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因明(梵語:हेतुविद्या,Hetuvidyā),音譯醯都費陀,在古印度發展的佛教邏輯學和認識論,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探索真理的工具之一,為五明之一。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都受到它的影響。
釋尊以前,足目(Akṣapāda)仙人創之。有成書於公元250至350年之間的《正理經》。
至佛滅後,大乘論師陳那集其大成。其著作包括《因輪抉擇論》、《因明正理門論》、《集量論》。
商羯羅主造,玄奘法師譯的《因明入正理論》是一部較為全面的思考方法教材。
在古印度,各種宗派便常用因明學互相辯論。玄奘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寺求法時,曾運用因明多次破斥外來論師的言論,名震天竺。稍後戒日王宣揚此事,是中國人在印度取得的極大榮耀。
玄奘回國之後,把因明介紹到中國,此學也為後世佛教徒所精研。
唐初時,呂才作有《因明註解立破義圖》,曾與玄奘論辯。
古因明立宗、因、喻、合、結五支作法。
新因明立宗、因、喻三支作法而為言論之法。例如「聲無常(宗),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此三支中,以因支最重要,故云因明。
宗是立論者提出的主張,由前陳(自性、有法、所別)、後陳(差別、法、能別)組成。前陳、後陳稱為宗依,均須滿足立敵共許,但二者組成的宗體則必須立者認許,敵者不許。
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