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紀(Copernican period)是最年輕的月球地質年代,緊隨愛拉托遜紀延續至今,時間跨度為11億年。該時期的突出特徵就是類似哥白尼環形山的帶輻射紋的撞擊坑的出現。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輻射紋逐步消失,所以它們只是年輕的隕石坑。在此期間,月球的其他表面特徵幾乎沒有產生,因為對大型地質活動來說,月球內部已變得過冷。
月球地質年代的分類: |
前酒海紀 - 酒海紀 - 早雨海世 - 晚雨海世 - 愛拉托遜紀 - 哥白尼紀 |
哥白尼紀的起始時間非常不確定,最初天文學家使用撞擊坑周圍明亮的輻射紋的存在來定義其起點。但事實上,不同情況下輻射紋消失速率並不相同。很可能其下限期一定是位於12.5-22億年前範圍內。目前寬泛估計的時間為11億年-21億年前之間,有理由相信該界限約為7.5億年前(岩石在輻射作用下變色的時間長度),這種情況下的哥白尼環形山的年齡將不是哥白尼紀的起點。然而,有證據表明,所說的持續時間可以在25-32億年之間變化(輻射紋存在的時間可能能更持久)。
月球的哥白尼紀,是1962年由現代月球地質史劃分創始人尤金·舒梅克和羅伯特·哈克曼(Robert Hackman)所提出。
哥白尼紀時期的月球較好地保存了月球上年輕地質事件的痕跡,相對而言,哥白尼紀是月球地質活動最弱、規模最小的時期,一般認為月球表面自約31億年以來再無明顯的構造活動,即哥白尼紀基本無明顯的岩漿與構造活動。哥白尼紀地層主要為年輕撞擊坑形成的角礫岩與射紋物質,即哥白尼紀撞擊事件形成的物質,是月球最年輕的地質單元,其最典型的特徵是具有完整而明亮的呈發散狀的輻射紋系統。輻射紋是以撞擊坑為中心呈射線狀向四周輻射,由大量細小撞擊坑濺射物、次生坑、坑群及其濺出物等組成,其中包括撞擊坑的二次或三次連續撞擊作用形成的輻射狀的坑鏈。輻射紋在撞擊坑邊緣地帶不一定是連續的分布,常穿過多種地形地貌,與撞擊坑中心垂直並呈跳躍狀,輻射紋物質主要成分為鬆散的細粒岩石碎屑、角礫粉末、玻璃質碎塊及少量隕石物質等。輻射紋物質在可見光波段的反射率比周圍其他物質高得多。
哥白尼紀撞擊坑稀疏的分布在整個月球上,雖然總數很少,但是顯著的輻射紋使其非常明顯,但是也有一些哥白尼紀撞擊坑的輻射紋非常暗淡。
哥白尼紀時期最大的隕石坑有,位於月球正面的哥白尼環形山、第谷坑、歐多克索斯環形山、斯蒂維紐斯環形山、哈爾帕盧斯隕石坑、斯坦因隕石坑、祖基環形山、卡彭特環形山、菲洛勞斯環形山、海因環形山以及月球背面的金隕石坑、沙羅諾夫環形山、奧戴環形山、傑克遜環形山、瓦維洛夫環形山和羅伯遜環形山等。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