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方案(英語:One-state solution),或是類似的雙重國家方案(英語:binational solution),是對於以巴衝突的政治解決方案之一。這個方案的支持者,主張將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統一成為單一國家,也就是以色列。在以色列之下,這三大區域的居民,不分族群,無論是猶太人,或是阿拉伯人,都擁有相同而平等的公民權與各項權利。

這個方案在學術界被討論很久,但是基於政治現實,族群宗教地位以及民族主義情緒,目前一國方案得到的政治支持,並不如兩國方案那麼多。

歷史

19世紀-1920:起源

以巴衝突是從19世紀80年代後的以巴衝突開始並持續至今的。 自公元135年被羅馬帝國驅逐出猶太地以來,許許多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便有數波小型的回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第一次大規模的回歸浪潮則始於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猶太人為了逃避迫害,開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猶太國之地。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1917年,猶太人在約旦河以西今以阿地區擁有土地為0%,直到1947年,猶太人購買了6%的土地,94%仍在阿拉伯人手中。

1896年,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回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回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Jewish national home),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

1920 - 1948: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

一戰中,1915年,在丘吉爾的主導下,英法軍隊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動了加里波利之戰,遭遇慘敗。隨後英國軍官,阿拉伯的勞倫斯,組織當地以貝都因人部落為主的軍事力量與奧斯曼帝國作戰,有效削弱了奧斯曼帝國的勢力。1918年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完全退出此地區並於1923年瓦解,而阿拉伯部落之間紛爭不斷,最後默認由英國占領。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地區,包含今約旦、以巴地區。1922年英國將託管地劃分為兩部分:約旦河東部(現約旦)由哈希姆家族實際管理,約旦河西部由英國控制,此時這些地區猶太人占總人口的11%,與阿拉伯人和平混居。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歸浪潮,1931年,猶太人占當地總人口的17%。接著在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猶太復國主義興起並極端化,對阿拉伯人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恐怖攻擊,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數場暴動發生。1940年,猶太人已占當地居民總數的30%。隨着猶太居民比重從1922年的11%增漲至1940年的30%,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布了一份白皮書,規定1939年後的5年內猶太人可再移民75,000人,此後不再接受猶太移民。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了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後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回歸。1944至1948年之間,約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1]。占當地總人口約1/3。

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自從19世紀末以來開始快速增長,受到二戰中的猶太人大屠殺影響,猶太人復國的理念也越來越極端化。1947年,鑑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衝突不斷升級,和平努力受到挫敗,英國政府決定從巴勒斯坦託管地脫身[2]聯合國成立了「巴勒斯坦專門委員會」,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包括英國),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再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分治方案在已開發領土上大致採取照顧傳統聚居點、按人口比例均分的原則,結果劃出多塊相互交錯的領土;考慮到未來大量猶太難民的遷入,將南部人煙稀少的沙漠地區內蓋夫劃入猶太國,故猶太人以1/3的人口獲得了55%的領土。聯大決議使當時實際只控制了巴勒斯坦6%的土地和只占巴勒斯坦人口1/3的猶太人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區56%的土地(約1.52萬平方公里),而已經控制了巴勒斯坦94%的土地和占巴勒斯坦人口2/3的阿拉伯人僅得到43%的土地(約1.15萬平方公里),至今這個領土劃分方案也未被以巴雙方承認。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的當日,大衛·本-古理安接受了分治方案,但阿拉伯國家聯盟認為聯合國無權插手當地事務不予接受,而占領/托管國英國則對決議表決棄權。阿盟委員會高層下令對以色列的猶太平民展開為期三天的暴力襲擊,攻擊建築、商店、以及住宅區,緊接著猶太人組織的地下民兵部隊展開還擊,這些戰鬥很快便蔓延為大規模的衝突,繼而引發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3]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但以色列在宣言中並未遵循聯大181決議的領土劃分。

以色列在1949年5月11日加入聯合國,成為成員國,保障其在國際上獲得廣泛承認的國家地位。

1948 - 1993

在以色列建國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開始了以色列獨立戰爭。北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都在接近邊界的地方被阻擋下來,來自東方的約旦軍隊則攻下耶路撒冷的東部,並且對城市的西部展開攻擊。不過,猶太人的民兵部隊成功的阻擋了約旦軍隊,而地下的國民軍組織部隊伊爾貢也阻止了來自南方的埃及軍隊。從6月開始,聯合國宣佈了一個月的停火令,在這段期間裡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在數個月的戰鬥後,雙方在1949年達成一則停火協議並劃清暫時的邊界,這條邊界線被稱為「綠線」(Green Line)。以色列在約旦河的西方獲得了額外的23.5%的管轄領域[4],約旦則佔有以色列南部一塊山地區域和撒馬利亞,後來那裡被稱為西岸地區。埃及在沿海地區佔有一小塊的土地,後來被稱為加薩走廊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在戰爭中逃離新成立的猶太人國家,阿拉伯人將此次流亡稱為「大災難」(النكبة‎, Nakbah),估計有400,000至900,000名阿拉伯人流亡,後來稱為巴勒斯坦難民,聯合國估計有711,000人[5]。戰爭結束後,以色列不許這些巴勒斯坦難民重返家園。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未解決的衝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一直持續至今。隨著1948年的戰爭,西岸地區和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口開始遷入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移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兩倍。在接下來幾年裡將近850,000名瑟法底猶太人從阿拉伯國家逃離或遭驅逐,其中約有600,000人遷移至以色列。該地區猶太人口在以色列建國一年多後翻倍,由此開始超過阿拉伯人口。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1956年再次緊繃。埃及在1956年國有化蘇伊士運河,引發以色列、英國和法國對此相當不滿。以色列秘密地與英法兩國結盟,對埃及宣戰。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英法以三國的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指責。作為三國盟友的美國也不滿這次秘密行動,他們將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義的再次體現。英法以三個國家遭到聯合國的譴責,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撤軍。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1967年5月再次緊繃。敘利亞、約旦、和埃及透露了開戰的可能[6],埃及驅逐了在加薩走廊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並且封鎖了以色列戰略要地的堤藍海峽,接著又在以色列邊界部署大量的戰車和戰機。以色列於是以埃及挑釁為由在6月5日對埃及展開攻勢,違反了之前立定的條約。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且在空軍戰場上獲得完全的勝利。以色列一口氣奪下了整個西岸地區、加薩走廊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49年劃定的綠線則變成以色列管轄國內領土和佔領區域的行政分界線。後來在1978年簽訂大衛營和約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1973年再次緊繃。1973年10月6日,正值猶太教的贖罪節那天,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起突襲攻勢,分別攻擊六年前六日戰爭中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美蘇分別支持以阿雙方,儘管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初期成功打擊準備不足的以色列軍隊,隨着美國向以色列提供衛星偵察結果,主導制定戰略,並緊急調遣美國空軍F-4鬼怪式多用途戰機,在塗改軍徽後,由美國飛行員從美國本土起飛,經多次加油飛至以色列,作為以色列空軍直接參戰,埃及和敘利亞最終仍被以色列擊退。戰後的幾年局勢變的較為平靜,以色列和埃及終於得以達成和平協議。為了報復美國支援以色列,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OAPEC)、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裡的阿拉伯國家,由沙烏地阿拉伯領導,在10月17日決定每個月減低石油產量5%,並威脅徹底禁運。然而尼克森還是在10月18日向美國國會請求提供了以色列$22億元的軍火。利比亞立即宣布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由此又導致第一次石油危機,直至1978年,在美國斡旋下簽訂《戴維營和約》,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埃及,「石油危機」得以緩解。

在1982年,以色列在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槍手槍撃重傷後,出動陸海空軍100,000多名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幾天時間就占領了黎巴嫩的南半部,並捲入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進行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的開戰理由為保護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區,當時殖民區經常受到來自黎巴嫩的恐怖攻擊。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礙區後,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前進,甚至攻下了首都貝魯特。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轉移基地至突尼斯。以色列最後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軍隊,邊界的緩衝地帶則一直被維持著,直到2000年以色列進行單方面的撤軍。

除以上大規模軍事戰爭外,以阿間還爆發了多次非戰爭流血衝突。 1968年至1972年這段期間被稱為消耗戰爭,以色列和敘利亞、埃及間的邊界頻繁爆發許多小規模的衝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開始對以色列和各國的猶太人展開恐怖攻擊,在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爆發了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的武裝民兵挾持以色列的代表團運動員作為人質,最後所有人質皆遭殺害。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報復性的「天譴行動」,由一群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的特工在世界各地暗殺那些籌劃慕尼黑慘案的幕後兇手。

在1987年爆發的巴勒斯坦大起義引燃了佔領區域的一連串暴動。加沙的阿拉伯人怒火中燒,走上街頭,採用遊行、罷工、抵制美以貨物等和平方式,不與占領當局合作,展開與以色列當局持續數年的對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當時設在突尼斯,「哈馬斯」組織被猜度為幕後指揮者。在那次起義中,阿拉伯人創造出以落後「冷兵器」向以色列示威的鬥爭方式,即以青少年在街頭投擲石塊、自製燃燒瓶與現代武裝的軍警對抗;這次起義到1993年「奧斯陸協議」簽署之後才告一結束。

在1979年3月,貝京和沙達特在美國首都華府達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隨著條約的簽訂,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並且撤離了自從1970年代開始在那裡建立的移民區。以色列也同意依據1949年劃定的綠線讓巴勒斯坦獲得自治權,而仍非1947年聯大181決議劃定的界限。

1993-2000:奧斯陸和平進程

Thumb
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國白宮草坪會面,中為美國總統柯林頓,柯林頓在總統任內積極推動以巴和談。

在1992年的選舉之後,伊扎克·拉賓成為了總理,相隔十五年後再度主政。在選舉中,工黨曾經承諾將會大力改善以色列的國內治安和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的工黨政府拋棄了1991年的馬德里協議框架,改與巴解直接簽訂奧斯陸協議

最初以色列大眾廣泛支持奧斯陸協議,然而在協議簽訂之後以色列仍然持續遭到哈馬斯武裝團體的頻繁攻擊,協議受到的支持也開始大量減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賓遭到一名極端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刺殺。

由於拉賓的遇刺,大眾對於奧斯陸協議的觀感也稍有好轉,大為提升了接任人希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不過,新的一波自殺炸彈攻勢加上阿拉法特讚美炸彈客的聲明,使得公眾輿論再次扭轉,並且在1996年5月的首次總理直接選舉,佩雷斯敗給了右翼聯合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雖然內塔尼亞胡被視為是奧斯陸協議的堅定反對者,他仍然決定從希伯倫撤軍,並且簽下了懷伊備忘錄(Wye River Memorandum),給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更大的自治權力。在內塔尼亞胡任內巴勒斯坦團體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活動大為減少,然而他的聯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選舉中工黨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數差距擊敗內塔尼亞胡而繼任總理。

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曾在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斡旋下於2000年在大衛營進行協商,然而協商最後失敗,阿拉法特提出的條件是一個由73%西岸地區和100%加薩走廊組成的巴勒斯坦國家,並且在10至25年時間內將西岸地區的巴勒斯坦領域擴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區則是94%),但巴拉克認為方案否定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地位,而阿拉法特堅持以耶路撒冷作為巴勒斯坦國家的首都,拒絕這個提議。

2000 - 現在

Thumb
經批准的約旦河西岸隔離牆路線,2005年5月

在談判破裂後,巴勒斯坦開始了第二次的暴動,被稱為阿克薩群眾起義,暴動開始的時間就發生在以色列反對派領袖艾里爾·夏隆訪問耶路撒冷聖殿山之後不久。協商的失敗以及新暴動的爆發使得許多以色列人對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並且也使和平協議的支持度大減。

在一場總理的特別選舉後,艾里爾·夏隆在2001年2月成為了新的總理,右翼聯合黨在不到兩年後重新主政,稍後又在2003年的選舉中當選了連任。夏隆開始從加薩走廊進行單邊的撤軍,這次撤軍在2005年8月至9月間實行完成。

以色列開始在西岸地區建立了圍牆,目的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免遭武裝巴勒斯坦團體的攻擊。為了建立長達681公里的圍牆,接近圍牆的緩衝地區也連帶的減少了9.5%的西岸地區面積,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經濟狀況遭遇困難[7]。圍牆的建立遭致了國際間的許多批評,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極左派的批評,不過,圍牆的確有效的減少了對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擊事件[8]

2006年6月25日凌晨,8名巴武裝人員通過地下通道潛入位於加沙地帶南部附近的以軍哨所,向坦克和碉堡發射火箭彈,並炸毀一輛裝甲車。以軍發言人證實,2名士兵被炸身亡,4名士兵受傷。遭綁架的以軍士兵是19歲的吉拉德·沙利特。當晚,以色列內閣舉行特別會議,決定同意國防軍着手營救這名士兵。[1][失效連結]。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夏雨行動,大量轟炸哈瑪斯目標以及其他橋樑、道路、以及發電站。以色列也派軍佔領此地區。

2008年12月19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簽署的停火協議到期,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發射大約百枚火箭彈和迫擊彈,以色列藉此發動反擊,從12月27日開始對加薩走廊實行空中軍事攻擊。2009年1月3日,以軍開始發動地面進攻。

2014年7月8日,以色列國防部隊發動了名為「保護邊緣行動」的針對哈馬斯的軍事入侵,釀成巴勒斯坦平民死傷慘重。[9]

2014年8月27日,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2014年以巴衝突結束。[10]

2015年10月11日,以色列國防軍加薩走廊邊界和參與示威遊行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爆發一連串衝突,造成6人死亡和50多人受傷。

2018年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耶路撒冷大使館開幕,正值以色列的獨立日,亦是巴勒斯坦「災難節」的前一日。加沙地帶爆發新一輪示威反對美國和以色列,批評兩國認定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侵佔巴勒斯坦的主權。其後以色列警方開槍鎮壓示威,超過50人死亡、至少2,000人受傷。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稱之為「大屠殺」,外界相信此次示威為近年以巴衝突中最血腥的一日。多國批評以色列的行動,其中土耳其更加驅逐外交官,以色列則以對方不尊重外交禮儀為由,驅逐土耳其外交官[11]。而美國則支持以色列,指責哈馬斯挑起衝突。[12]

2019年5月3日-6日,自加沙地帶兩名以色列士兵在加沙-以色列邊境的每周抗議活動中受到狙擊手射擊,加沙 - 以色列衝突於2019年5月3日開始升級,作為回應,以色列空軍進行了空襲,造成四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死亡。 此後,加沙向以色列發射了數百枚火箭彈,而以色列空軍襲擊了加沙地帶內的許多目標。 此外,以色列增加了在加沙 - 以色列邊界附近的部隊人員。在埃及的調解下停火協議於5月6日生效。

2020年5月,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宣布與美國和以色列的所有協議無效[13]。不過在當年11月17日,巴方決定與以色列恢復雙邊安保和民事合作[14]

2021年5月7日,由於以色列最高法院準備審理驅逐東耶路撒冷謝赫傑拉區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出住處一案,加之以色列警方以防疫為理由,限制巴勒斯坦民衆齋月期間前往聖殿山祈禱,引爆大規模衝突,以色列武裝力量衝入阿克薩清真寺導致衝突升級。11日哈馬斯向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維夫發射火箭彈,以色列隨即在加沙轟炸展開還擊。[15][16][17]

2023年10月7日清晨,哈馬斯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向以色列發射3000餘枚火箭彈,同時約2,500名武裝分子突破隔離牆突襲加沙周邊的以色列地區,並在鄰近的猶太集體農莊屠殺平民,並襲擊以色列國防軍的軍事基地。作為回擊,2023年10月27日晚,以色列國防軍對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地面攻勢

概論

一國方案與雙重國家方案,在許多地方都被當成同義詞來使用,但實際上這兩種方案有一點不同。一國方案主張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合併,形成單一主權國家;但是雙重國家方案,希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對內各自擁有自治權,形成兩個自治政府,但對外統一在聯邦制民族國家之下,形成類似於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聖基茨和尼維斯聯邦這樣的國家。

雖然很多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支持一國方案,但是因為認為巴勒斯坦的人口較多,未來可能藉由公民投票將推動以色列更名為巴勒斯坦國,而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及哈瑪斯激怒盟友的能力很強、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反而會被這樣的政治力量拖累,所以很多猶太人反對此方案。

許多支持一國方案的以色列右翼份子,支持僅併吞約旦河西岸,這樣會讓以色列增加約140萬的阿拉伯裔公民,這不會影響猶太人的優勢地位,可以保持以色列的猶太國家價值觀及阿拉伯裔的權益。但不要併吞加薩走廊,因為認為當地的阿拉伯人對以色列抱持強大敵意。

不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也會支持一國方案,許多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者是希望建立一個包容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的國家,他們否定以色列國,但肯定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居留的權利;有些巴勒斯坦人則是因為對於兩國方案談判缺乏進展的失望。[來源請求]

2009年10月26日,穆安瑪爾·格達費在接受英國電視台採訪時稱,阿拉伯國家甚至巴勒斯坦也應當被允許發展核武器[18]2010年4月27日,卡扎菲稱不會承認以色列,要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應該成立包括猶太族和阿拉伯族在內的以色拉坦[19]

唐納·川普在2017年2月解釋說:「我在考慮兩國方案和一國方案,我喜歡雙方都喜歡的一國方案。」[20]在折中方案中建立一個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享有平等權利的單一國家。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