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羅斯國家男子排球隊(俄語:Мужская сборная России по волейболу)是俄羅斯的國家男子排球隊。俄羅斯國家男子排球隊的前身是蘇聯國家男子排球隊(蘇聯男排)。 1948年,蘇聯國家隊加入國際排聯[1]。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蘇聯男排曾實現歐錦賽9連冠(1967-87年間)、共奪得12次冠軍(1950年、1951年、1967年、1971年、1975年、1977年、1979年、1981年、1983年、1985年、1987年和1991年)。 此外還在奧運會3次奪冠(1964年、1968年和1980年)、世錦賽6次奪冠(1949年、1952年、1960年、1962年、1978年和1982年)和世界盃4次奪冠(1965年、1977年、1981年和1991年)[1],是當時世界排壇第一強隊。因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際排聯暫停所有俄羅斯國家隊、俱樂部和官員以及沙灘排球和雪地排球運動員的所有賽事。歐洲排球聯合會(CEV)也禁止所有俄羅斯國家隊、俱樂部和官員參加歐洲比賽,並暫停所有俄羅斯成員在CEV機構中各自的職務。[2]
獎牌記錄 | ||
---|---|---|
奧林匹克運動會 | ||
2012 倫敦 | 隊際 | |
1980 莫斯科 | 隊際 | |
1968 墨西哥城 | 隊際 | |
1964 東京 | 隊際 | |
2000 雪梨 | 隊際 | |
1988 漢城 | 隊際 | |
1976 蒙特婁 | 隊際 | |
2008 北京 | 隊際 | |
2004 雅典 | 隊際 | |
1972 慕尼黑 | 隊際 | |
世界男子排球錦標賽 | ||
1982 阿根廷 | 隊際 | |
1978 意大利 | 隊際 | |
1962 蘇聯 | 隊際 | |
1960 巴西 | 隊際 | |
1952 蘇聯 | 隊際 | |
1949 捷克斯洛伐克 | 隊際 | |
2002 阿根廷 | 隊際 | |
1986 法國 | 隊際 | |
1974 墨西哥 | 隊際 | |
1990 巴西 | 隊際 | |
1966 捷克斯洛伐克 | 隊際 | |
1956 法國 | 隊際 | |
世界盃排球賽 | ||
2011 日本 | 隊際 | |
1999 日本 | 隊際 | |
1991 日本 | 隊際 | |
1981 日本 | 隊際 | |
1977 日本 | 隊際 | |
1965 波蘭 | 隊際 | |
2007 日本 | 隊際 | |
1985 日本 | 隊際 | |
1989 日本 | 隊際 | |
1969 東德 | 隊際 |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男排在1992年至今也奪得過1次奧運會冠軍(2012年)、2次世界盃冠軍(1999年和2011年)、2次歐錦賽冠軍(2013年和2017年)和3次世界排球聯賽冠軍(2002年、2011年和2013年)。 雖然蘇聯男排曾奪得6次世錦賽冠軍,但作為其後繼者的俄羅斯男排,30多年來再沒有重奪過世錦賽冠軍。
截至第14屆世界盃,新世紀霸主巴西在三大賽累積9冠;不過,蘇聯/俄羅斯男排三大賽累積世界冠軍數比巴西多出7個,達16個,是三大賽奪標最多的國家。男排三大賽至今一共舉行47次(1949年世錦賽 - 2019年世界盃),蘇俄男排出席其中44次(只缺席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和1995、2003兩屆世界盃),一共取得16金8銀8銅,即32次男排三大賽都晉三甲,只有12次與獎牌無緣。
因為蘇聯、俄羅斯無論男排或女排在世界賽事中都有輝煌歷史成績(自蘇聯或俄羅斯加入國際排聯以來,男排除了千禧年代外均有世界冠軍進賬,女排更是每個年代均有世界冠軍進賬),蘇聯、俄羅斯也被公認為「排球王國」。
值得一提的是: 蘇聯、俄羅斯男排雖然歷史戰績輝煌,三大賽試過一次四連冠(1960年世錦賽 - 1965年世界盃)和一次五連冠(1977年世界盃 - 1982年世錦賽),但從未在單一賽事試過「三連冠」#。
1925年,以史達林為首的蘇共中央,批准以排球作為群眾運動,提出「百萬人打排球」的目標,自此排球成為蘇聯的主流體育活動[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而二戰後,蘇聯士兵控制東歐,也將排球熱潮傳入東歐,二戰後初期,蘇聯及幾乎整個東歐成了世界級男女子排球強隊。
1949年至60年代的頭六屆世界男排錦標賽,冠軍由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壟斷,當中蘇聯男排佔了4個冠軍。
1964年,東京奧運會新增了室內排球項目;1965年,國際排聯又增設世界盃男排賽。 60年代強勢的蘇聯男排也順理成章在兩項新加賽事中奪冠,連同60連年代初的連續兩屆世錦賽冠軍,蘇聯男排實現了國際排聯史上首個「四連冠」,直到1966年世錦賽因為捷克斯洛伐克奪標而斷攬。
踏入70年代,東德、日本、波蘭相繼興起,蘇聯男排一段時間落入二線,並有很長時期不敵這幾支勁旅而無緣世界冠軍,尤其是1974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男排錦標賽和1976年在加拿大舉行的蒙特利爾奧運會中,兩次蘇聯男排都被如日中天的波蘭男排搶去冠軍: 1974年世錦賽採取決賽組六強單循環制,蘇聯男排在六強賽關鍵一戰負波蘭2比3,結果波蘭五戰全勝奪冠而回,蘇聯男排四勝一負只得亞軍; 無獨有偶,1976年夏季奧運會中,蘇聯在男子排球決賽中,也是以局數2比3負於波蘭,波蘭男排實現三大賽「兩連冠」,而蘇聯男排只得一面銀牌。
直至1977年,蘇聯男排重新崛起。
蘇聯男排曾連續在1977年世界盃、1978年世界男排錦標賽、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1981年世界盃、1982年世界男排錦標賽五個世界冠軍賽事掄元,達成世界排球史上首個國際排聯三大賽「五連冠」。
1977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盃,蘇聯男排成功殺入決賽組四強單循環賽事,最後三戰全勝對手(古巴、波蘭、日本)[2] 當中蘇聯男排曾在F組分組賽以局數2比3敗於1974年世錦賽和1976年奧運「兩連冠」的波蘭男排,決賽組四強單循環賽事就以局數3比0回擊對手。 這次奪標,蘇聯男排正式開啟「五連冠」皇朝,相反波蘭男排卻失去「三連冠」的黃金機會,自此波蘭在國際男排舞台很長時期下滑至二三線。
1978年在意大利舉行的世錦賽,蘇聯男排完全橫掃所有對手,由分組賽到決賽都輕鬆贏對手局數3比0或3比1,決賽更以局數3比0橫掃東道主意大利男排,奪得冠軍,實現「兩連冠」。
由於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西方國家、日本、南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部份伊斯蘭國家等聯合杯葛莫斯科奧運會,不過當時國際男子排球強隊多集中在東歐,所以莫斯科奧運會排球比賽水準仍然很高,結果蘇聯男排由分組賽到決賽全勝對手,決賽以局數3比1(比分:15–7,15–13,14–16,15–11)擊敗保加利亞男排,奪得金牌,實現「三連冠」。
1981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盃,蘇聯男排在單循環賽事中,除了以局數3比2艱苦拿下勁敵波蘭之外,都是以局數3比0完勝其他對手[3]「四連冠」。
1982年在阿根廷舉行的世錦賽,地理上距離蘇聯很遠,但如上屆一樣,強大的蘇聯男排完全橫掃所有對手,由分組賽到決賽都輕鬆贏對手局數3比0或3比1,決賽以局數3比0橫掃有地理優勢的巴西男排,奪得冠軍,成為首支實現三大賽「五連冠」的國家排球隊,比中國女排成為首支實現三大賽「五連冠」的女子國家排球隊的年份還要早四年。 不過這個冠軍至今仍是蘇聯/俄羅斯男排最近代的一個世錦賽冠軍。
1984年因為報復美國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而拒絕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結果美國男排奪冠;加上美國男排接連在之後的1985年世界盃、1986年世界男排錦標賽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直接擊敗蘇聯男排而奪冠(蘇聯男排則是三連亞),美國男排也達成「四連冠」,蘇聯男排在此時開始下滑。 值得一提,1980年代中後期的美蘇男排對抗剛好也是美蘇冷戰後期發生。
蘇聯解體前夕,蘇聯男排獲得過1991年世界盃。
1992年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男排曾以獨聯體名義參加巴塞隆納奧運會,但最終在八強淘汰賽敗於美國男排而無緣獎牌,不久俄羅斯繼承蘇聯加入國際排聯的席位。 俄羅斯男排當時雖然仍是世界排壇頂級強隊,蘇聯解體後初期,俄男排也曾奪得過1999年世界盃冠軍,在悉尼奧運會中,俄男排也殺入決賽,面對在分組賽手下敗將的南斯拉夫隊(現在的塞爾維亞),竟以直落0比3參敗於對方而無緣金牌。
但在90年代至千禧年代,國際男子排壇出現兩隊更強勢隊伍: 就是90年代的意大利男排(1990-98年世界男排錦標賽三連冠、1995年世界盃盟主)和2000年代的巴西男排(2002年世界男排錦標賽 - 2007年世界盃實現三大賽五連冠、2002-10年世界男排錦標賽三連冠、雅典奧運會金牌得主),俄男排面對這兩支強隊更多是束手無策,在這段期間俄男排也相對失色,分別長達八年和十二年未染指過世界冠軍(三大賽)。
其中,在1994世錦賽中,俄男排在淘汰賽八強階段被意大利以局數3比1擊敗; 在1998世錦賽中,俄男排在第二輪八強分組賽又被意大利以局數3比1擊敗,因為在第二輪分組賽積分只排第三,只進入第5-8名名次賽;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俄男排在淘汰賽四強階段再被意大利以局數3比0擊敗,最後也只獲銅牌。
另外,2002年世錦賽決賽和2007年世界盃單循環賽中,俄男排都敗於巴西而奪得亞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俄男排在B組分組賽獲得報仇機會: A組分組賽以局數3比1(比分:22-25,26-24,31-29,25-19)擊敗作為奧運衛冕冠軍的對手,唯在四強淘汰賽不敵最後冠軍美國而無緣決賽,最後只獲銅牌。
至於在歐洲賽事方面,俄男排更長達22年沒贏過歐錦賽。
踏入2010年代,俄男排短暫獲得中興:2011年,俄羅斯在男排世界盃單循環比賽中僅負巴西,總績分和勝場數均壓過波蘭,在世界盃掄元;2012年,俄羅斯在倫敦奧運會上,決賽打敗上屆亞軍巴西男排,奪得金牌,時隔32年再次在奧運會奪冠,也是蘇聯解體後俄男排首面奧運金牌[3];俄男排連續在2011-12年實現「兩連冠」。 這一代的俄男排在世界排球聯賽中也有好表現,繼2002年後,分別在2011年及2013年兩次奪標而回,這三次世界排球聯賽冠軍決賽均曾擊敗千禧男排霸主巴西而獲得的;另外也在2013年奪得歐錦賽冠軍,也是蘇聯解體後俄男排首次奪得該賽事冠軍。
2014年開始,俄男排表現開始回落,在2014年世界男排錦標賽,俄男排成功殺入六強賽,但不幸被編入死亡之組,同組遇上勁敵東道主波蘭和新世紀霸主巴西,他們剛好分別是2011年世界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亞軍,這次俄男排被他們復仇成功,兩敗意味無緣四強淘汰賽爭冠,失去實現「三連冠」的機會,而淘汰俄羅斯的波蘭和巴西也雙雙殺入決賽爭冠。
2015年的世界盃男排賽單循環比賽中,在強隊巴西缺席之下,俄男排仍接連敗於三代宿敵:波蘭、意大利、美國,只得第4名,宣告衛冕失敗。 接下來的歐錦賽,在八強敗於意大利,也宣告衛冕失敗。
另外自2013年奪得世界排球聯賽冠軍後,往後三年的2014-16年連續三屆世界聯賽也在無法打入前四名。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衛冕的俄男排在四強被主場巴西擊敗,後者最終贏得金牌,相反俄男排在季軍戰敗於美國,與獎牌擦身而過。到了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俄羅斯男排於四強賽擊敗衛冕冠軍巴西,成功晉級冠軍戰。然而卻以2-3的比分敗給首次於奧運排球比賽奪金的法國隊,最終俄羅斯男排以銀牌坐收。
年份 | 賽事 | 主辦國 | 冠軍代表 | 亞軍 | 季軍 |
---|---|---|---|---|---|
1949年 | 第1屆世界男排錦標賽 | 捷克斯洛伐克 | 蘇聯 (兩連冠) |
捷克斯洛伐克 | 保加利亞 |
1952年 | 第2屆世界男排錦標賽 | 蘇聯 | 捷克斯洛伐克 | 保加利亞 | |
1960年 | 第4屆世界男排錦標賽 | 巴西 | 蘇聯 (四連冠) |
捷克斯洛伐克 | 羅馬尼亞 |
1962年 | 第5屆世界男排錦標賽 | 蘇聯 | 捷克斯洛伐克 | 羅馬尼亞 | |
1964年 | 東京奧運會 | 日本 | 捷克斯洛伐克 | 日本 | |
1965年 | 第1屆世界盃 | 波蘭 | 波蘭 | 捷克斯洛伐克 | |
1968年 | 墨西哥城奧運會 | 墨西哥 | 蘇聯 | 日本 | 捷克斯洛伐克 |
1977年 | 第3屆世界盃 | 日本 | 蘇聯 (五連冠) |
日本 | 古巴 |
1978年 | 第9屆世界男排錦標賽 | 義大利 | 意大利 | 古巴 | |
1980年 | 莫斯科奧運會 | 蘇聯 | 保加利亞 | 羅馬尼亞 | |
1981年 | 第4屆世界盃 | 日本 | 古巴 | 巴西 | |
1982年 | 第10屆世界男排錦標賽 | 阿根廷 | 巴西 | 阿根廷 | |
1991年 | 第7屆世界盃 | 日本 | 蘇聯 | 古巴 | 美國 |
1999年 | 第9屆世界盃 | 日本 | 俄羅斯 | 古巴 | 意大利 |
2011年 | 第12屆世界盃 | 日本 | 俄羅斯 (兩連冠) |
波蘭 | 巴西 |
2012年 | 倫敦奧運會 | 英國 | 巴西 | 意大利 |
蘇聯男排是首支實現三大賽「五連冠」(紀錄:開始於1977年世界盃 - 1982年世界男排錦標賽,因蘇聯杯葛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而無緣冠軍,紀錄被中止。)的國家排球隊,比中國女排成為首支實現三大賽「五連冠」(紀錄:1981年世界盃 - 1986年世界女排錦標賽,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排四強敗於蘇聯女排,紀錄被中止。)的女子國家排球隊還要早4年。 古巴女排在1998年世界女排錦標賽奪標後,打破三大賽所有國家排球隊的(男女混合計)的連冠紀錄至「六連冠」,最終古巴女排創下史無前的三大賽「八連冠」(1991年世界盃 - 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2年世界女排錦標賽八強敗於美國女排,紀錄被中止。)。
不過男子紀錄方面,至今蘇聯男排和巴西男排仍共享最長「五連冠」紀錄,後者從2002年世界男排錦標賽 - 2007年世界盃連續五個三大賽都獲得冠軍,卻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排決賽不敵美國而紀錄被中止。
蘇聯男排五連冠由1977年世界盃到1982年世界男排錦標賽,在二傳手扎伊采夫和主攻手薩文(Aleksandr Savin)帶領下,共取得37勝1負佳績,唯一敗仗在F組第2輪分組賽對前任霸主波蘭男排(1974年世界男排錦標賽和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兩連冠」),僅負局分2-3。波蘭男排在這「兩連冠」是直接擊敗蘇聯男排而奪冠的,連同這次就是三大賽對蘇聯男排四連殺(1974年世錦賽,波蘭曾兩勝蘇聯),不過,蘇聯男排卻在最後四強循環賽決賽橫掃波蘭男排局分3-0,最終奪冠並開啟「五連冠」皇朝,而波蘭男排失利後,徹底淪為世界二三流長達近30年,直至2006年殺入世錦賽決賽,才回到世界一線行列。
隨後的1978年世界男排錦標賽、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1981年世界盃及1982年世界男排錦標賽,蘇聯男排力壓日本、古巴、波蘭、意大利、保加利亞、巴西等多支強隊,完成三大賽「五連冠」。
不過蘇聯男排的風光很快又受到挑戰,蘇聯因為報復美國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拒絕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結果失去爭逐「六連冠」的機會,而東道主的美國男排則奪冠而回,當時正值冷戰後期,雙方在體育上的競爭也非常激烈。
早在1982年世界男排錦標賽,蘇聯男排將當時羽翼未豐的美國男排打得無招架之力,但到了1984年,美國男排已成了世界頂尖強隊;1985年世界盃是美蘇兩強正面交鋒的首個大舞台,第二輪單循環賽事中,兩隊戰至局分2比2,雙方球員更激戰至幾乎虛脫,在決勝的第五局,蘇聯男排一度領先分數9比3的情況下,反輸12比15,美國男排最終七戰全勝奪冠;之後的1986年世界男排錦標賽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美國男排又接二連三在決賽擊敗蘇聯男排而實現「四連冠」,相反蘇聯男排收獲「三連亞」而士氣受挫,加上蘇聯解體,令其後繼者俄羅斯男排很長時期失去世界男排霸主地位。(蘇聯解體後20多年的俄羅斯男排至今只收獲3個世界冠軍,遠比蘇聯男排在冷戰時期40多年的13個少得多。)
主辦國: 日本
場次 | 日期 | 對手 | 局分 | 得分 |
---|---|---|---|---|
C組分組賽 (首2名直入第2輪分組賽) |
11月17日 | 南韓 | 勝3-0 | 15-9, 15-12, 15-11 |
11月19日 | 墨西哥 | 勝3-0 | 15-4, 15-7, 15-7 | |
F組第2輪分組賽 (首2名直入決賽組四強) |
11月22日 | 巴西 | 勝3-0 | 15-11, 15-9, 15-10 |
11月23日 | 保加利亞 | 勝3-1 | 9-15, 15-3, 15-11, 15-5 | |
11月24日 | 波蘭 | 負2-3 | 12-15, 5-15, 15-3, 15-7, 13-15 | |
決賽組四強 (單循環聯賽) |
11月27日 | 古巴 | 勝3-1 | 14-16, 15-7, 15-2, 15- 6 |
11月28日 | 波蘭 | 勝3-0 | 15-7, 15-9, 15-5 | |
11月29日 | 日本 | 勝3-0 | 15-6, 15-2, 15-10 | |
蘇聯在決賽組三戰全勝奪冠。 |
主辦國: 義大利
場次 | 日期 | 對手 | 局分 | 得分 |
---|---|---|---|---|
C組分組賽 (首2名直入G組第2輪分組賽) |
9月20日 | 法國 | 勝3-0 | 15-6, 15-6, 15-2 |
9月21日 | 巴西 | 勝3-1 | 11-15, 17-15, 15-8, 15-9 | |
9月22日 | 突尼西亞 | 勝3-0 | 15-1, 15-2, 15-7 | |
G組第2輪分組賽 (首2名直入四強, C組對手不碰頭) |
9月24日 | 東德 | 勝3-0 | 15-3, 15-7, 15-11 |
9月25日 | 保加利亞 | 勝3-1 | 15-7, 15-6, 7-15, 15-8 | |
9月26日 | 中國 | 勝3-1 | 15-8, 15-7, 9-15, 15-6 | |
9月27日 | 義大利 | 勝3-0 | 15-11, 15-6, 15-3 | |
四強 | 9月30日 | 南韓 | 勝3-0 | 15-7, 15-10, 15-9 |
決賽 | 10月1日 | 義大利 | 勝3-0 | 15-3, 15-4, 15-5 |
主辦國: 蘇聯
主辦國: 日本
主辦國: 阿根廷
場次 | 日期 | 對手 | 局分 | 得分 |
---|---|---|---|---|
B組分組賽 (首2名直入X組第2輪分組賽) |
10月2日 | 智利 | 勝3-0 | 15–0, 15–4, 15–8 |
10月3日 | 美國 | 勝3-0 | 15–5, 15–5, 15–2 | |
10月4日 | 保加利亞 | 勝3-0 | 15–7, 15–5, 15–3 | |
X組第2輪分組賽 (首2名直入四強, B組對手不碰頭) |
10月7日 | 古巴 | 勝3-0 | 15–12, 15–3, 15–6 |
10月8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勝3-1 | 10-15, 15-12, 15-6, 15-4 | |
10月10日 | 波蘭 | 勝3-1 | 15-9, 11-15, 15-9, 15-2 | |
10月11日 | 巴西 | 勝3-0 | 15-7, 15-7, 15-6 | |
四強 | 10月13日 | 阿根廷 | 勝3-0 | 15-7, 15-10, 15-9 |
決賽 | 10月15日 | 巴西 | 勝3-0 | 15-3, 15-4, 15-5 |
洲份 | 3大賽對手 | 勝 | 負 | 決賽勝 * | 得-失局 | 首局落後 | 第五局勝-負 |
---|---|---|---|---|---|---|---|
歐洲 | 義大利 | 4 | 0 | 1 | 12-0 | 0 | 0-0 |
保加利亞 | 4 | 0 | 1 | 12-3 | 1 | 0-0 | |
波蘭 | 3 | 1 | 0 | 11-6 | 2 | 1-1 | |
捷克斯洛伐克 | 2 | 0 | 0 | 6-2 | 1 | 0-0 | |
法國 | 1 | 0 | 0 | 3-0 | 0 | 0-0 | |
羅馬尼亞 | 1 | 0 | 0 | 3-0 | 0 | 0-0 | |
東德 | 1 | 0 | 0 | 3-0 | 0 | 0-0 | |
北美洲 | 古巴 | 4 | 0 | 0 | 12-1 | 1 | 0-0 |
美國 | 1 | 0 | 0 | 3-0 | 0 | 0-0 | |
墨西哥 | 1 | 0 | 0 | 3-0 | 0 | 0-0 | |
南美洲 | 巴西 | 5 | 0 | 1 | 15-1 | 1 | 0-0 |
阿根廷 | 1 | 0 | 0 | 3-0 | 0 | 0-0 | |
智利 | 1 | 0 | 0 | 3-0 | 0 | 0-0 | |
亞洲 | 中國 | 2 | 0 | 0 | 6-1 | 0 | 0-0 |
日本 | 2 | 0 | 0 | 6-0 | 0 | 0-0 | |
南韓 | 2 | 0 | 0 | 6-0 | 0 | 0-0 | |
非洲 | 突尼西亞 | 2 | 0 | 0 | 6-0 | 0 | 0-0 |
總數 | 37 | 1 | 3 | 113-14 | 6次 | 1-1 |
* - 只計算有決賽的世界男排錦標賽和奧運會。
2011年世界盃中,俄羅斯男排表現出眾,在11場單循環聯賽賽事取得其中10場勝仗,輸的一場正是新世紀霸主兼其剋星巴西男排,總分累積達29分; 但巴西在這次比賽發揮不佳,一共輸了3場球(分別是局分2比3敗於意大利和古巴,以及1比3敗於塞爾維亞),加上對中國和波蘭也只能險勝3比2,最後導致同勝場下積分少於波蘭男排(波蘭26分、巴西24分),跌落第3位; 俄羅斯最後一輪對波蘭只要取得2局(俄羅斯賽前27分9勝,波蘭則是25分8勝,局分3比0或3比1勝方得3分負方得0分、3比1則勝方得2分負方得1分)即使輸了比賽也確定穩奪冠軍,結果也險勝對手3比2奪標; 而本賽事的前三名:俄羅斯、波蘭、巴西,也取得翌年倫敦奧運會排球比賽的參賽資格。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俄羅斯男排和巴西、美國等勁旅同組,俄羅斯一如以往直落3局敗於剋星巴西,結果俄羅斯和巴西仍雙雙出線並過關斬將殺入決賽。 決賽頭2局,巴西男排的立體進攻令俄男排毫無招架之力,在得分基本落後下,俄羅斯以局分0比2(19-25, 20-25)落後,接應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Maxim Mikhaylov)被巴西男排後排進攻盯死; 身高2.18米的副攻手穆塞爾斯基擁有比賽中球員的第一高度,但面對巴西的強力攔網也沒有太大優勢; 第3局穆塞爾斯基改打接應而米哈伊洛夫改打主攻,副攻線由沃爾科夫(Aleksandr Volkov)和阿帕里科夫搭檔,俄羅斯曾一度落後分數19-22,關鍵時刻靠謝爾蓋·泰特尤金(Tetyukhin)的強攻、發球以及穆塞爾斯基的反擊連得三分追至22平分,巴西隊曾有2個金牌點(領先24-23和26比25),但巴西仍要輸27-29,俄羅斯扳回一局; 第3局俄羅斯憑借穆塞爾斯基和米哈伊洛夫的強攻連續得分,巴西得分一直落後,最終俄羅斯追平局分2比2; 巴西隊員士氣受挫,結果第5局巴西完全落後之下輸9-15,俄男排成功驚天逆轉奪金。
主辦國: 日本
場次 | 日期 | 對手 | 局分 | 得分 |
---|---|---|---|---|
單循環聯賽 | 11月20日 | 義大利 | 勝3-1 | 22-25, 25-22, 25-22, 25-21 |
11月21日 | 中國 | 勝3-0 | 25-18, 25-20, 25-18 | |
11月22日 | 美國 | 勝3-0 | 25-18, 25-18, 26-24 | |
11月24日 | 巴西 | 負0-3 | 16-25, 19-25, 22-25 | |
11月25日 | 埃及 | 勝3-1 | 25-18, 25-17, 23-25, 25-9 | |
11月27日 | 塞爾維亞 | 勝3-0 | 25-16, 25-16, 25-15 | |
11月28日 | 阿根廷 | 勝3-0 | 25-23, 25-22, 25-19 | |
11月29日 | 古巴 | 勝3-1 | 25-23, 25-27, 25-18, 25-12 | |
12月2日 | 日本 | 勝3-0 | 25-23, 25-16, 25-23 | |
12月3日 | 伊朗 | 勝3-0 | 31-29, 25-21, 25-18 | |
12月4日 | 波蘭 | 勝3-2 | 25-23, 23-25, 25-22, 17-25, 17-15 | |
俄羅斯在單循環賽11戰10勝1負奪冠,波蘭和巴西均11戰8勝3負位列二三位。 |
主辦國: 英國
場次 | 日期 | 對手 | 局分 | 得分 |
---|---|---|---|---|
男子排球B組分組賽 (首4名直入八強) |
7月29日 | 德國 | 勝3-0 | 31-29, 25-18, 25-17 |
7月31日 | 巴西 | 負0-3 | 21-25, 23-25, 21-25 | |
8月2日 | 突尼西亞 | 勝3-0 | 25-21, 25-15, 25-23 | |
8月4日 | 美國 | 勝3-2 | 27-29, 19-25, 26-24, 25-16, 15-8 | |
8月4日 | 塞爾維亞 | 勝3-0 | 25-15, 25-20, 25-17 | |
八強 | 8月8日 | 波蘭 | 勝3-0 | 25-17, 25-23, 25-21 |
四強 | 8月10日 | 保加利亞 | 勝3-1 | 25-21, 25-15, 23-25, 25-23 |
決賽 | 8月12日 | 巴西 | 勝3-2 | 19-25, 20-25, 29-27, 25-22 ,15-9 |
洲份 | 3大賽對手 | 勝 | 負 | 決賽勝 * | 得-失局 | 首局落後 | 第五局勝-負 |
---|---|---|---|---|---|---|---|
歐洲 | 塞爾維亞 | 2 | 0 | 0 | 6-0 | 0 | 0-0 |
波蘭 | 2 | 0 | 0 | 6-2 | 0 | 1-0 | |
保加利亞 | 1 | 0 | 0 | 3-1 | 0 | 0-0 | |
義大利 | 1 | 0 | 0 | 3-1 | 1 | 0-0 | |
德國 | 1 | 0 | 0 | 3-0 | 0 | 0-0 | |
北美洲 | 美國 | 2 | 0 | 0 | 6-2 | 1 | 1-0 |
古巴 | 1 | 0 | 0 | 3-1 | 0 | 0-0 | |
南美洲 | 巴西 | 1 | 2 | 1 | 3-8 | 3 | 1-0 |
阿根廷 | 1 | 0 | 0 | 3-0 | 0 | 0-0 | |
亞洲 | 中國 | 1 | 0 | 0 | 3-0 | 0 | 0-0 |
伊朗 | 1 | 0 | 0 | 3-0 | 0 | 0-0 | |
日本 | 1 | 0 | 0 | 3-0 | 0 | 0-0 | |
非洲 | 埃及 | 1 | 0 | 0 | 3-0 | 0 | 0-0 |
突尼西亞 | 1 | 0 | 0 | 3-0 | 0 | 0-0 | |
總數 | 17 | 2 | 1 | 51-15 | 5次 | 3-0 |
* - 只計算有決賽的世界男排錦標賽和奧運會。
總教練: Tuomas Sammelvuo(2019–2022)
No. | 姓名 | 生日 | 身高 | 體重 | 扣球高度 | 攔網高度 | 目前效力之俱樂部 |
---|---|---|---|---|---|---|---|
1 | Yaroslav Podlesnykh | 1994年9月3日 | 1.98米(6英尺6英寸) | 89公斤(196磅) | 341 cm(134英寸) | 330 cm(130英寸) | VC Dinamo Moscow |
4 | Artem Volvich | 1990年6月22日 | 2.08米(6英尺10英寸) | 96公斤(212磅) | 350 cm(140英寸) | 330 cm(130英寸) | VC Belogorie |
7 | Dmitry Volkov | 1995年5月25日 | 2.01米(6英尺7英寸) | 88公斤(194磅) | 340 cm(130英寸) | 330 cm(130英寸) | Fakel Novy Urengoy |
9 | Ivan Iakovlev | 1995年4月17日 | 2.07米(6英尺9英寸) | 89公斤(196磅) | 360 cm(140英寸) | 350 cm(140英寸) | 澤尼特聖彼得堡排球俱樂部 |
10 | Denis Bogdan | 1996年10月13日 | 2.00米(6英尺7英寸) | 92公斤(203磅) | 350 cm(140英寸) | 340 cm(130英寸) | Fakel Novy Urengoy |
11 | Pavel Pankov | 1995年8月14日 | 1.98米(6英尺6英寸) | 90公斤(200磅) | 345 cm(136英寸) | 330 cm(130英寸) | VC Dinamo Moscow |
15 | Viktor Poletaev | 1995年7月27日 | 1.96米(6英尺5英寸) | 85公斤(187磅) | 360 cm(140英寸) | 340 cm(130英寸) | 澤尼特聖彼得堡排球俱樂部 |
17 | 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 | 1988年3月19日 | 2.02米(6英尺8英寸) | 103公斤(227磅) | 345 cm(136英寸) | 330 cm(130英寸) | 澤尼特喀山 |
18 | Egor Kliuka | 1995年6月15日 | 2.09米(6英尺10英寸) | 93公斤(205磅) | 360 cm(140英寸) | 350 cm(140英寸) | 澤尼特聖彼得堡排球俱樂部 |
20 | Ilyas Kurkaev | 1994年1月18日 | 2.07米(6英尺9英寸) | 95公斤(209磅) | 355 cm(140英寸) | 335 cm(132英寸) | VC Lokomotiv Novosibirsk |
24 | Igor Kobzar | 1991年4月13日 | 1.98米(6英尺6英寸) | 86公斤(190磅) | 337 cm(133英寸) | 315 cm(124英寸) | VC Kuzbass Kemerovo |
27 | 瓦倫丁·格魯貝夫 | 1992年5月3日 | 1.90米(6英尺3英寸) | 70公斤(150磅) | 310 cm(120英寸) | 305 cm(120英寸) | VC Belogorie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