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天津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京路是中國天津市和平區內環線的一條主要幹道,該道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前被牆子河一分為二,其中牆子河北岸的道路在1945年之後被當時的天津市政府命名為南京路。1970年至1973年間,天津市人民政府在修建天津地鐵既有線時將牆子河填埋,形成大道,統稱南京路至今。目前,南京路與衛津路、濱江道、營口道、曲阜道等主要幹道相交,並穿起海光寺、濱江道、小白樓等重要商圈。[1]
南京路原址為天津老城外的牆子河。20世紀初,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先後擴展到這裡。當時,牆子河兩岸分別修築了兩條道路。其中牆子河南岸的道路稱小河道(Creek Road),又稱「天津英租界32號路」。而北岸的道路分為三段,其中,天津英租界部分(今徐州道至營口道一段)稱為圍牆道(Elgin Road),又稱「天津英租界29號路」;天津法租界部分(今營口道至錦州道一段)稱為甘領事路又稱「天津法租界39號路」;天津日租界部分(錦州道至南門外大街一段)稱為住吉街。1945年,天津市政府光復後以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和當時最大城市上海市將牆子河南北兩岸的道路統一改名為上海道和南京路。1970年4月7日,天津市革命委員會決定修建地下戰備通道。1970年4月14日,天津市革命委員會成立牆子河改造工程指揮部,史稱「7047工程指揮部」。此後,天津地鐵既有線第一期工程海光寺至鞍山橋段試驗段開工,牆子河被填埋並形成大道。1973年,當時的天津市革命委員會將其命名勝利路。198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恢復其原名南京路。兩側人行道均寬5米。經過多次改造,現已成為主要幹道。[2]
南京道目前東到台兒莊路,西接長江道,全長4764米,車行道寬60米,兩側人行道均寬5米,為瀝青路面。沿途建有有今晚報大廈、天津經濟聯合大廈、河川大廈、聯通大廈、電報大廈、天津中心、吉利大廈、國際商場、伊勢丹、津匯、和記黃埔大廈、誠基中心、城建大廈、君隆廣場、友誼賓館、國際大廈等建築,將IT產業、文化科技區、地鐵商圈、大型商場、寫字樓群串連起來,形成天津重要的城市發展集群。天津地鐵一號線亦穿過南京路,並設有海光寺站、鞍山道站、營口道站、小白樓站。[3]
南京路現存比較著名的建築有:
目前,與南京路相交匯的主要道路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