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獅(學名:Thylacoleo)是一種已滅絕的肉食性有袋類動物,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2 百萬年前 - 46,000 年前)的澳洲。模式種是劊子手袋獅(T. carnifex)。
描述
袋獅是澳洲最大的肉食性動物,且是最大的肉食性有袋類。牠可能在森林、林地、灌叢帶及河谷等地進行獵食。
袋獅的最近親是草食性的袋熊及樹熊。牠是所有現存及已滅絕的哺乳動物中,咬勁最強的,重101公斤(223磅)公斤的袋獅一咬可以媲美一頭重250公斤的獅子,研究也顯示,袋獅會狩獵比牠還大型的獵物。[1] 牠會獵食像雙門齒獸及巨型短面袋鼠等大型動物。牠是有袋類中專門的獵食者[2],牠的前肢極度強壯,有可收縮的爪,這都是有袋類中未曾有過的。牠有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可以從獵物撕開一大片的肉。這些特徵綜合起來估計牠有可能會攀樹,並保存獵物的腐肉(類似於現存的花豹)[3]。
袋獅肩高71 cm(28英寸),長114 cm(45英寸)。牠們平均重101至130公斤(223至287磅),個別的可重達124至160公斤(273至353磅)。[4] 牠們的體型差不多像雌獅及老虎。
從袋獅的齒列可得知其為一種十分特化的肉食動物。和其他雙門齒目一樣,袋獅自上頜骨與下頜骨各長出一對大門牙,其外型已演化成類似於貓和狗的犬齒。袋獅齒列最特殊的特徵在於其巨大、類似利刃的裂肉齒。當上下前臼齒咬合時,其效果就類似於剪刀,可以將肉從屍體上扯下,或是咬碎骨頭。 袋獅的顎肌十分發達,提供強大的咬合力。以體型比例來說,袋獅擁有全哺乳動物中最強的咬合力,一頭 101 公斤的袋獅其咬合力相當於一頭 250 公斤的非洲獅[5]。透過研究X射線電腦斷層掃描所構成的三維模型發現,袋獅殺死獵物的方式與現生的大貓有所不同。袋獅透過其門牙咬開獵物的血肉,並利用其裂肉齒直接咬穿獵物的氣管、脊髓與血管(總頸動脈或是頸靜脈)。一般非洲獅需要約 15 分鐘才能使獵物窒息而死,而袋獅只需要僅僅不到 1 分鐘。袋獅特殊的齒列十分適合獵捕大型獵物,但在捕捉小型獵物上幾乎無用,這也可能是牠們滅絕的原因之一[6][7]。
化石
袋獅的化石在澳洲多個位點都有發現。於2007年,在納拉伯平原下的山洞中就發現了整副袋獅的骨骼及頭顱骨,估計牠是在平原隙縫中摔死的。[8] 另外,亦發現了一頭幼獅在其母獅育幼袋中的化石。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