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英語: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是英國作家J·K·羅琳創作的一部奇幻小說。本書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五部。書中講述了哈利·波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第五年的生活,也包括大反派伏地魔的秘密回歸、OWL考試以及來自魔法部的阻撓。該小說於2003年6月21日由英國的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以及美國學樂出版社首發出版。本書出版後24小時內銷量就達到了500萬冊。

事实速览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原名 ...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Thumb
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作者J·K·羅琳
譯者馬愛農馬愛新、蔡文(簡體中文版)
類型奇幻
系列哈利·波特
語言英語
故事時代背景1995年1996年 編輯維基數據
故事背景地點女貞路、格里莫廣場12號、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有求必應屋、禁林
發行資訊
插圖Jason Cockcroft(英文首版)
出版機構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英國)
出版時間2003年6月21日
出版地點英國
頁數766(首版)
所獲獎項ALA Notable Books for Children[*]
系列作品
前作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續作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各地用詞差異
中國大陸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臺灣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香港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規範控制
ISBN0-7475-5100-6
关闭

小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贏得了許多獎項,其中包括2003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青少年圖書獎。該書還於2007年被改編成電影,並被美國藝電公司改編為電子遊戲

情節

暑假期間,哈利·波特因為與朋友們缺乏聯繫以及校長鄧布利多拒絕他參與對抗伏地魔而感到沮喪。一天晚上,攝魂怪襲擊了他和他的表弟達力,但哈利使用守護神咒擊退了攝魂怪。隨後,鳳凰社的成員抵達德思禮家並把哈利帶到了格里莫廣場12號。這裡是小天狼星·布萊克的家,也是鳳凰社的總部。鳳凰社是鄧布利多為對抗伏地魔及其食死徒而創建的秘密組織。哈利想加入鳳凰社,但是他太年輕了。

在時任魔法部長康奈利·福吉的領導下,魔法部對哈利和鄧布利多發起誹謗運動,聲稱兩人在伏地魔復活一事上撒了謊。哈利因使用守護神咒而面臨法律指控,但後來被免罪並返回霍格沃茨。魔法部高級職員多洛雷斯·烏姆里奇在這一年成為了新任黑魔法防禦術教授。她實施僅限教科書的課程,並禁止學生練習防禦咒語。哈利、羅恩和赫敏為此組建了一個名為「鄧布利多軍」的秘密學生團體。這群學生在有求必應屋聚會,並在哈利的指導下練習黑魔法防禦術[1]

一天晚上,哈利夢見亞瑟·韋斯萊遭到伏地魔的蛇納吉尼的襲擊。而這一確實發生的襲擊也讓鄧布利多意識到哈利的思想與伏地魔有某種連接。於是他命令斯內普教授教哈利大腦封閉術,以使伏地魔不再進入他的頭腦。當烏姆里奇發現鄧布利多軍時,鄧布利多聲稱是他組建了該組織,從而使哈利免於被開除的命運。為了避免被捕,鄧布利多選擇躲藏了起來。之後,烏姆里奇被任命為霍格沃茨新一任校長並開始制定更嚴格的學校規章制度。

在OWL考試期間,哈利看到伏地魔在魔法部神秘事務司折磨小天狼星的景象。他試圖聯繫格里莫廣場的小天狼星,但被烏姆里奇抓住並進行了審問。赫敏及時介入並說服烏姆里奇與她以及哈利一起去禁林。在禁林里,烏姆里奇激怒里居住在此的馬人並被馬人們抓走。哈利和他的朋友們於是逃出並設法飛到魔法部去救小天狼星,結果卻發現小天狼星並不在那裡。相反,他們發現架子上擺滿了玻璃球,其中一個玻璃球上刻有哈利的名字。哈利撿起它並立即被食死徒包圍。食死徒之一的盧修斯·馬爾福透露,哈利是被伏地魔的虛假幻象引誘到魔法部的,伏地魔希望聽到魔法球中所蘊含的預言。之後他向哈利索要預言球,但遭到哈利的拒絕。

在幾位鳳凰社成員的幫助下,學生們與食死徒展開戰鬥。納威不小心將預言球從台階上撞下來並摔碎。貝拉特里克斯·萊斯特蘭奇在雙方互斗中殺死了小天狼星。伏地魔突然出現並試圖殺死哈利,但鄧布利多趕到並阻止了他。福吉和其他魔法部員工也到達現場,親眼在伏地魔逃跑前目擊到了他。回到霍格沃茨後,鄧布利多告訴哈利,這個預言是特里勞妮教授做出的,她預言了一個能夠擊敗伏地魔的孩子的誕生。這個預言導致伏地魔謀殺了哈利的父母,也解釋了他為什麼想殺死哈利。哈利因預言和小天狼星的去世而感到不堪重負,但現在的魔法界終於開始相信並尊重他了。

favicon
1 sources

創作、出版和發行

《哈利·波特》系列第四部與第五部之間的發行間隔了三年時間[2][3]。這本小說獻給了羅琳與她的第一任丈夫喬治·阿蘭特斯的女兒傑西卡,現任丈夫尼爾·穆雷,以及她的兒子大衛[4]。在接受《破釜酒吧》採訪時,作者J·K·羅琳表示這本書篇幅「很長」,但她解釋說「《鳳凰社》這麼長的原因之一,是需要描寫哈利·波特在各種不同場景下的故事……而讓他到達這些地方並從那裡離開需要時間。」[5]在另一場採訪中,作者表示這本書本可以更短一些,並且她在試圖完成它時逐漸感到時間和精力不足[6]。由於羅琳花了三年時間才推出第五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外界認為這位作家正在遭遇「缺乏靈感」的危機[7]。不過,她否認了這些傳聞,只是說她降低了工作節奏,以便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7]。羅琳表示,她曾試圖在這本書中使用一個類似於《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開頭的情節,但沒能如願將其融入,因此最終放棄[8]。作者還說《鳳凰社》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一樣,對於哈利加深對母親的了解非常重要[9]。羅琳透露她曾多次重寫了小天狼星·布萊克死亡的場景,並且在寫這段時感到非常難過[10]。她還補充說,布萊克的死亡並非隨意而為:「哈利需要獨自前行,過多的支持會讓他的任務看起來過於輕鬆。」[11]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第五部出版之前,前四本書已經累計售出超過2億冊,並被翻譯成55種語言在200多個國家出版[12]。《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於2003年6月21日由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學樂出版社分別在英國和美國首發出版[13][14]。由於該系列此時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本書創下了新的預訂記錄,成千上萬的人在2003年6月20日午夜排隊等候在書店搶購[12]。在葡萄牙,出版商Presença於2003年10月負責發行這本書[15]。同年11月,該書由出版商Rocco在巴西發行[16]

儘管出版發行方安排了嚴密的安保措施,正式發售前的2003年6月15日仍有數千本書在默西塞德郡厄爾斯敦的一座倉庫被盜[17]。英國負責印刷《哈利·波特》系列書籍的Clays公司一名員工偷走了兩本書,並試圖將其賣給《太陽報[18]。該報社收到了書,並發表了書的第一頁(上面只有書名和霍格沃茨的徽章)以及一張記者閱讀小說的照片[19]。《每日新聞》在正式發售前大約五天得到了該書的一份副本,並公開了有關該書的重要信息,例如一些新角色的名字[20]。因此,羅琳向該小報提起了一項1億美元的訴訟[20]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在2003年是美國青少年讀物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21]。本書中文版也銷售火爆,首批投放北京市場的3500冊僅3天時間就基本售完[22]。而此前該系列前4部小說在中國大陸已經累計銷售600多萬冊[23]。與系列前幾部作品的首發行量20萬冊相比,本書的首發行量突破了80萬冊[23][24]。即便單書定價達到59元人民幣,在發售當天的北京圖書大廈外不到上午8點就有書迷排起長隊等候,當日該大廈就售出了超過一萬冊,創下單日銷售紀錄[23]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39 sources

評價

小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獲得了大部分好評,並獲得了多個獎項。《衛報》報道了幾家英國刊物對這部小說的評論,並根據五分制對小說進行了評分:《每日郵報》評分為四分,《觀察家報》、《旗幟晚報》、《獨立報》、《每日電訊報》和《泰晤士報》評分為三分,《星期日獨立報》的評分僅為二分[25]。在美國媒體BookBrowse上,這本書以「評論家共識」獲得了5/5顆星的評價,而按照5分制評分,《AudioFile》、《丹佛郵報》、《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今日美國》、《出版商周刊》以及《學校圖書館學報》均打出了5分[26]

2004年,該書被美國圖書館協會評為最佳青少年讀物,並列為美國圖書館協會的傑出圖書之一[27][28]。本書還獲得了2004年度奧本海姆玩具金獎等多個獎項[29]。作者羅琳在本書中呈現出的想象力也得到了《今日美國》撰稿人戴爾德麗·多納休(Deirdre Donahue)的稱讚[30]。批評主要集中於小說中的暴力場景以及與全書所揭示的道德問題有關[31]。《紐約時報》撰稿人約翰·倫納德(John Leonard)稱讚了這部小說,他說:「《鳳凰社》開頭節奏較慢,隨後逐漸加快,最終以激烈的高潮結束……隨着哈利長大,羅琳的寫作也更加出色。」[32]不過,他也批評了「德拉科·馬爾福的單調」以及「伏地魔(的所有行動都)可以預測」[32]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8 sources

前作與續作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五本書[2]。該系列的第一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於1997年由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首次出版,精裝版首印500冊,其中300冊分發給圖書館。1997年底,這本書的英國版榮獲國家圖書獎,以及雀巢聰明豆圖書獎9至11歲兒童組別金獎[33][34][35]。系列第二部小說《哈利波特與密室》於1998年7月2日在英國出版。第三部小說《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於一年後的1999年7月8日在英國出版,1999年9月8日在美國出版[34][35]。第四部小說《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於2000年7月8日由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學樂出版社同時出版[36]。系列第五部小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這一系列中篇幅最長的一本,但它所改編的電影卻是系列中時長第二短的,僅有2小時18分鐘[37]

在《鳳凰社》出版後,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六本書《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於2005年4月2日出版,並在全球發布後的24小時內售出了900萬冊[38][39]。第七部也是系列最後一部小說《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於2007年7月21日出版[40]。該書在發布後的24小時內售出了1100萬冊:其中英國270萬冊,美國830萬冊[39]

faviconfavicon
8 sources

改編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8 sources

電影

2007年,《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被改編為電影,由大衛·葉茨執導,邁克爾·戈登伯格編劇。該片由大衛·海曼的公司Heyday Films與大衛·巴倫(David Barron)聯合製作。據報道影片的製作預算在7500萬到1億英鎊(1.5億到2億美元)[41][42]。這部影片成為當時未經通貨膨脹調整的全球票房第十一高的電影,並獲得了評論界和商業上的成功[43]。電影在全球首映的五天內取得了3.33億美元的票房,創下史上第三高的開幕成績,最終總票房達9.4億美元,僅次於《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成為2007年票房第二高的電影[44][45]

faviconfaviconfavicon
5 sources

電子遊戲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的小說和電影版被改編成了電子遊戲,適用於WindowsPS2PS3Xbox 360PSP任天堂DSWiiGame Boy Advance以及Mac OS X等平台[46]。遊戲於2007年6月25日在美國上架,2007年6月28日在澳大利亞,6月29日在英國和歐洲市場的PS3、PSP、PS2以及Windows平台發布,大部分其他平台版本則在2007年7月3日發布[47]。該遊戲由美國藝電公司發行[48]

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翻譯

該書的首個官方外文譯本於2003年7月21日以越南語發行。首個官方歐洲譯本於2003年9月初在塞爾維亞和黑山由官方出版社Narodna Knjiga以塞爾維亞語出版。其他譯本隨後陸續出現(如2003年11月的荷蘭語和德語版)。英語版本在法國的暢銷書榜上名列前茅,而在德國和荷蘭,網絡上開始了非官方的翻譯傳播過程。[49]

本書英文版上市後中文正版出版之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現了多個不同的盜版版本[50]。但這些盜版書多將本書的書名翻譯為《哈利·波特與鳳凰令》,甚至將小說《挪威的森林》中文版翻譯者林少華誤植為本書的中文翻譯者[50][51]。此外也有一些書迷在互聯網上自發進行了一些不連續的翻譯[50]。而2003年9月20日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架的正版書卻將書名翻譯為《哈利·波特與鳳凰社》[51]。正版圖書出版方人民文學出版社解釋這並不是為了與盜版的《鳳凰令》做區別,而是在尊重原作的原則下,考慮到書中的「Order」實際指的是對抗伏地魔的一個社團,因此選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作為書名[51]。為了打擊盜版,出版方還在本書正版發售初期在一些城市開展了「盜版換購正版」活動[51]。本書的簡體中文版翻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馬愛農馬愛新姐妹以及蔡文一同在2003年6月21日英文版上市後通過3個月的時間翻譯完成[23]

favicon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參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