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國化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洛德·路易·貝托萊(法語:Claude Louis Berthollet,法語發音:[klod lwi bɛʁtɔlɛ];1748年12月9日—1822年11月6日),法國化學家。貝托萊生於薩伏依公國的塔盧瓦爾(現屬法國上薩瓦省,在省會阿訥西附近)。1768年在都靈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776年發表論酒石酸的文章。1778年確定了氨氣的化學組成。1780年進入法蘭西科學院。1784年擔任Gobelin地區政府染料廠的主管,次年發現氯氣的漂白作用。這一發現使得染料廠擺脫了傳統的通過暴曬進行漂白的辦法,大大提高的生產效率。他也對含氯化合物進行了研究,氯酸鉀就被稱為貝托萊鹽。
貝托萊是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的研究夥伴和支持者之一。他率先支持拉瓦錫的化學理論,於1787年和拉瓦錫一起共同制定了沿用至今的化學命名法。但他對鹽酸的研究說明拉瓦錫關於所有的酸都含有氧的看法是錯誤的。1789年面對法國大革命的形勢變幻,貝托萊離開了法國,但不久又被政府請回講授火藥製造等課程。貝托萊曾跟隨拿破崙遠征埃及,注意到了在鹽湖中的石灰石會析出鹼的反應,最早提出了可逆反應的概念。
貝托萊和約瑟夫·普魯斯特曾為化合物的組成是否可變發生過持續八年的論戰,普魯斯特認為對於一種化合物而言,其元素的比例是一定的;而貝托萊認為對於一種化合物而言,其元素的比例可在一個較小範圍內變動[1]。普魯斯特通過大量的精密測量證實了自己的想法,並最終由約恩斯·雅各布·貝爾塞柳斯確定為定比定律。但後來逐漸發現有些化合物的組成的確是在一定範圍內變動的,這些化合物就被稱為非整比化合物(也稱「非化學計量化合物」或「貝托萊體(berthollides)」)。
1789年,貝托萊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2]。1801年成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822年成為美國藝術和科學科學院的外籍榮譽院士[3]。
巴西堅果的屬名 Bertholletia 是紀念貝托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