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藝人,或簡稱為偶像(英語:Teenage Idol,日語:アイドル aidoru */?),又可音譯為「愛豆」,是藝人的類型之一,是指「被崇拜」、「被仰慕」、「擁有狂熱追求者」的人,相關概念最初起源於日本[1]。偶像藝人主要是指「與粉絲共享成長過程,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魅力的人物」,特色是全面打造自己的形象,在歌唱舞蹈影視搞笑等眾多領域展開活動。相對於最重視外表的模特,偶像的外表並不一定要非常出類拔萃,反而是比較容易親近的存在。另一方面,因為非常追求內在的「華麗」和個人魅力,一流的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若離若即。

概述

在演藝圈中,「偶像」的含義是指在其成長過程中與粉絲分享,並在舞台上活躍着有着獨特魅力的人。[2]如果說相比於「存在本身的魅力」而言,主要的職業能力體現在音樂實力上的話,在日本演藝圈這種人不會被分類為「偶像」,而是會被稱為「藝術家」或者是「音樂人」。但是,根據個人以及所屬經紀公司的意願而改變所屬的範疇也是可能的,所以這幾種職業之間的區別比較曖昧。因此,雖然本人自稱為「藝術家」,但被分到偶像這個範疇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以前社會的主流是,在20多歲的時候辭去偶像的工作,轉身成為「藝術家」或「演員」。但是在2000年以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轉變。本人在30歲以後仍然能夠繼續新的挑戰,繼續作為偶像,將自己的成長過程和個人魅力分享給大家。這種情況也漸漸被大眾所認可。

各地狀況

日本的偶像藝人

Thumb
SMAP為日本男子團體的代表人物之一

日本的「偶像」(アイドル / idol)最初主要用於稱呼日本國外的藝人,日本國內的有人氣的藝人一般被稱為「明星」(スター / star)。

在電視還沒有普及的時代,日本主要的娛樂產業還是電影。因此「明星」大部分場合都是指電影明星,特別是加山雄三吉永小百合濱田光夫等人,被稱為「青春明星」。在美空雲雀和吉永小百合的時代,美空雲雀、江利智惠美雪村泉的「三人娘」,還有中尾美枝伊東由佳里園真里三人組成的「火花三人娘」之類的組合都獲得了很大的人氣。

但是在1960年代,隨着電影產業的衰退以及電視時代的正式到來,帶來的是Group Sounds組合的熱潮。在這過程中,和「明星」一起,「偶像」這個稱呼也漸漸被廣泛使用。

到了1970年,具有青澀而又可愛,貼近生活等特點的「偶像」形象出現了。這時候出現的「偶像」體現的是一個日本的獨特的審美意識。同時,隨着1986年CBS索尼的創立,一直以來唱片公司把樂曲製作交給自己專屬作家的模式也發生了改變。隨着沒有簽約公司的自由作家的活躍,「偶像歌謠」也漸漸繁榮。

民族學者柳田國男是這樣描述至今為止的女性偶像產業的繁盛的:原本相較於男性,女性就擁有「敏感」、「細膩」的特徵,在此基礎上,又擁有一種獨特的力量,能夠傳遞出生命的力量,連接通往幸福的道路。也因此,日本偶像產業的繁榮期,和經濟的繁榮蕭條能夠完全保持一致。

韓國的偶像藝人

Thumb
獲得2011年MTV歐洲音樂大獎的韓國男團BIGBANG

韓國的偶像(韓語:아이돌 Aidol */? )文化與韓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息息相關。最早可追溯至韓國SM Entertainment李秀滿在1996年推出H.O.T[3] 。隨後YG Entertainment梁鉉錫在1996年推出的「Keep Six」和DSP Media在1997年推出的「水晶男孩」、與JYP娛樂則由朴軫永在1999年推出「g.o.d」,開始了韓國走向現今風靡全球的偶像組合模式。

部分韓國歌唱組合,在1990年代中期,成功進軍大中華地區。另一方面,Hip Hop和R&B音樂亦在這段時間被引入韓國,組合包括Drunken Tiger因此而獲得成功。

21世紀,有一些在韓國成功的偶像組合或歌手開始進軍日本市場,積極在日本接受訪問或做表演、甚至固定演出日本綜藝及電視劇等[4]。同一時期,韓國的偶像文化也隨著韓流的推波助瀾而擴及到全世界,成為韓國娛樂產業在世界上的重要象徵之一。

中國的偶像藝人

Thumb
火箭少女101組合
Thumb
2005年超級女聲總決賽第一輪現場

2000年代的中國大陸,《超級女聲》《加油!好男兒》等素人選秀節目興起,造就了一批以李宇春周筆暢李易峰井柏然為代表的平民偶像明星。進入2010年代以後,移動互聯網自媒體的興起,縮短了明星與粉絲間的距離。此外,隨着選秀節目的泛濫,新生代的偶像更加注重通過人設與粉絲形成強情感黏性,偶像養成的趨勢日趨明顯。[5]

一個比較公認的說法是,2018年是中國的偶像產業的元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個偶像選秀節目的火爆讓「練習生」、「出道」這些選秀節目術語變得為人所熱議。相比普遍意義上的明星,偶像產業和粉絲的聯繫要更加緊密,偶像藝人能否出道,要看粉絲的支持數量,出道後的專輯發行、演唱會等也需要粉絲的消費支持。[6]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