領袖,參與當時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該派被視為當時國民黨內最大的文人派別。[2]
1927年底,汪精衛在寧漢合流後的國民黨內鬥爭中失勢,被迫暫時退出,前往法國修養。休養期間,他在所發表的文章中表示當時國民黨的方向已經錯誤,主張恢復「民國十三年(1924年)的國民黨改組精神」[3],成為了改組派名字的來源。沒有一起出國的陳公博、顧孟余等也在國內活動,陳公博於1928年5月7日創立《革命評論》週刊,鼓吹恢復1924年國民黨改組精神,恢復民眾組織和民眾運動,反對南京的貪污腐化,也反對共產黨的武裝暴動,並鼓吹以所謂「農工小市民」同盟為國民黨階級基礎。顧孟余於1928年6月1日創辦《前進》雜誌,撰文抨擊當權的國民黨領導層,主張擁汪,但不贊成「階級基礎論」,提倡所謂「超階級論」,在年輕知識份子之間風靡一時,銷量居「當日發行量之冠」[4]。聲稱要「集合革命同志」,重新制訂綱領,改組國民黨。當權的蔣中正開始時出於打擊其他政敵的考慮,派宋子文對此予以暗中經費支持。[5]但是由於雜誌抨擊太猛,國民黨大佬胡漢民又在此際從法國回國支持蔣介石,9月此類雜誌就紛紛停刊了。
1928年8月,陳公博靠李福林的借款在上海創辦了大陸大學,實際使用共產黨的方法培養未來的改組派幹部。在此任教的如施存統、許德珩、劉侃元等多是原來《革命評論》等的撰稿人。這些措施都為改組派的建立創造了條件。[6]
1928年11月,陳公博、顧孟余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總部,發展各級組織,奉汪精衛為領袖,以陳公博為總負責人(陳赴巴黎後,由王樂平繼任),標榜「恢復民國十三年改組國民黨的精神」。改組派以國民黨內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為主,他們支持汪兆銘,要求在國民黨內實行民主。改組派在國民黨內引起了很大反響。一時間其組織發展很快,,其地方支部遍布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十七八個省市及法國、日本、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會員達一萬餘人。改組派在蔣派的南京國民黨區內也有相當的力量。凡南京國民黨有組織的地方,幾乎都有改組派的組織。其組織與國民黨本身結構類似,且長於宣傳工作,分部組織經常集會,發行了大量攻擊蔣介石的秘密出版物並傳閱一些國內外時事評論。
改組派尊汪精衛為精神領袖。汪精衛也曾公開表示過對改組派的同情,甚至對於其部份活動進行指示,但他自視為整個國民黨的領袖,始終沒有加入改組派。[7]改組派的主要領導仍由陳公博等負責。
改組派主張「恢復十三年國民黨改組的精神」[8],認為此時的國民黨已經墮落而需改組。他們提出建設黨的權威和專政、實行黨的民主化、嚴密黨的紀律等主張。具體如:為了對抗中共而恢復群眾運動;經濟上建設民生主義;外交上同時反對帝國主義和共產國際等。這些主張吸引了很多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份子,一時間改組派得以迅速發展,總成員近萬人左右。[9]
汪精衛以反對蔣介石個人獨裁為號召,從1929至1930年期間,曾先後發表過《怎樣扶植民主勢力》、《怎樣樹立民主政治》、《論約法》、《論以黨治軍》、《怎樣做文人》、《二十年民權運動之回顧》、《兩種模型心理之瓦解》等一系列的文章,主要觀點皆大致是提倡「於黨恢復民主集權,於國扶植民主勢力」。
改組派早期曾受蔣介石容忍,後遭到打擊。於是改組派組織了各種其他派別無法相比擬的規模浩大的反蔣活動[10],如圍繞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資格等問題,改組派意圖從地方包圍中央,搶佔各地黨部領導權抗議蔣派主導三大,並於1929年3月14日,由谷正綱等控制了南京全市國民黨員會議,與蔣派人員發生激烈流血衝突,多人被捕。3月15日國民黨三大仍然召開,改組派又在上海法租界組成「聯合辦事處」,領導全國分部否定三大的正當性。見識了其力量的蔣派在胡漢民等支持下,主導大會決意開除陳公博、甘乃光、顧孟余(開除三年)的黨籍,同時給予汪精衛書面警告,還通過決議禁止黨內組織,給改組派造成重大打擊。[11]
反對國民黨三大的活動失敗以後,改組派開始重視軍事,在上海建立了「軍事委員會」,因自身不具備武裝,而活動以策動各地軍閥為主。而各地實力派面對蔣介石此時進逼的趨勢,也開始考慮藉助改組派民主化的主張對抗。1929年5月改組派王樂平在上海發起了「中國國民黨護黨革命大同盟」,主張擁汪倒蔣,各地實力派均與其建立了聯繫。在蔣馮戰爭之際,6月陳公博奉汪精衛命到香港,聯絡實力派組織護黨救國軍,策動粵系張發奎從湖北宜昌起兵呼應馮玉祥,張發奎初時拒絕,但為蔣介石所疑,準備以調任為名解除其兵權,張發奎終於在9月發難。此舉得到改組派大力支持,除輿論外,江蘇改組派還在溧陽等地準備予以軍事支持,但因勢單力薄而未成事。[12]
張發奎起兵後,改組派薛岳、李朗如等聯絡原新桂系後倒戈蔣介石的廣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於9月27日在南寧起事響應,在南寧正式成立護黨救國軍總司令部,俞任總司令。[13]10月,俞部在蔣介石軍事進攻和拉攏收買下兵敗,一部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29年10月,汪精衛從法國到香港,以「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監聯席會議」的名義,經唐生智介紹與桂系黃紹竑結盟,約定由張發奎和桂系組成張桂聯軍,以「護黨救國軍」名義討蔣,分別委任唐生智、李宗仁、張發奎、胡宗鐸、石友三、何鍵、劉文輝等為護黨救國軍各路總指揮。1929年11月,桂系亦在南寧成立護黨救國軍,李宗仁任總司令,黃紹竑任副總司令,白崇禧任前敵總指揮,下轄:
1929年12月,在蔣軍五路大軍進攻下,桂系兵敗。與此同時,蔣介石聯絡閻錫山、張學良,將唐生智第四路軍打敗收編,石友三第五路軍被收買。至1930年初,護黨救國軍全部消失。[14]12月改組派又同樣以「護黨救國軍」名義策動唐生智、石友三、韓復榘、宋哲元等人起兵,因為步調不一致和內部矛盾等原因,又過了一個月即偃旗息鼓。
改組派長於宣傳,雖然蔣派曾試圖從文宣上攻擊改組派的綱領,或指責其為中共同路人[15],始終難以成功,只能直接取締改組派發行的刊物。[16]因此蔣派更多採用針對改組派成員的做法,從而瓦解其組織。蔣派軟硬兼施,或收買,或直接逮捕甚至暗殺改組派成員,還取締了王樂平管理的大陸大學。同時除陳公博以外,蔣派佔據的國民黨中央於1929年11月28日開除了更多改組派的高層的黨籍並予以通緝。12月19日,中常委乾脆永久開除了汪精衛的黨籍。[17]1930年2月18日,特務在上海法租界暗殺了王樂平。此類做法對於改組派基層活動造成的打擊尤大。
1930年初,蔣介石已經擊敗了大多數地方實力派,其目標轉向閻錫山。趁此機會改組派上層開始遊說閻錫山,而閻也一改之前對改組派的鎮壓,趨於寬容。蔣閻在2月起大打電報戰,改組派也為閻派打氣。1930年3月,陳公博、王法勤先於汪北來與各方接洽,察看虛實。西山會議派的鄒魯、謝持等也在平津一帶活動。閻錫山最初忙於部署軍事,3月28日才派趙丕廉陪同陳公博、王法勤、鄒魯、謝持等一同赴太原相會,初步交換了關於黨務和政府組織等方面的意見。閻並請陳、王等電促汪精衛北來,他自己與馮玉祥也先後發電敦促,並派代表接駕(河北老國民黨員李錫九曾代表閻、馮到港迎汪)。陳公博回平後,還在北戴河見過一次張學良,探詢張對政局態度。4月1日,閻錫山就任「中華民國海陸空總司令」,3日陳公博、王法勤等抵達太原開始進行進一步遊說。閻、馮認為大敵當前,改組派與西山會議派不可自相爭吵,因而促汪北來親自主持之必要。汪精衛鑑於南方張、桂反蔣軍事失利,也覺得非北上不能打開局面,乃於4月13日復各省市黨部海外總支部辦事處一電,表示「即當摒擋就道,共策進行」。這時,南京已正式下討伐閻、馮之令,並有長令歷數閻罪。中原大戰終於在5月11日爆發。此間在經歷了與西山會議派的爭權後,汪精衛不顧陳公博的反對[18],主導了同西山派的折中方案。7月13日,改組派主導了北平擴大會議,通過建立北平國民政府等決議,佔據了反蔣方政治的主要地位。但此次會議後改組派下層成員大多認為改組派已經墮落,多有憤而退出派別者。[19]北平擴大會議後,改組派已經無形解體。[20]
汪精衛於7月23日自日本門司乘日本長城丸抵津,旋轉平。8月4日,汪、閻會晤於石家莊,商談黨政大計,隨汪前去之各派人物,在汪、閻主持下開全體會議六次,對汪起草之黨務宣言、擴大會議七個基礎條件、組織大綱、常務委員人選以及組織政府等重大問題,均取得同意。8月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議,通過宣言草稿,並決定以汪精衛、趙戴文(代表閻)、許崇智、王法勤、謝持、柏文蔚、茅祖權等七人為擴大會議黨務委員,負責領導擴大會議一切工作。在常務委員會之下,設組織、宣傳兩部及民眾運動訓練委員會,均采委員制。各部、會互推秘書主任一人,執行決議及整理部務、會務。組織部因須負整理黨籍、建立各省市機構及籌備召開三全大會之責,各方均注目,最後始決定由汪精衛自兼秘書主任,委員為汪精衛、鄒魯(西山派)、陳公博(改組派)、趙丕廉(代表閻)、朱霽青(改組派,東北人)五人。宣傳部由顧孟余兼秘書主任,委員為顧孟余(改組派)、張知本(西山派)、薛篤弼(代表馮)、潘雲超(改組派,河北人)、傅汝霖(西山派,東北人)。民眾運動訓練委員會由覃振兼秘書主任,委員為覃振(西山派)、白雲梯(改組派,蒙古族)陳嘉佑(湘籍軍人,也算改組派)、陳樹人(改組派)、商震(代表閻)。國民政府於主席下設國府委員七至十一人,最初推定閻錫山、唐紹儀、汪精衛、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未同意)、謝持等七人為府委,以閻為主席,後又加推石友三、劉文輝為府委。國府組織原定為十部一院,後改定為十六個部、院、會。
1930年10月28日擴大會議名義公布約法草案全文。共八章,計二百一十條,以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為第一章,第二章為人民之自由權利義務,第三章國權,第四章中央制度,第五章地方制度,第六章教育,第七章生計,第八章附則。
中原大戰以反蔣勢力失敗告終後,1931年1月1日汪精衛在香港發表宣言解散改組同志會,陳公博發電附議,改組同志會正式解散。[21]此後汪精衛等人雖仍然活躍於中國政壇,但也不再以改組派名義。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