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發光(英語:Chemiluminescence),是化學反應過程中釋放出來的能量激發發光物質所產生的冷發光現象。以反應物AB為例,如果存在處於激發態反應中間體,那麼:

[A] + [B] → [] → [產物] +
Thumb
錐形瓶內產生著的化學發光反應。

再例如,如果[A]是魯米諾,而[B]是過氧化氫,那麼在適宜的催化劑存在下:

魯米諾 + H2O2 → 3-APA[] → 3-APA + 光

(3-APA=3-氨基鄰苯二甲酸,處於激發態。在它轉化為基態的過程中,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釋放)

化學物質在由激發態回到低能級態的過程中釋放光能。理論上,在躍遷回基態的過程中,一個分子應當釋放一個光子,即每摩爾釋放阿伏伽德羅常數個光子。但事實上非催化的反應很少有超過1%QC量子效率)的。

常見的化學發光例子包括魯米諾對血跡的檢測,其原理參見魯米諾#化學發光;吖啶酯,三聯吡啶釕。

商用的一氧化氮濃度檢測器也是基於化學發光。臭氧一氧化氮結合形成激發態的二氧化氮

NO+O3 → NO2[]+ O2

激發態的NO2[躍遷回基態時發光光譜很寬,從可見光到紅外線。一個光電倍增管與相關的電子部件對光子計數,其結果正比於一氧化氮濃度。檢測二氧化氮時,樣品氣體(不含NO)中的NO2首先被轉化為NO,然後再與臭氧反應。檢測一氧化氮與二氧化氮混合氣體時,分兩種處理:把樣品氣體中的二氧化氮轉化為NO,然後與臭氧反應測出NO濃度;樣品氣體中的二氧化氮不轉化為NO,直接與臭氧反應測出樣品氣體原有NO濃度。[1]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