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莎龍屬名Berthasaura,意為「伯莎的蜥蜴」)是種西北阿根廷龍科獸腳類恐龍,化石發現於巴西巴拉那盆地晚白堊世果約爾雷層英語Goio-Erê Formation模式種兼唯一種利奧波汀伯莎龍Berthasaura leopoldinae)於2021年11月發表。[1]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伯莎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85 Ma
Thumb
伯莎龍的骨架復原與化石部位示意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西北阿根廷龍科 Noasauridae
屬: 伯莎龍屬 Berthasaura
de Souza et al., 2021
模式種
利奧波汀伯莎龍
Berthasaura leopoldinae

Baiano, Coria, & Cau, 2021
Close

發現及命名

2011年至2015年期間,古生物學家在西克魯賽羅附近的翼龍墓地(Cemitério dos Pterossauros site)發現了翼龍類凱瓦翼龍奪魂翼龍的化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型獸腳類遺骸。2019年命名了其中一具為西向龍屬,但似乎還潛在著另一物種。[1]

2021年,喬瓦內·阿爾韋斯·德·索札(Geovane Alves de Souza)、瑪麗娜·本托·索亞雷斯(Marina Bento Soares)、路易斯·卡洛斯·維恩舒茨(Luiz Carlos Weinschütz)、埃文頓·韋爾納(Everton Wilner)、里卡多·塔多·洛佩斯(Ricardo Tadeu Lopes)、奧爾加·瑪利亞·奧利韋拉·德·阿勞霍(Olga Maria Oliveira de Araújo)、亞力山德·凱爾納英語Alexander Kellner(Alexander Kellner)發表了模式種利奧波汀伯莎龍Berthasaura leopoldinae)。屬名以科學家兼女權運動伯莎·瑪麗亞·朱莉亞·魯茲英語Bertha Lutz(Bertha Maria Júlia Lutz)為名,加上古希臘語蜥蜴的陰性形式saura組成;種名紀念巴西第一位皇后奧地利的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因為發表的時間接近2022年巴西獨立滿兩百週年。[1]

描述

Thumb
復原圖

正模標本MN 7821-V是一具近乎完整的骨骼,同時也成為巴西已知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含有較其它西北阿根廷龍科更為完整的中軸骨系列。其最特別的特徵在於擁有無齒的短嘴喙,代表牠至少是種植食性雜食性動物,在角鼻龍類中僅知成年泥潭龍也有類似習性。標本尚未發育成熟,表明其一生皆是植食動物,這一點不同於泥潭龍。身長可能不超過1公尺(3.3英尺)。[1]

分類

伯莎龍被歸入角鼻龍類西北阿根廷龍科的最基礎位置,與泥潭龍關係較遠。[1]

角鼻龍類 Ceratosauria

柏柏爾龍 Berberosaurus

角鼻龍科 Ceratosauridae

銳頜龍 Genyodectes

角鼻龍 Ceratosaurus

阿貝力龍科 Abelisauridae

西北阿根廷龍科 Noasauridae

伯莎龍 Berthasaura

三角洲奔龍 Deltadromeus

似非洲龍 Afromimus

惡龍 Masiakasaurus

西北阿根廷龍 Noasaurus

速龍 Velocisaurus

西向龍 Vespersaurus

MNN tig6(cf.棘椎龍

輕龍 Elaphrosaurus

CCG 20011

泥潭龍 Limusaurus

古生態學

伯莎龍所生存的果約雷爾組曾是片古代沙漠,與之共存的物種包括翼龍目的凱瓦神翼龍奪魂翼龍及蜥蜴類的古飛蜥英語Gueragama[2][3][4]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