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無線電台管理局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直屬事業單位,擔負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中央電視台)以及部分省市廣播電視台的粵方言、閩南話、客家話、少數民族語言等節目對內對外傳輸、播出任務。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2年2月20日) |
無線電台管理局起源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創辦的陝北新華廣播電台。
1970年代開展的7361工程,解決了中波廣播發射覆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任務。
1998年啟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到2006年6月,基本解決了全國已通電的11.7萬個行政村和10萬個50戶以上自然村近億農民群眾收看廣播電視的問題。到2010年底,全面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的自然村全部通廣播電視,能收看中國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電視台第一套在內的8套以上電視節目,收聽到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套和本省人民廣播電台第一套在內的4套以上廣播節目。
2000年9月啟動的西藏、新疆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覆蓋工程(簡稱西新工程),投入人民幣40多億元,新建擴建了389座發射台。西新工程實施範圍包括了西藏、新疆、內蒙古、寧夏4個自治區和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區以及福建、浙江、廣西、海南和吉林延邊部分地區,涵蓋國土面積超過49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51.9%。
無線電台管理局下屬49個基層單位,基層台站46座,分布在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同時,為實現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海外的有效覆蓋,還租用阿爾巴尼亞、馬里、古巴的短波發射站進行環球廣播。其中,阿爾巴尼亞站主要負責對北美東部、西歐、北非三個區域的廣播,具備150KW和300KW的兩擋短波發射機,馬里站負責對非洲各個地區的廣播,具有100KW短波發射機若干。古巴站主要承擔對南北美的一小部分廣播的中繼。共計擁有中短波發射台35座,電視調頻發射台2座、衛星地球站3座、節傳中心1個、維護中心2個、戰備台(工地、車隊)5個。
該局宗旨是「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把中國的聲音傳向世界,把反動有害的聲音壓下去」。業務範圍涵蓋了中波、短波、米波、調頻、分米波、微波、衛星傳頻以及計算機、網絡工程等多個領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