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動員是國家召集軍隊及物資,為總體戰作準備的軍事行動。自從徵兵、電報及鐵路等科技革新在十九世紀興起後,國家機器短時間內徵集大量士兵變得更加容易,而短期內動員大量和平時期非軍事人員的策略完全顛覆了戰爭的規模。首先,電報使即時通訊得以快速傳達上級的指令,而鐵路使大量從全國各地徵召來的士兵得以快速轉移和集中,徵兵則使國家在和平時期得以保留大量預備役人員而不至影響正常生產生活。
動員從法國大革命時起開始制度化。然而大規模的動員卻發生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粗略估計[註 1]分別有超過7千萬和超過1.1億應徵入伍[1][2][3]。這一詞在軍事史上首先於1850年間用作描述普魯士王國的戰爭動員工作[4]。自那時起,科技的革新令動員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策略不斷發生改變。與動員相反的軍事行為即是復員。
據估計,羅馬帝國在不同時期能夠在緊急動員約6%(公元前81–83年)到10%(公元前210年間)不等的羅馬人口。[5]這一般也包括各種缺少戰鬥經驗的民兵。
普魯士王國在1760到1813年間動員了約6-7%的人口,而美利堅聯盟國據估計在南北戰爭(1861–1865)期間動員了11%的人口,瑞典帝國在1709年動員了約7.7%[5]。
一支典型的十七世紀軍隊,總共由大約20,000名士兵組成[6],日均消耗20噸的食品,同時需要後勤上供給各類彈藥、運輸工具(當時基本使用畜力)、被服、安置的住所和其它工具的一類消耗品[6]。如果沒有充分的後勤保障,在當時動員這樣一支軍隊既耗時、極為昂貴又可能將所有士兵置於兵變和劫掠一類混亂的境地。當時的士兵一般徒步行進至戰區,同時他們還需要備負着自己的補給品和各類裝備。由於這些原因,當時的軍隊一般會在行軍時獨立覓食(強徵給養或自行解決),但這是在行軍途中尚有人煙和農業耕作為前提的[6]。
但是隨着徵召這一類國家政策的產生,本國內更多的人口、物資能夠被調動起來而為十九世紀的軍隊服務。這樣一來,一般19世紀軍隊的規模能夠增加到100,000人。舉例來說,1812年拿破崙率領600,000人的大軍團入侵沙俄時,後勤供給就是得益於馬鈴薯一類新大陸帶來的農作物能夠供應更多的人口的幫助[7]。儘管規模上擴大了,這樣一支規模的軍隊的動員之耗時也遠超過去的情形[8]。
一戰的動員動輒數百萬士卒,大批槍炮、艦船和後勤。因此,一旦一國宣布動員便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不能輕易復員;軍事計劃的精確性也不能因外交的往來而隨時更替。從當時歐洲普遍的慣例和法律條例來看,各國出於本國國防安全的考慮,又鑑於世界大戰的空前規模和對戰前軍事計劃的要求,認定任何假想敵國的總動員均可視為本國合法的戰爭藉口(英語:casus belli)。
當時的軍事觀點認為,壓倒敵國的士兵人數和槍炮艦艇是戰爭取勝的關鍵。英德海軍軍備競賽開始後,德國出台了第二條海軍法。至1914年時,大英帝國已經是唯一一個沒有徵召制度的歐洲列強,而其它所有大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以及俄羅斯帝國)都依賴於強制性的義務役兵役法徵召數以百萬計的男性平民。1913年,法國通過了三年法案來擴充應徵士兵的服役規模以匹配德國軍隊的規模,希望以4000萬人口對抗德國麾下6500萬人口。[9][10]龐大的士兵數目使得各國在和平時期都不可能承受維持全部兵員的財力,因此多數預備役人員往往缺乏訓練。戰時多達數百萬缺少訓練的士兵在數百公里的泥濘戰線上機動何其容易導致混亂,因此全面、準時的軍事計劃和調度關乎百萬士兵的性命和戰爭的前途。而這些計劃一般是將領在考慮不同戰爭假想情形時定下的預計方案,因而在其起草時多沒有考慮到單個戰場的實際情況出入。
以德國一戰的總動員為例:在德軍事決策層電令全國,要求動員入伍準備打響戰爭之時,他們實際上已經考慮到俄國會隨之動員、法國會被俄國拉入戰火中這二者會一同發生。施里芬計劃因此沒有顧及外交的複雜微妙情況,直接要求德軍不論法國之外交姿態,直接進攻比利時(當時是英國盟友)並沿海進軍包抄法國前線。德皇威廉二世同意了這一計劃,並指令在德軍擊潰西線法軍後再回頭擊敗東線俄國。
相似地,俄國最高統帥部的作戰計劃也直接確認一旦與德國和奧匈帝國其一宣戰,俄國必然同時與另一國開戰。儘管最高統帥部制定了作戰重心不同的方案,他們認為一旦開戰就必須發起動員,並立刻在與二國交界的國境線上部署重兵。1914年7月28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威廉二世之侄子)下令針對奧匈帝國進行部分動員。儘管當時俄奧兩國之間幾乎肯定會爆發戰爭,尼古拉二世與威廉二世仍通過電報進行了著名的威利-尼基對話來試圖避免俄德間的戰爭。但是,沙皇的參謀們認為與德皇的對話僅僅是一廂情願:因為不論外交辭令的成功與否,一旦俄國與奧匈帝國開戰,德國勢必將加入她的盟友;而落於人後的動員指令將可能導致缺乏重兵的前線被德國人突破。7月29日,沙皇下令使俄羅斯帝國全國總動員,只是威廉二世的一封請求電報讓他改變決定將總動員改回部分動員。隨後的第二天,在俄國外交大臣謝爾蓋·薩宗諾夫和一干軍事將領的強硬說服下,沙皇再次下令總動員。作為回應,德意志帝國在當天對俄宣戰。
根據參謀部長小赫爾穆特·馮·毛奇改動後的施里芬計劃,德國在宣戰後即假定兩線作戰並進行全國動員。8月1日,德國入侵盧森堡。8月2日,德國對比利時下達最後通牒,蠻橫要求無條件軍事通行權(儘管英國要求德法兩國尊重比利時的中立姿態)。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次日對比利時宣戰。對比利時的宣戰違反了德、英、法等國之間相當古老的1839年倫敦條約,因此英國根據此戰爭藉口於4日對德宣戰。
至此,在世界大戰的陰雲下,敵對的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各國之間計劃已久動員方案終究將自己推向了戰爭的深淵。諷刺的是,這兩個導致戰爭的複雜同盟關係名義上卻根本沒有調用起來。
在各國紛紛宣布總動員後,國內普通士兵大多抱有在戰爭初期的一片好戰、愛國的熱情,踴躍爭赴前線。被動員的民眾因為突然不用再工作的緣故,如同歡迎過節一般歡迎動員令的到來;有的士兵甚至帶着插上鮮花的步槍乘着火車來到前線。德國安排了11,000車次運兵火車將士兵們送過萊茵河,法國則使用了7,000輛運輸火車。各國還動用了大量馬匹以供軍用:英國動用了165,000匹來作為騎兵馬匹,奧匈帝國則用了600,000匹,德國是715,000匹,而俄國則動用了超過了1百萬匹[11]。
大批士兵的動員令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人類世上最血腥晦暗的書頁之一:約有1千萬軍事人員在戰爭因各種原因死亡,超過1千萬平民無辜死去;因戰爭受傷的人數超過2千1百萬[12]。
1939年8月24日,隨着英波軍事同盟與納粹德國的衝突日趨白熱化,波蘭第二共和國發出局部動員令,8月30日改為全面動員。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法國和英國向德國宣戰。儘管如此,英法兩國的動員進展緩慢,到波蘭被被軸心國占領時,只有法國在薩爾河畔進行假戰。
1939年8月25日,針對不斷惡化的外交危機,加拿大宣布局部動員。1939年9月1日,加拿大現役部隊宣布動員;同年9月10日,加拿大宣戰。1939年12月,加拿大隻派出一個師部,政府希望遵守「有限責任」的戰爭政策。1940年5月法國遭入侵,加拿大打破此前政策,再向前線派三個師,並在之後的1940年8月派出加拿大第二師,其中部分部隊被派往冰島和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執行駐軍任務,之後再前往英國。加拿大還於1940年動用《國家資源動員法》,強制要求全國適齡男性到軍隊服役,但實際上到1944年才向海外出兵。在此之前,一部分應徵的人士於1943年參加阿留申群島戰役。日軍在加拿大軍登島前就已經撤離,日本未能在該島建立防線。由於阿留申群島從本質上講是北美領土,到該島服役不算去海外。
英國直接調動22%的人口服役,為二戰各國最多[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