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尊,西周早期青銅酒器,是一位名叫「何」的宗室貴族祭祀所用的尊,作於周成王五年,是西周已知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青銅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賈村,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何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內底有銘文122字,為研究西周初年的歷史提供了史料。何尊是「中國」一詞已知的最早出處。從何尊的銘文得知,最初的「中國」是指「洛陽」,因為銘文中「宅於成周」和「宅茲中國」所表達的是一個意思,「成周」指的就是「洛陽」,所以「中國」也指的是「洛陽」。[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9月27日) |
武王克商後,商代貴族殘餘以及東夷、南夷對新建立的周王朝仍構成巨大的威脅。針對這個問題,武王選擇當時「天下的中心」(即銘文中所謂「中國」)營造新邑作為鎮撫東方和南方的戰略基地。這在西周初年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何尊的鑄造時間是西周成王第五年。
何尊的出土地點在寶雞市東北郊的賈村,這里常有西周文物出土。賈村鎮西街的一戶陳姓人家,常年在屋後三米高的斷崖崖根取土,斷崖上面未取土處逐漸突出。1963年的一天,陳家老二為防止上方土塊掉落傷人,用钁頭挖鏟時意外發現了一件古銅器。陳家人不知其價值,在清理乾淨泥土之後,用於裝盛糧食。1965年8月,因經濟拮据,陳家將銅器賣給寶雞市的一家廢品收購站。同年9月,寶雞市博物館的職工在廢品收購站將其發現並搶救運回博物館。[2]最初稱為「饕餮紋青銅尊」。1975年在北京展出時,故宮博物院的唐蘭(一說馬承源)發現內膽底部有銘文122字,成為國寶級文物。
何尊圓口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通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底部長20.2厘米,寬19.8厘米,總重14.6公斤。體側裝飾有四道鏤空棱脊,以細雷紋為地,高浮雕,口沿下飾蕉葉紋,頸飾蠶紋圖案,圈足處也飾有獸面紋。整體造型雄奇,工藝精美。[3]
何尊內底鑄銘文12行、122字,因底部破孔,殘損3字,現存119字。[3]銘文記述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之事,可與《書經·召誥》、《逸周書·度邑》等古文獻相互印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
原文: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逑文王,肆文王受茲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嗚呼!爾有唯小子亡識,視於公氏,有庸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臨我不敏。王咸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公寶尊彝。惟王五祀。[4]
銘文記載了西周成王營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附近),在京室對宗小子的一次誥命。銘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洛邑,對武王行祼祭之禮。丙戌日,成王在京宮大室對同族何進行訓誥說:「昔在爾考公氏,克逑文王,肆文王受茲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今譯:「你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後文王受天命,武王克商後告祭於天,說:『余入住天下中心,治理民眾。』」)成王將貝幣30朋賞賜給何,何因此作尊以紀念。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