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環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的環境包括一些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區。主要地理特徵包括德干暗色岩、印度河-恆河平原和喜馬拉雅山脈。印度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各種形式的污染,並且作為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1]。印度擁有保護環境的法律,並且是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條約的國家之一[2]。環境、森林和氣候變化部以及各州林業部門在全國範圍內規劃和實施環境政策。
印度擁有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一些生態區,包括沙漠、高山、高原、熱帶和溫帶森林、沼澤地、平原、草原、河流周邊地區和島嶼群島。印度擁有三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4]:西高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和印緬地區。這些熱點地區有許多特有種。
1992年,印度約743,534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森林,其中92%屬於政府。與《國家森林政策決議》(1952年)建議的33%相比,森林覆蓋率僅為22.7%。其中大部分是闊葉落葉喬木,六分之一是娑羅樹,十分之一是柚木。針葉樹類型見於北部高海拔地區,包括松樹、杜松和雪松[5]。
印度有350種哺乳動物、375種爬行動物、130種兩棲動物、20,000種昆蟲、19,000種魚類[6]和1,200種鳥類。主要掠食者為亞洲獅、孟加拉虎和豹;該國是貓科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7]。此外,還發現了大象、印度犀和八種鹿[8]。
印度有17,000多種開花植物,占世界植物總數的6%。印度植物群占世界植物群的7%。多樣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植物種類。印度有超過45,000種植物,其中有幾種是該地區特有的。印度分為八個主要植物區:喜馬拉雅山西北部、喜馬拉雅山東部、阿薩姆邦、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德干高原、馬拉巴爾和安達曼群島[9]。
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大約在始新世早期,距今約5200萬年前。古氣候是決定印度現代氣候的關鍵因素,全球氣候和海洋化學可能也受到了影響[10]。
印度位於印度板塊,即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北部,該板塊的大陸地殼構成了印度次大陸。該國位於赤道以北,北緯8°4'至37°6'、東經68°7'至97°25'之間。它是世界第七大國家,總面積為3,287,263平方公里[11]。其陸地邊界長15,200公里,海岸線長7,517公里。
根據四項觀察結果,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在4000萬至6000萬年前發生碰撞,其中之一就是印度沒有大約5000萬年前的哺乳動物化石記錄[12]。在此過程中,印度板塊經過了留尼汪熱點,引發了火山活動,從而形成了德干暗色岩。它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導致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崛起,持續的構造活動使其成為地震多發區。印度河-恆河平原是由恆河及其支流的淤泥沉積在喜馬拉雅山與溫迪亞山脈之間的地區而形成的[13]。岩層可分為太古代、元古代(達爾瓦爾系)、庫杜帕系、溫迪亞系、岡瓦納系、德干暗色岩、第三紀、更新世和現代地層。
氣候包括廣闊地理範圍和不同地形的各種天氣條件,因此很難概括。由於印度面積廣闊,毗鄰喜馬拉雅山、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和印度洋,因此該次大陸的溫度和降水分布差異很大。根據柯本系統,其中考慮了月平均氣溫、月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降雨量,印度擁有六種主要氣候亞型,包括西部的乾旱沙漠、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以及西南部和島嶼地區的熱帶雨林濕潤地區。許多地區有着極其不同的當地氣候。印度氣象局將一年分為四個季節:冬季(1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夏季(3月中旬至5月)、雨季(6月至9月)和季風消退期(10月至12月中旬)。
污染是印度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
水污染:是該國關注的重要問題。主要來源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污水和船舶排放。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是印度最大的水污染源。農業徑流和不受管制的小型工業也是其他污染來源。大多數河流、湖泊和地表水都受到污染影響。
土地污染:主要原因包括水土流失、化肥和農藥的過度使用、固體和液體廢物的堆積、森林火災和水澇。可通過合理使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以及在灌溉前對廢水進行處理來減少污染。隨着人口和糧食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農田採用雨水和地下水灌溉,導致土地逐漸喪失肥力,轉變為鹽鹼地。
空氣污染: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污染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釋放的物質。空氣中的顆粒物(如煙塵、煙霧和灰塵)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並影響氣候。
噪音污染:是由不想要的高強度聲音引起的不適或壓力狀態。隨着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加劇,噪音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由於依賴農業和林業等氣候敏感型行業,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14]。人均收入低、公共預算少也導致金融適應能力低下[14]。因此,該國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直接社會經濟影響。根據2002年的一項研究,全國氣溫每100年上升約0.57°C[14]。
基礎設施不足意味着人們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且抵禦能力更弱。例如,截至2015年,只有1.24億印度人接入了下水道,而2.97億印度人接入了化糞池[15]。其餘的人則依賴坑廁或露天排便,這在洪水期間造成了水傳播疾病的巨大風險。隨着氣候變化,洪水將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這些風險在城市地區更為嚴重,因為城市人口密度較高,意味着基本基礎設施選擇可能不夠充分。此外,印度的許多特大城市都位於洪泛平原和三角洲地區,因此極易受到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和颶風等氣候災害的影響[16]。
儘管印度的人均收入仍然較低,但該國目前是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央政府承諾到2020年將國內生產總值的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20-25%。印度還承諾擴大可再生能源供應、提高能源效率、建設公共交通並採取其他措施減少排放。[17]有證據表明,除了減少印度的碳足跡之外,許多氣候行動還可以產生實質性的效益。許多低碳措施具有經濟吸引力,包括更高效的空調、停車需求管理、氣化和車輛性能標準。[18]其他舉措則提供了社會效益:例如,如果印度推廣可再生能源技術而非化石燃料,並以步行、騎自行車或公共交通取代私家車,那麼印度城市的空氣質量可能會大幅改善。[19]
2009年,全國約4.8%的總面積被劃為保護區。其中包括100個國家公園、514個保護區、41個自然保護區和4個社區保護區。[20]
在《國家政策指導方針》中,第48條規定「國家應努力保護和改善環境,維護國家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第51-A條規定「印度每個公民都有義務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包括森林、湖泊、河流和野生動植物,並憐憫生物。」
印度是《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條約的締約方之一。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之前,印度曾制定過不同的法律來管理環境。1972年印度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了生物多樣性。除該法案外,政府還通過了1986年環境(保護)法案和1992年對外貿易(發展和監管)法案,以控制生物多樣性。[21]
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屬於新再生能源部的管轄範圍。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設立非常規能源部的國家,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初。該國累計與電網互動或併網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不包括大型水電)已達到33.8吉瓦,[22]其中66%來自風能,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和水電貢獻了4.59%。[23]
1973年,政府啟動了「老虎計劃」,旨在保護國家動物老虎。1970年,其人口數最低達到2000人。人口增長、林地開墾以及主要的狩獵是造成這種下降的關鍵因素。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幫助下,印度環保主義者在促使政府禁止狩獵並設立國家公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老虎計劃為進一步保護印度象和犀牛等瀕危物種樹立了典範。[24]大約在那一年,當地村民發起抗議,反對一家公司派來的伐木工人,並威脅要擁抱樹木,從此引發了類似的抗議活動,統稱為「Chipko運動」。同年,國家環境保護和控制委員會成立;1980年,成立了環境部,五年後,成立了環境、森林和氣候變化部。印度的環保運動就是從這些事件開始的。[24]歷史學家拉馬錢德拉·古哈(Ramachandra Guha)稱梅達·帕特卡(Medha Patkar)是「當代印度最著名的環保活動家」。[24]新時代的印度關注空氣和水質,印度環境保護基金會等多個民間社會團體已經建立了成功的社區保護模式,以恢復全國各地的湖泊。[25]
環境、森林和氣候變化部通過其環境部和各州林業部門規劃和實施各州的環境政策。[26][27]一些國家級環境組織(政府和非政府)包括:[2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