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馮道(882年—954年5月21日),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泊頭市交河鎮)人。生於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五代時期政治家、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歷事五朝、八姓(八個家族)、十一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2],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堪稱中國官場史上的不倒翁。
唐中和二年(882年),馮道生於瀛州的景城,他自稱為始平(在今陝西省)、長樂(今河北省冀州市)二郡世族馮氏的後人。馮道出生在「為農為儒,不恆其業」的家庭,青年時孝順好學,不恥清貧,性格節儉刻苦。[3][4]唐末天祐年間,馮道曾任盧龍節度使劉守光的參軍。劉守光率軍征討定州,並詢問僚屬意見。馮道加以勸諭,惹怒劉守光而下獄。劉守光兵敗後,他逃到太原投靠當時在河東任監軍使的宦官張承業,當了巡官。後張承業把他推薦給晉王李存勗,不久兼任河東節度掌書記。李存勗與後梁交戰,曾下令馮道撰寫罷免前線指揮郭崇韜的文書,馮道因當面諫阻李存勗而贏得聲望。[3][5]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勗即位,建立後唐,授馮道為省郎,充翰林學士。李存勗滅後梁後,任命馮道為戶部侍郎。後馮道因服父喪而歸鄉,期間幾乎被契丹擄走。後唐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在李存勗死後繼位,重新起用馮道為端明殿學士,後又升遷為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相當於宰相之位。後唐長興四年(933年),李嗣源駕崩,兒子李從厚繼位。四個月後,李嗣源義子、潞王李從珂起兵造反。馮道知道皇帝逃往父婿石敬瑭的軍中後,並未前去護駕,而是率百官迎接從珂,於是從珂順利登基,是為後唐末帝(934年)。但李從珂沒有重用馮道,而是免去了他的相位,讓他到同州去當節度使,後來又召他回朝擔任沒有實權的司空。[3][5]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藉助契丹的力量起兵造反,奪得帝位,建立後晉,馮道再度拜相並受命出使契丹,以表兩國友好。相對於中原的紛亂,契丹顯得兵強馬壯,後晉因借契丹之力建國,必須依附契丹存活,因此馮道的出使成了一個向契丹示好的關鍵。馮道歸國後,石敬瑭便把樞密使廢掉,併入中書省,軍政大權遂集於馮道一身。後晉天福七年(942年),石重貴繼位,馮道繼續為相,加太尉;後因受讒出為同州節度使,復移鎮南陽,加中書令。[3][5]
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契丹國主耶律德光以石重貴有反意,率大軍南下,遼會同十年(947年)滅後晉,馮道又改為侍奉契丹。面對耶律德光的責問及譏諷,馮道憑著他圓滑的態度一一化解,更當上了遼的太傅。[6]期間馮道曾勸阻耶律德光濫殺漢民,使中原漢族免去一場浩劫。[5][7]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年),昔日石敬瑭的部下劉知遠於契丹滅後晉後稱帝,建立後漢。同年,遼因為中原人民反抗不斷而被迫撤兵北還,劉知遠乘機奪取中原。為了拉攏前朝遺老,劉知遠封馮道為太師。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劉知遠的手下郭威起兵篡位,建立後周,又拜馮道為太師兼中書令。[3][5]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不久即面對遼及北漢聯軍進攻。柴榮力排馮道勸阻,御駕北征抵禦聯軍,大勝。由於馮道諫阻北伐時觸怒柴榮,柴榮鄙視馮道之餘,不讓他隨駕出征北伐,另命他帶病監修太祖郭威陵墓。同年葬禮完畢不久,馮道以七十三歲高齡過世,柴榮為其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追封瀛王,諡文懿。[3][5]馮道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捻掌鎮。
史載馮道「三入中書,在相位二十餘年」,「相六帝」(李嗣源、李從厚、石敬瑭、石重貴、郭威及柴榮)。[3]馮道雖身為丞相,卻往往避免過問及參與財政和軍事決策,以免和當權者衝突[4]:117,因此馮道歷事五朝,只在柴榮計劃北伐時作出唯一一次勸諫[8]。他忠於儒家思想,認為只要恢復傳統,不必有所革新,就可以解決國家問題[4]:123、121。
馮道由後唐莊宗正式入朝起,歷事五朝、八姓、十一帝[2][3][5]:
《舊五代史》及《新五代史》不算遼為一朝,共計四朝;《新五代史》把每朝算作一姓,不計耶律德光在內,稱馮道「事四姓十君」。[3][5]《資治通鑑》稱馮道為相「歷五朝、八姓」[2]。王賡武則稱馮道侍奉「五朝十帝」[4]:108-109。
932年,後唐下令編纂並初次刊印「九經」,這可能不是馮道的主意,而是由另一丞相李愚提出的[4]:114、117-118。
馮道著有《河間集》5卷,文集6卷及詩集10卷,但都不存於後世[4]:135。晚年的馮道寫了一篇《長樂老自敘》,屬於回憶錄性質,文中將他歷代當過的官職一一列舉並引以為榮,而其在自敘中自稱「長樂老」一事,不論在生前後世都引起過爭議。不過也有說法認為,這個自稱僅是取自於他的出身地長樂郡。
他的另一著作《榮枯鑑》,曾國藩對它的評論是「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的一部官場秘笈,並稱此書「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實乃二千年不二之異書也。」[來源請求]但自宋以還,各種藝文志及書目中均未載此書;2005年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此書之前,也不曾見它出版或被其他著作提及。若此書為當代新發現,則亦不見學術界有何反應。其實,包括《榮枯鑒》在內的「天下無謀」書系中的各種謀略之書,都存在此問題。因此,此書可能是當代人託名馮道的偽作;曾國藩的評語,亦不見於其文集,可能是後人附會。
自北宋起,史家因傳統的忠君觀念,對馮道歷事各朝的作為非常不齒。《舊五代史》雖然讚譽馮道的私德及器量,但亦指他不能稱為忠臣[10]。歐陽修《新五代史》則指馮道是五代時道德淪亡的表徵:「其可謂無廉恥者矣」,感嘆當時著名儒者亦欠缺忠貞[4]:104-105[5],甚至基於「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認為馮道的行為亦有份導致天下大亂[5]。司馬光《資治通鑑》更批評不論馮道做過多少好事,亦等於沒有做,因為他只是苟活於世,「乃奸臣之尤」。從此馮道成為歷史上典型的貳臣,為世人嘲笑[4]:104-105。清代《續通志》把失節的文武官吏分為十類,馮道列入最壞一類,受指責為「懵大倫而不知恥」[4]:104。歷史上曾為馮道辯護的只有王世貞、李贄、溫璜等寥寥幾人[4]:124。可以說在歷史上每逢提起馮道,往往都只有負面的評價。
史家王賡武認為馮道「把善意規諫及文雅的奉承兩種藝術糅合到完美的地步」,「他知道怎樣奉承,具有良好幽默感,同時具有一種誠篤的模樣」[4]:112;馮道「並不是一個傑出的儒者」,他對經典只有「一點有限度的知識,甚至他對儒家之治的了解也似乎是模糊不清的」,是「非常膚淺的儒者」[4]:117。
近代歷史學家對馮道有了不同的評價,不少人開始為馮道辯護,如近代史學家樊樹志便道:「在一種時局變動甚大的時代,出現馮道式的大臣,並非咄咄怪事。」他認為在五代這種政權變動頻繁的時代,皇帝對臣下的意態往往都沒有多大印象,故出現像馮道這種因事四代十一君而自命為「長樂老」的人,實乃時代的產物。何況以此批評馮道不知廉恥,主要都是從忠君愛國的觀念去看,而從務實的角度來看,馮道的累受重用對五代政局與官僚體制的穩定反而起著正面作用。馮道在契丹任職時,曾力勸契丹官兵不要殺害漢人百姓。另外,他還主持國子監「九經」的刻板印刷工程,歷時22年的改朝換代間也未曾間斷,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以官方財力印刷套書。
有一回,馮道的門客為其講解《老子》,見文章裡面「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字,衝犯了馮道的名諱,門客為了避諱,把「道」這個字給改成「不敢說」,於是便將「道可道,非常道」讀作「不敢說,可不敢說,非常不敢說。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