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關係
如布央語一樣,仡佬語有許多很可能是南島語系來源的詞。[3]:107–131(參見澳泰語系) 如李錦芳和周國炎注意到的,[4]仡佬語和黎語支、臨高語共享的詞彙最多,這支持與原始黎語使用者遷到海南島前的接觸。
使用人口
張濟民估計1990年代初有超過1萬名仡佬語使用者,李錦芳則認為這個數字在1999年是3000人。[5]艾傑瑞在2008年估計有7900使用者。[6]這個數字正快速減少,伴隨着仡佬族和相鄰的漢族、布依族和苗族的通婚。許多仡佬語使用者也可以說布依語、壯語或苗語,所有人幾乎都能說自己老家的漢語口音。在仡佬語家族中,大多數中年仡佬人的仡佬語已經很不流利,而年輕人甚至聽不懂簡單的詞彙和短語。
仡佬語有一種與其他口音差異很大的方言,被稱作水城仡佬語或打鐵仡佬語(自稱:pu55 qau24),分布在貴州水城縣猴場鄉洞口村、米籮鄉打鐵寨(Li & Yang 2016: 71)。[7]:70-81打鐵寨仡佬族認為他們在4代人前從洞口村遷來。Li & Yang (2016)報告水城仡佬語使用者只剩3名。 木佬語有2.8萬人使用,分布在麻江縣、凱里市、黃平縣、都勻縣、甕安縣、福泉縣和貴州東南部其他縣。麻江縣宣威區木佬人自稱為「Mu」,龍里寨木佬人自稱是qa24 ɣo53。注意木佬語是仡佬語方言,而不是廣西的仫佬語。羅世慶(1997)將木佬語兩種方言記為麻江縣qa24 o53(qa24 ɣo53)和凱里市lei35 wo33。[8]一種方言通過麻江縣宣威區巴茅寨和馬碲寨(羅世慶 1997:105, 115)和凱里市爐山鎮白臘寨(羅世慶 1997:189)的方言點反映;後者還分布在大風洞、平良和重安江。來自麻江縣和凱里市的木佬語數據也在Guizhou (1985)中。[9]
貴州思南縣已滅絕的土蠻語(土蠻語)是仡佬語一種方言。 在清鎮市,阿歐語分布在下列村(清鎮市民族宗教事務局2004)。[10]:25-30*落夯村
- 王莊布依族苗族鄉螞蟥村
- 衛城鎮銀橋村
- 暗流鄉陽山村
周國炎 (2004)報告仡佬語使用者人數少於6千,只有仡佬族人數的1.2%。
下表基於周國炎 (2004:150–151),展示了1990年代每個縣級市仡佬語的使用人數。除特殊註明者外所有縣都在貴州。
仡佬族人數 | 仡佬族人數 | 仡佬語使用者人數 | 仡佬語位置 |
---|---|---|---|
仁懷市 | 4,347 | 僅剩極少數老人 | 茅壩 (包括啞塘)、長崗、雲安、中樞、魯班、五馬 |
遵義市 | 2,922 | 平正鄉少數 | 主要在平正鄉、泮水鄉 |
金沙縣 | 1,584 | 紅梓鄉少數老人 | |
大方縣 | 4,000+ | 普底鄉50+使用者 | |
遷西縣 | 7,000+ | 沙井鄉50+使用者 | 在化石和羊耳也有分布 |
織金縣 | 6,250 | 僅剩少數老年人 | |
普定縣 | 3,770[11] | 300 | 貓洞、馬場、猛舟等鎮10+個村 |
安順市 | 2,559 | 300 | 大仡佬、黑寨、灣子寨、河橋、阿棉寨等村 |
平壩縣 | 2,311 | 500 | |
清鎮市 | 3,679 | 僅剩少數老年人 |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6,405 | 500 | 10+個鎮的20+個村:哈給方言使用者分布在新鋪鄉麻垇村、火石田、龍潭、沙心等村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1,555 | 300 | 丁旗、六馬等鎮 |
晴隆縣 | 501 | 300 | |
貞豐縣 | 1,024 | 300 | |
水城縣 | 1,862 | 僅剩少數老年人 | 營盤、猴場、米籮、蟠龍等鎮 |
六枝特區 | 8,218 | 1,000+ | 主要在箐口鎮 |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 | - | 200+ | |
雲南麻栗坡縣 | - | 100+ | 在富寧縣丁家坡、[12][13]廣南縣和馬關縣也有分布 |
下列縣的仡佬族已經不說仡佬語,改說西南官話。
紅仡佬語是最瀕危的方言,使用者僅剩約50人。許多人轉說西南官話或苗語。紅仡佬族自稱va35 ntɯ31,為確保民族的連續生存,在越南河江省安銘縣百的社、那溪社及雲南麻栗坡縣楊萬鄉楊萬村翻坡[14](自稱:u33 wei55)間維持着互相的通婚。艾傑瑞 (1998)報告,河江省官壩縣乾姊社和黃樹皮縣縱振社仍有紅仡佬族,[15]他們已經改用苗語、岱依語和越南語。[16] Hoang (2013:12)[17]報告北光縣永好社也有些紅仡佬族,從黃樹皮縣縱振社遷來。不過,同文縣庯羅村和騁隴村的白仡佬族仍說白仡佬語。
方言
仡佬語的記錄並不充分,只有李錦芳、艾傑瑞、許家平和張濟民等少數學者研究過。越南3種方言互不能通,中國3種方言也很可能其實是彼此獨立的語言。《民族語》將仡佬語分成4種語言,可能和拉基語兩種方言密切相關。
許家平 (2000)假定了3種仡佬語主要方言,不同的土語共有17種。[18]中部和西南部方言共享多樣的音韻創新,支持北部方言的聲母分裂。有些方言數據來自艾傑瑞 (2008).[19]艾傑瑞還假設中越邊境的紅仡佬語可能是仡佬語下的一個主要方言。
- 貴州安順縣彎子寨村、黑寨村
- 織金縣龍場區熊家寨鄉橋上村
- 鎮寧縣丁旗鄉比貢村
- 麻江縣龍里鄉(Zhang將這個方言稱作木佬;自稱:qa23 ɣo53(嘎窩));有兩種方言(薄文澤 2003):[20]
- 織金縣龍家寨
- 黔中方言(1萬)
- 平壩縣大狗場土語:安順縣彎子鄉和黑寨鄉、平壩縣大狗場鄉和王寨鄉(安順縣自稱:klɑu55;平壩縣自稱:lɑu55或pɯ55 lɑu55).
- 普定縣新寨土語:普定縣白岩區新寨、窩子、長沖和未七等村(自稱:qɑu13).
- 織金熊寨土語:織金縣龍場區熊家寨鄉橋上村
- 黔中北方言(1.4萬)
- 黔西南方言(1.2萬)
- 六枝牛破土語:六枝特區墮腳村、猴子田村和郎家壩村;普定縣馬場區營盤鎮上關村和下關村(只剩老年使用者);織金縣阿弓區部分村。
- 隆林麼基土語:廣西隆林縣大水井鄉和周邊村。400使用者。
- 麻栗坡縣老寨土語:麻栗坡縣鐵廠區老寨村和月亮灣村
- 水城大鐵寨土語:水城特區米籮區高石鄉、楊梅區和俄嘎鄉(只剩老年使用者)。
- 遵義尖山土語:遵義縣平正鄉尖山村。少於500使用者。
- 黔西方言(1.5萬)
- 大方縣普底土語:大方縣普底鄉紅豐村(自稱:pu55 ɣɯ55);黔西縣沙井鄉濫泥溝村;黔西縣大觀區幾個村;清鎮市新發鄉鳳凰村大寨和高坎寨;清鎮市麥巷鎮和後寨鎮
- 鎮寧比貢土語:鎮寧縣安西區馬房鄉比貢村、茅草村(自稱zəɯ35)
《世界瀕危語言百科全書》 (2007)基於He (1983)的數據,將仡佬語分為5種方言。[28]
- 哈給方言(ha53 kei33,綠仡佬語):貴州中西部、廣西西部、雲南東南部、越南北部-包括仁懷縣楊柳方言,以及三沖和青龍的西南方言。哈給方言還分布在關嶺縣麻凹村、貞豐縣坡帽鄉和遵義市平正仡佬族鄉。賀嘉善(1983)估計有1700使用者。賀嘉善(1983)還列出仁懷縣花江鎮、安良鄉、太陽鄉、鎮寧縣麻垇鄉、關嶺縣頂營鄉、清鎮市附近的麥巷鄉和晴隆縣涼水營鄉。
- 多羅方言/西南方言(to31 ʔlo5,白仡佬語):貴州中西部、廣西西部、雲南東南部和越南北部。牛坡方言分布在安順市普定縣馬場鎮,以及畢節市織金縣阿弓鎮。打鐵寨方言分布在水城縣高石鄉和米籮鄉。賀嘉善(1983)估計有1200使用者。
- 阿歐方言/北部方言:貴州中西部、廣西西部、雲南東南部、越南北部-包括仁懷縣板栗灣方言;還包括普定縣和織金縣官寨鄉茅草寨村西南仡佬語。賀嘉善(1983)估計有1500使用者。賀嘉善(1983)還列出黔西縣沙窩、新開田、濫泥溝。
- 稿方言/中部方言:貴州中西部。賀嘉善(1983)估計有2千使用者。賀嘉善(1983)還列出水城縣洞口鄉和織金縣牛洞鄉。
- 羿語: 四川古藺縣;幾乎未經記錄。這種方言由羿人使用,是知名度最低的仡佬族群。
使用最廣的方言是灣子方言和貞豐方言,最瀕危的方言是紅仡佬語。
周國炎 (2004)給出仡佬語4種主要方言。
- 哈給方言:自稱有pu42 ha35 kei42(布哈給)和pu55 mu33 hen55(布目亨)。主要分布在仁懷縣、鎮寧縣、關嶺縣、晴隆縣、貞豐縣和隆林縣。
- 貞豐縣坡帽村
- 多羅方言:自稱有to31ʔ lo35和tə31ʔ lɯ33。主要分布在六枝特區、普定縣、隆林縣和麻栗坡縣。
- 六枝特區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鄉
- 普定縣馬場寨(已滅絕)
- 普定縣猛舟村(已滅絕)
- 稿方言:自稱有pəɯ55 klɑu55、pəu35 qɑu35(在猴場鄉垌口村)和pəu35 lɑu31。主要分布在平壩縣、安順縣、普定縣和水城縣,4種方言是平壩縣大狗場土語、普定縣新寨土語、水城縣洞口鄉土語和織金縣熊寨鄉土語(已滅絕)。
- 水城縣猴場鄉垌口村
- 普定縣雙坑村
- 阿歐方言:自稱有a33 ɣeu33(阿歐)、pu42 ɣeu33(補歐、補爾)和zəu31 le31(柔勒)等。小聚居區還分布在鎮寧縣、大方縣和黔西縣。3種方言是比貢土語、紅豐土語和尖山土語。
- 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鄉鐵樂村、燈明村、黃泥村
- 黔西縣化石
- 黔西縣羊兒
- 織金縣龍家寨
- 普定縣猛架村
- 清鎮市衛城鎮
- 清鎮市麥巷村
- 平正仡佬族鄉石板上村、尖山村
- 普定縣壩養村(已滅絕)
韋名應 (2008:45)[29]的分類如下。
- 多羅方言
- 越白
- 月亮灣、老寨
- 居都、磨基、灣桃
- 稿方言
- 打鐵寨洞口[30]:70-81
- 新寨
- 灣子、大狗場
- 哈給方言
- 三沖、山背後、麻垇、坡帽、楊柳、田壩、越青
- 阿歐方言
- 板栗灣
- 尖山、麻紅、越紅
- 紅豐、麥巷、龍家寨、猴子田
- 橋上、龍里
韋名應 (2008: 39-40)的阿歐方言(紅仡佬語)分類如下。
- 第一次方言
- 龍家寨、猴子田土語
- 第二次方言
- 橋上土語
- 龍里土語
- 比貢土語
- 第三次方言
- 尖山土語
- 板栗灣土語
韋名應 (2008: 39)認為猴子田紅仡佬語和織金縣北部龍家寨仡佬語最像。猴子田只有約10個仡佬家庭。六盤水市水城區阿嘎鎮多涅村do31 ȵe31的仡佬人在幾十年前從猴子田遷來;只有少數老人還能說這種方言t。
李錦芳、韓林林、韋名應提出的四大方言[31]:
- 稿方言,又稱黔中方言,主要分佈在靠近貴陽的安順市,畢節地區的織金縣也有分佈,貴陽市花溪區已滅絕的仡佬語可能也原屬此方言。原說這種話的可能有10,000人(1980年代2000人),下分3個土語:
- 平壩縣大狗場土語:說這種話的主要分佈在安順市西秀區的灣子寨、黑寨和平壩縣大狗場、王寨等地,自稱klau⁵⁵(西秀區)或pɯ⁵⁵lau⁵⁵、lau⁵⁵(平壩)。語音上略有差別,西秀區的複輔音kl在平壩都變成了l,西秀區的低升調在平壩是低降調。
- 普定新寨土語:說這種話的人,主要分佈在普定縣的新寨、窩子、長沖、未七等地,語音比較一致,自稱qau¹³。在語音上與平壩土語有較大的差別。普定保留了複輔音kl,但使用頻率低,摩擦音分3套,而平壩只有2套。語法也有一定差別。
- 織金縣熊寨土語:說這種話的主要分佈在織金縣熊家寨鄉的橋上村等村寨。與前兩個土語相比,語音差別很大。塞音和塞擦音有捲舌tʂ,tʂh,ʂ,ʐ;平壩、普定帶鼻冠的雙唇音mp在這裡都變成了ŋk;獨有韻母yə。
- 阿歐方言,又稱黔西方言,主要分佈在大方縣的普底,黔西縣的沙井、爛泥溝,鎮寧縣的比貢村,清鎮市的王莊和衛城區的麥巷和鳳凰村以及中越邊境等地,原說這種話的可能有15000人(上世紀80年代1500人),目前除了普底、爛泥溝和比貢還有一部份人使用外已經面臨滅絕(清鎮市境內已滅絕)。下分兩個土語:
- 大方縣普底土語:
- 分佈在除鎮寧比貢外的所有該方言區。比較集中的是大方普底紅豐村和黔西沙井鄉爛泥溝以及大觀區的少數村寨,自稱pɯ⁵⁵ ɣɯ⁵⁵。
- 這個土語顯著的特點是:
- 鼻音和邊音各有三套對立的音位。
- 其他方言不送氣的小舌塞音q,在本土語裏送氣,為qh。
- 韻母明顯的特點是顎化和唇化韻母較發達,前者有10個,後者有7個,占韻母總數一半以上。土語內部亦有很大區別。據上世紀搶救的發音記錄,清鎮已滅絕的仡佬語當屬於此土語。
- 鎮寧縣比貢土語:主要分佈在鎮寧縣新房鄉比貢村和茅草寨一帶,普定縣壩養曾經分佈。自稱zəɯ³⁵。與其他方言差異都很大,但同源詞接近普底土語。一些人認為目前語言學上的紅仡佬語(即中越邊境的紅仡佬語,而非哈給方言第二土語屬於這個方言[31] 。
- 大方縣普底土語:
- 哈給方言,又稱黔中北方言,分佈範圍很廣,北起貴州的仁懷市、遵義縣,南到廣西的隆林。比較集中的是關嶺、晴隆、鎮寧、貞豐4縣毗鄰的大片地區。原說這種話的估計有14000人(上世紀80年代1700人),下分兩個土語:
- 第一土語:又名青仡佬語。分佈跨貴、桂兩省,涉及七八個縣,故不以地點命名。說該土語的,北起仁懷市茅壩區的亞塘,南到廣西隆林的三沖,自稱幾乎都是hɑ⁵⁵ ke⁵³。該支系又被稱為青仡佬,他們自認為是仡佬族的正宗。內部在語音上也有一定區別,仁懷亞塘和隆林三沖在塞擦音和擦音上還保留捲舌,其他點併入平舌。亞塘保留舌根塞音q,qh,而遵義平正和晴隆關嶺等地已併入舌根塞音k,kh。
- 第二土語:只分佈在仁懷市茅壩區和遵義縣平正仡佬族鄉的一些村寨,自稱pu⁵⁵ mu³³ hɛn⁵⁵,該支系被稱為紅仡佬(但與中越邊境的紅仡佬並非一支)。和第一土語語音差別很大,不能通話。
- 多羅方言,即白仡佬語,又稱黔西南方言,是仡佬語各方言中分佈地域最廣最分散的,地跨黔、滇、桂甚至越南。貴州的主要分佈在六盤水市的六枝和水城,另外,普定的下關和遵義的尖山也有少量分佈;廣西的主要居住在隆林大水井一帶;雲南的主要居住在麻栗坡和馬關兩縣的一些村寨。原說這種話估計有20000人(上世紀80年代1200人),下分五個土語:
- 六枝牛坡土語:主要分佈在六枝特區的墮腳、猴子田、郎家壩一帶;普定縣營盤鎮的上關下關和織金縣阿弓的一些村寨。自稱to³¹ ʔlo⁵⁵。現在普底上下關的該土語幾乎滅絕。六枝中寨鄉的仡佬族以冶煉鐵器為生,以前被稱為打鐵仡佬,語言即屬於該土語,解放後滅絕。
- 隆林摩基土語:人數很少,集中居住在廣西隆林大水井附近,現只有個別老年人能流利地說,一部份中年人能聽但無法說。貴州六枝墮腳區菁口的郭姓仡佬族原屬此土語,現已滅絕。該土語語音上的特點是塞音和塞擦音都有濁音音位,另外塞擦音和擦音有捲舌音。語法上詞的前加成份比較發達。
- 麻栗坡老寨土語:絕大多數分佈在雲南麻栗坡縣鐵廠區的老寨和月亮灣一帶,現只有一部份老人能說。內部有一些小的差別,不影響通話。語法上詞的前加成份也很發達。語音上特別的是只有一個平調兩個降調,聲調數最少。
- 水城打鐵寨土語:分佈在水城高石鄉和俄戛鄉一帶,現只有少數老人會講。語音特點是由元音開頭的前加成份聲母都帶有明顯的前緊喉音;舌尖擦音分捲舌和不捲舌兩套。曾被認為屬於黔中方言。
- 遵義尖山土語:
- 分佈在遵義平正的尖山一帶,與當地其他的仡佬族支系如紅仡佬、青仡佬無法通話。解放初尚使用本民族語言,目前本族語已經滅絕。
- 語音特點:
- 有清濁對立的音位。
- 鼻音分清化不清化兩套。
- 和麻栗坡土語類似,也只有三個聲調。語法上詞的前加成份比較發達,個別否定副詞可以前置。本方言介於多羅方言和阿歐方言之間。
修至誠(2013)[32]的仡佬語方言分類如下。
語音
仡佬語各方言土語語音差別較大,共同特點是韻母系統較簡單,塞音韻尾已經消失,元音無長短對立。有聲調。一些方言(如貴州省安順、廣西隆林縣常麼鄉麼基村)有較多複輔音聲母。
音系
很多仡佬語方言,如白仡佬語和紅仡佬語,有很多小舌音和前鼻化輔音。[33]許多方言還保留了複輔音,其他親緣語言中基本已經丟失乾淨。pl、bl、pʰl、ml、mpl、vl和kl等複輔音可以與拉基語、仫佬語、普標語、布央語和其他幾種侗台語的輔音對應。仡佬語還和布依語及其他鄰近的非仡央語共享許多音韻特徵。
仡佬語有聲調。有平調(3和5)、升調(13和35)和降調(31和53)。
[六枝話 : 貞豐話]
- pl:pj
- pʰl:p
- ml:m
- mp:m
- ntɕ:ɲ或nʲ
- ŋk:ŋ或k
語法
和周邊的語言一樣,仡佬語中心詞前置、主動賓語序。如布央語,仡佬語一個不同尋常的特徵是否定詞在句末。重複非常普遍,用於小辭和疊字。[33]其他普遍特徵包括序列動詞結構和複合名詞。數詞、量詞和形容詞(包括指示詞)一般都在名詞後。功能詞,如前置介詞和助動詞一般派生自動詞。
如布央語和侗語,仡佬語有許多前綴,在其他壯侗語系語言中已經丟失。Zhang (1993:300)注意到白仡佬語隆林磨基方言在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前的音節前綴的特別廣泛的使用。[34]這些前綴對構擬工作來說特別重要。
仡佬語許多詞彙借自西南官話。這些借詞常與本土仡佬詞彙可交換地使用。量詞的系統非常豐富。
仡佬語還有一套豐富的代詞,不在其他壯侗語中出現。[33]還有特指一個人家庭的代詞。
書寫系統
貴州有幾份用漢字書寫的,包含仡佬語方言詞表的手稿。
注釋及參考文獻
閱讀更多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