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西域古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于
于闐 | |||||||
---|---|---|---|---|---|---|---|
于闐建國不晚於公元前2世紀,明確時間公元56年—1006年 | |||||||
地位 | 王國 | ||||||
首都 | 在今和田的西部的約特干[1][2] | ||||||
常用語言 | 可能是吐火羅語的早期形式,在1-2世紀古印度語(屬婆羅米文)之後。 于闐語(一種變種婆羅米文和塞語)[4] | ||||||
宗教 | 佛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 56年 | 俞林:建武初期(25年–56年) | ||||||
• 969年 | 尉遲僧伽羅摩(末代) | ||||||
歷史 | |||||||
• 建立 | 于闐建國不晚於公元前2世紀,明確時間公元56年 | ||||||
• 文獻記載于闐建國 | 公元前232年[5][6] | ||||||
• 莎車入侵並吞併了于闐,于闐王俞林退位,成為驪歸王。 | 56年 | ||||||
• 吐蕃入侵並占領了于闐 | 670年 | ||||||
• 與喀喇汗國戰敗,吞併,伊斯蘭化。 | 1006年 | ||||||
• 終結 | 1006年 | ||||||
| |||||||
今屬於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塔吉克 |
于闐王國是一個古老的伊朗塞迦人創立的佛教王國,位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端(在現代中國的新疆),有一條絲綢之路的分支在此沿著向西行。其古代都城約特干位於現代的和田市西邊[12][13]。從漢朝到至少唐朝稱為于闐、于窴或者于寘。這個大多數人是佛教徒的王國已經存在了超過1000年,直到公元1006年在新疆的突厥化和伊斯蘭化時期被回教的喀喇汗國征服。
于闐建立在綠洲之上,除了本地其他主要產品,如著名的軟玉和陶器外,當地的桑樹林得以讓人們生產和出口絲綢和地毯。儘管于闐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也是古代中國著名的玉石來源,但它本身的面積卻相對狹小——在于闐綠洲的約特干(Yōtkan)古城周長只約為2.5至3.2公里。然而,由於幾個世紀以來當地人民的尋寶活動,古老的城市的許多考古證據已被破壞殆盡。[9]
于闐的居民使用伊朗東部語言的塞語(在于闐使用的稱為于闐塞語或于闐語)和健馱邏語(一種與梵語有關的印度-雅利安語)兩種語言。關於于闐人之中,來自南亞、講健馱邏語的,相對於來自歐亞大草原的伊朗裔印度-歐洲人、講塞語的塞迦人,在種族和人類學上各占的比率,現今仍存在爭議。從公元3世紀開始,在于闐皇家宮廷中說的健馱邏語受到明顯的語言上的影響。到了公元10世紀,于闐塞語也被證實在于闐宮廷中使用,而且于闐的統治者也在行政文件上使用塞語。
于闐又作于寘,可能為*Godan的對音,其完整形式為go(原意為「牛」,後用來稱呼于闐人)加上伊朗語的後綴-stâna(「斯坦」,土地)組成,意為「牛國」。[14]伊朗學家H.W.貝利則認為,這個地名可能和貴霜王胡毗色伽有着同一個詞根,比較于闐塞語的hvāṣṭa(意為「最好的、最主要的」)。[15]
于闐在于闐語中的早期形式為Hvatana,晚期發展為Hvamna-/Hvana-/Hvam-的形式,漢文對音為「渙那」,元代則稱之為「五端」「兀丹」「斡端」等。[16]
在《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當中,此地被稱為于闐(鄭張尚芳上古擬音*ɢʷa diːn,高本漢擬音gi̯wo-d'ien[17])[9]
玄奘《大唐西域記》中說:「瞿薩旦那國,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語謂之渙那國,匈奴謂之于遁,諸胡謂之豁旦,印度謂之屈丹,舊曰于闐訛也」。《悟空入竺記》說:「于闐(亦云於遁),梵雲瞿薩怛那(唐言地乳國)」。現代研究認為,「瞿薩旦那」一名為民間詞源,是于闐本地的佛教傳說附會為梵語的Gostana(即《西域記》所謂「唐言地乳」)。[18]佛教梵語中寫做gaustana-deśa、gāṃstana-deśai(「瞿薩旦那國」)等[15],此外佛教梵語中還有Gosthana、Godana、Godaniya、Kustana等形式。《西域記》中還舉出了渙那、于遁、豁旦和屈丹等類似的名稱。[19]
公元7世紀至8世紀期間,吐蕃稱該王國為「李域」(藏語:ལི་ཡུལ་,威利轉寫:li-yul)或者「江熱木布」(藏語:ལྕང་ར་སྨུག་པོ་,威利轉寫:lcang ra smug po,意思是「紅柳林」)[20];稱該王國的都城為Hu-ten、Hu-den、Hu-then或Yvu-then。[21][22]
本地文獻中對該地的稱呼亦隨時間推移而改變。約在公元三世紀,當地的佉盧文文獻中稱此地為Khotana,而後在婆羅米文書寫的于闐塞語文獻中則稱之為Hvatäna、Hvatana。[15]其後則演變為Hvaṃna,即《西域記》中所記的渙那,更晚則有Hvaṃ、Hvaṃ kṣīra(「于闐之地」)、Hvanya kṣīra等形式。摩尼教粟特語中出現了于闐的形容詞形式xwδnyk,此外圖木舒克語中出現的hvadane和hvadna可能也是指于闐。[15]
在西方常用的Khotan來自早期新波斯語,《世界境域志》中提到于闐則用了khutan。[15]《馬可波羅遊記》稱之為Cotan,早期進入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鄂本篤則將該地稱作Quotan。
在公元9世紀與晚唐時駐紮在沙洲(即敦煌)的地方政權歸義軍結盟時使用了Yūttina的名稱(于闐塞語)。[21][15][23]在一部作者不明的佛教文獻《翻梵語》中,「于填國」條下注釋說:「應雲優填耶那,譯曰後堂」[24],據伯希和,「優填耶那」是梵語udyāna,意為「花園、園林」,即該書中的「後堂」,他認為這個作者將于闐、烏仗那和梵語udyāna三者混淆了。[16]
于闐地處塔里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干遺址)。
綠洲的地理位置是其成功和取得財富的主要因素。于闐北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地球上最乾旱,最荒涼的沙漠氣候之一,其南部是無人居住的崑崙山脈。東部除了尼雅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綠洲,因此旅行困難,而從西部進入則相對容易[9][25]。于闐從塔里木盆地的白玉河[26]和墨玉河兩條河流取水灌溉,這兩條河帶來大量的河水,使得以在乾旱氣候下生活。山脈旁邊的位置不僅為作物提供了灌溉,而且還增加了土地的肥沃性,因為河流降低了山地的坡度並帶來沉積物,從而創造了更肥沃的土壤,提高了農業的生產力,讓于闐因生產穀物和水果而聞名。因此,于闐的命脈是靠它位在崑崙山脈附近,沒有這個因素,它就不會成為絲綢之路沿線中最大,最成功的綠洲城市之一。
于闐王國是塔里木盆地中發現的眾多小國之一,其中包括莎車、樓蘭(鄯善)、吐魯番、疏勒國、焉耆和龜茲(後三者與于闐一起構成了唐朝的安西四鎮)。西邊是中亞的粟特和巴克特里亞。周圍環繞有強鄰,如貴霜帝國、中國、西藏,和曾經一度的匈奴,這些鄰居在不同時期都曾已經或試圖對于闐給予影響。
從很早開始,就有不同的印歐語系族群居住在塔里木盆地,例如吐火羅人和塞迦人[5][27]。商和周墓葬中發現的于闐玉石所製的器物表明,于闐的玉石在建城之前已在中國交易了很長時間。玉石貿易一般認為是由月氏人所推動的[28]。
于闐的創立傳說有四個版本[29],這些可在中國往西方取經的玄奘作品中,以及于闐文獻的藏文翻譯中找到。所有這四個版本都表明這座城市是公元前3世紀左右在印度阿育王統治時期,由來自印度的部族所建立的[9]:77–81[29]。
根據其中一種版本的說法,據說在遠古的塔克西拉部落中一位祖先追溯到多聞天王的貴族,把孔雀王朝統治者阿育王的兒子庫納拉(Kunãla)弄瞎。作為懲罰,他們被放逐到喜馬拉雅山北麓,在于闐定居,並推選了其中一位為國王。然而,隨後他們與來自中國的另一族群發生戰爭,中國族群的首領接任國王,把兩個殖民地合併[9]。在另一個版本中,是庫納拉本人被放逐,並創立了于闐[30]。
傳說表明于闐是由印度西北部和中國人遷入定居,並可能解釋了自漢朝以來于闐被分為東城和西城的情況[9]。也有人認為相關傳說是虛構的,因為他忽略了在當地的伊朗人口,而傳說的目的是解釋公元7世紀在于闐已存在的印度和中國影響[31]。根據玄奘記載,當地人認為,自于闐創立以來,皇室統治就一直沒有中斷過。證據表明,至少從公元3世紀起,于闐國王就以伊朗語為基礎的字眼作為頭銜,這表明他們可能會說某種伊朗語[32]。
19世紀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尼雅發現了用佉盧文所寫的普拉克里特諸語言文書,其中有于闐立國傳說,斯坦因認為,在塔里木盆地的這些人是印度塔克西拉的移民,他們征服了于闐並在此殖民[33]。然而,使用普拉克里特諸語言可能是貴霜帝國影響力的所遺留的結果[34]。根據在塔里木盆地各個地點發現的希臘化藝術品等證據,于闐早期也受到希臘的影響,例如,在于闐附近發現的山普拉掛毯,和在樓蘭附近發現描繪希臘神荷米斯以及有翼的珀伽索斯的掛毯,還有一些陶瓷物件,可能暗示著影響來自遙遠的希臘化的埃及托勒密王國[35][36]。因此,一個假設是,該地區的早期移民可能是來自塔克希拉的混血族裔,他們是由希臘化塞迦人或印度-希臘人領導人率領來此,並採用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行政和社會組織建立了于闐王國[37][38]。
在于闐找到的以後幾個世紀的文獻指出,于闐人民說的是塞迦語,這是一種東部伊朗語,與粟特語有密切的聯繫。作為印歐語系的一種語言,塞迦語與塔里木盆地毗鄰地區所使用的吐火羅語之間有比較遙遠的聯繫[39]。塞迦語還與吐火羅語共享語言學上的區域特徵。尚不確定塞迦人何時遷入于闐地區。山普拉掛毯的考古證據[40](Shanpulu; سامپۇل بازىرى [41] / 山普魯鎮)表明塞迦族人可能在公元前一千年的最後時期已在于闐附近定居[42],但是有些人認為塞迦人是在于闐城市創立之後才遷入[43]。塞迦人可能早些時候就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地區,在于闐以東200公里處的克里雅河的圓沙古城綠洲區域發現了一個被認為是塞迦人居住的遺跡,時間可推到公元前公元第7世紀[44][45]。塞迦族人在中國古代記載中稱為「塞」[46]。這些記錄表明,他們最初居住在現代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伊犁河和楚河河谷。在《漢書》中,這一地區被稱為「塞人之鄉」,即塞迦[47]。根據司馬遷《史記》,最初來自中國天山與甘肅的敦煌之間地區的印歐種族月氏人[48],在公元前177年-176年被匈奴族人冒頓單于軍隊攻擊,並被迫逃離甘肅的河西走廊[49][50][51][52]。
接著,月氏則攻擊並迫使塞族向南撤離。塞迦人在公元前140年穿越錫爾河進入巴克特里亞[53]。後來塞迦人還遷入印度北部以及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地點,如于闐、焉耆、莎車和龜茲。一種理論是,塞迦族人在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希臘化,然後他們或一個種族混雜的希臘化的斯基泰人遷移到莎車和于闐,或更早地從印度-希臘王國的塔克西拉遷居到這裡[54]。
在鄰近的鄯善國(樓蘭)發現的公元3世紀用普拉克里特諸語言書寫的的文件顯示,于闐國王被賦予了「hinajha」頭銜(意為「大元帥」),這是一個明顯的伊朗語的單詞,相當於梵文頭銜大元帥(senapati)[32]。據已故伊朗研究學者羅納爾德·埃里希·艾默里克教授[55](卒於2001年)稱,這與記錄中的國王統治時期而被推定為于闐國王kṣuṇa的事實「暗示著伊朗居民與王權之間已建立的關聯」[32]。他說,于闐在公元10世紀的用于闐塞迦語撰寫的皇家詔書「可證明于闐的統治者很可能是說伊朗語的人[32]。」此外,他詳細闡述了于闐的早期名稱:
于闐的名字有許多可以印證的拼寫方式,其中最古老的形式是hvatana,有書寫者大約在公元7到10世紀時使用伊朗語在文本裡面也稱乎這個地方為hvatana。在兩個密切相關的伊朗方言,粟特語和圖木舒克語兩者也證明名稱相同。因此,有人推論將其解釋為伊朗語的用法,這在歷史上具有某種程度重要意義。我個人比較喜歡使用塞迦人之名進行語義學上的解釋,因為在于闐的伊朗居民說的語言與公元前1世紀以來印度西北部塞迦人所使用的語言緊密相關。[32]
後期在于闐和圖木舒克(喀什東北部)發現了用于闐塞迦語撰寫的各式文件,範圍包括醫學文獻到佛經[56]。在敦煌也發現了類似的文獻,多數是在公元10世紀時撰寫的[57]。
公元前2世紀,一個于闐國王幫助南亞貴霜帝國的著名統治者迦膩色伽一世(由印度-伊朗語族月氏人建立)征服了印度中期王國的重要城鎮薩凱特:[a]
根據《漢書》第96A章,從公元前125年到公元23年這段時間,于闐有3,300戶家庭,19,300個人和2,400人有作戰能力。[58]
傳說中于闐國為孔雀王朝阿育王的一子地乳王所建立,建於公元前232年[59][60]。早期居民有來自南亞的印度人、漢人、西藏人以及來自伊朗的西徐亞人[61][62]。
根據漢書記載,于闐在公元前125年至公元25年間,于闐有3300戶,1萬9千300多人口以及有2400名士兵。[63]
漢朝張騫通西域後,到漢宣帝時屬西域都護。東漢建武末期,于闐被當時強盛的莎車所吞併[64]。漢明帝永平(公元58-76年)年間,于闐將士休莫霸稱王,並起兵反抗莎車統治。休莫霸死後,其年長的兒子廣德繼位並繼續抗爭,漢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打敗並兼併了莎車。自此開始于闐走向盛世[65],使除開同時期也很強大的鄯善國(位於羅布泊區域,首都在若羌)外,精絕(尼雅遺址)西北遠至疏勒(喀什)等十三國都向于闐稱臣。從此開始,于闐和鄯善是在蔥嶺(帕米爾高原)以東部整個地區,絲綢之路南道維二的強大國家[66]。十六年(73年),漢軍司馬班超至于闐,廣德殺匈奴使者降漢,班超以此為根據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車、疏勒,于闐都出兵相助。
隨着于闐在地方貿易的發展,以及成為興起的絲綢之路貿易的一環,于闐得以迅速的發展。根據後漢書記載,于闐此時有三萬二千戶,8萬3千多人以及有三萬多的士兵。[67]
魏晉南北朝時期,仍向中原王朝進貢。又兼併戎盧、扞罙、渠勒、皮山等國。西晉時,與鄯善、焉耆、龜茲、疏勒並為西域大國。北魏年間,曾先後被吐谷渾、柔然攻襲,國勢漸衰。
唐太宗貞觀年間,于闐王尉遲屋密遣子入侍唐廷。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于闐編為唐安西四鎮之一,成為絲綢之路南道最重要的軍政中心。
7世紀中葉,南方的吐蕃勢力開始崛起,吐蕃人稱于闐為「李域」(藏語:ལི་ཡུལ་)或者「江熱木布」(藏語:ལྕང་ར་སྨུག་པོ་,意思是「紅柳林」)[68]。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的霸權,蕃軍於670年進入塔里木盆地,于闐被吐蕃攻占。上元元年(674年),于闐王伏闍雄擊走吐蕃,親自入唐,唐在于闐設毗沙都督府,下轄6城等10羈縻州,任命伏闍雄兼都督。唐玄宗天寶年間,尉遲勝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並授予右威衛將軍、毗沙府都督。安史之亂時,尉遲勝親自率兵赴援唐廷,亂平後,終老長安。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唐授尉遲曜兼四鎮節度副使,並管理本國事。他率領當地民眾與唐鎮守軍一起戍守于闐,堅持到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為吐蕃攻占。
北宋初,于闐使臣、僧人數次向宋進貢。在10世紀末,喀喇汗國開始入侵于闐,在戰爭初期,于闐占據優勢並在970年占領了喀喇汗國德喀什,獲得的戰利品除開常見東西外還得到了大象,並向宋朝進貢了一頭會跳舞的大象[69][70]。但在1006年,喀喇汗國在付出沉重代價後攻陷了和闐城,吞併了于闐,結束了于闐李氏的統治。但于闐的佛教徒持續抵抗了半個多世紀。喀喇汗國的皇室作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用了一首簡短的詩來描述這次入侵:
明永樂六年派遣使者進貢。[73]
于闐在喀喇汗國的統治下,語言和人種逐漸突厥化,並皈依了伊斯蘭教。在1271至1275年間,馬可波羅曾來過于闐[74][75],並記載于闐人已全尊崇默罕默德[74][76]。後經西遼、蒙古帝國、察合台汗國、葉爾羌汗國、準噶爾汗國的統治,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被清軍納入清朝治下,清德宗光緒九年(1883年)置和闐直隸州。
公元10世紀,伊朗的塞迦佛教王國于闐是唯一尚未被突厥維吾爾族(佛教)和突厥喀喇汗(回教)兩國征服的城市國家。在10世紀後期,于闐展開與喀喇汗國的鬥爭。回教對喀什以東的佛教小國的征服始於公元934年,當年喀喇汗國蘇丹薩圖克·博格拉汗皈依回教。薩圖克·博格拉汗和他的兒子穆薩指示努力讓喀喇突厥人皈依回教,並進行軍事征伐[77][78],回教的喀什和佛教的于闐之間爆發了一場漫長的戰爭[79]。據說薩圖克·博格拉汗的外甥或孫兒阿里阿爾斯蘭汗在與佛教徒的戰爭中陣亡[80]。公元970年,于闐短暫地從喀喇汗國人手中奪下了喀什,根據漢文文獻的說法,于闐國王主動提出向中國朝廷表示呈送貢品,提到一頭從喀什俘來會跳舞的大象[81]。
喀喇汗國和于闐之間的戰爭,在約在公元1700年-1849年間在回部用東突厥語(現代維吾爾語)所寫的四個殉難的伊瑪目的訓誡一書中有敘述,此書可能是基於較古老的口頭傳述記載為文字。它包含一個故事,講述來自名為「瑪達因」的城市(可能是泰西封,在現代伊拉克),四名伊瑪目幫助喀喇汗國領導人優素福·卡迪爾汗征服于闐、莎車以及喀什[82]。多年的戰鬥中,「血流如阿姆河水」,「腦袋在戰場上像石頭一樣亂扔」,直到「異教徒」被優素福·卡迪爾汗和四個伊瑪目擊敗並驅逐到于闐。然而,伊瑪目們在回教徒最後一次勝利之前被佛教徒暗殺[83]。儘管他們是外國人,但于闐地區目前的回教人口仍將他們視為當地的聖人[84]。1006年,在喀什的穆斯林喀喇汗國統治者優素福·卡迪爾·汗(Yusuf Qadir Khan)最終征服于闐,于闐不再是獨立佛教國[77]。于闐與宋朝之間的某些通信仍斷斷續續地進行,在1063年的一個宋朝(宋仁宗在位最後一年)文獻中指出,于闐的統治者稱自己為喀喇汗,這表明是喀喇汗國人統治于闐[85]。有人推測在敦煌的佛教徒對于闐被征服和當地佛教被禁絕而感到震驚,他們將藏有包含敦煌文獻的莫高窟第十七窟密封起來,以保護之[86]。
《突厥語大詞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說法,在11世紀,于闐的居民仍然說另一種語言,並且對突厥語的了解不深[87][88]。然而,據信到11世紀末,在整個塔里木盆地,突厥語已成為通用語言[89]。
于闐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是西域諸國中最早獲得中原養蠶技術的國家,是故手工紡織發達。特產以玉石和絲綢最有名。
于闐鑄造的金屬硬幣。正面:佉盧文「Maharajasa, rajati najasa, Mahatasa Gugramayasa」,意思為:「大王,王中之王,偉大者,矩伽羅摩耶娑[92]。背面:漢文:"重廿四銖銅餞"。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眾所周知,于闐王國既鑄造金屬硬幣,也鑄造無孔的金屬硬幣。[93][94][95]
另請參閱:按鑄字列出的中國金屬硬幣清單 §于闐王國
于闐是中國以外第一個開始經營蠶業的地方,此說廣為人知,並在壁畫中得到證明。據說某位公主在下嫁闐王時把蠶卵藏在頭髮裡,這件事可能發生在公元一世紀上半葉,但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96];另一版本來自玄奘,描述一位中國公主秘密地將蠶運到于闐。玄奘在公元640年至645年間從印度返回長安途中,曾經穿越中亞,路過喀什以及于闐[97]。
根據玄奘的說法,蠶業傳入于闐是在公元5世紀前期,于闐國王希望取得蠶卵、桑樹種子和中國人的養殖製造知識——生產絲綢的三個關鍵組成,為了維持中國對絲綢製造的壟斷,朝廷嚴禁絲綢技術離開中國。玄奘寫道,于闐國王請求一位中國公主下嫁,以示對皇廷的效忠。請求獲准後,于闐遣使使華,護送公主到于闐,使者對公主提議攜帶蠶和桑樹種子,讓公主在于闐仍能做長袍給自己穿,並使當地生活繁榮昌盛,公主在頭飾中隱藏了蠶卵和桑樹種子,通過中國邊境進入于闐。根據玄奘的著作,蠶卵、桑樹和紡織技術再從于闐傳入印度,最終傳達歐洲[98]。
絲綢之路出現之前和之後,于闐都是塔里木盆地南部路線上的重要貿易綠洲,這是「唯一的水源,讓人類可以從南部穿越沙漠」的主要綠洲[99]。 除了于闐的地理位置外,也軟玉對華輸出的重要性而享譽於世。
從于闐到中國的玉石貿易已有悠久的歷史,中國考古遺址中能發現來自塔里木盆地的玉器。興隆窪文化和查海遺址中的玉匠一直在雕刻環形吊墜,「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用從于闐的綠色玉石雕刻而成」[100]。鄭振香及她所帶的團隊從婦好墓中發掘出來的數百件商朝晚期玉器,均出自于闐[101]。據《管子》記載,禺氏向中國提供玉石[102]。從次要的資訊來源看來,于闐玉在古代之所以盛行是由於其品質良好,而別處缺乏這類的玉石的緣故。
于闐自前2世紀末佛教傳入後,逐漸成為大乘佛教的中心,在11世紀,于闐的絕大多數人口都信奉佛教[103]。三國兩晉北朝至隋唐,于闐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闐特別崇拜毗沙門天王,並認為他是于闐王族的祖先。于闐人民喜愛音樂、戲劇,在繪畫方面具有中古印度、中古波斯的混合風格,畫家尉遲乙僧於初唐時至長安,繪有許多壁畫,與唐人吳道子、閻立本齊名。
于闐王國是佛教的主要中心之一,直到公元11世紀,絕大多數當地人口都是佛教徒[103]。最初于闐人民不是佛教徒,據說佛教是在于闐創建立後170年左右,在公元前一世紀的維賈亞桑巴瓦(Vijayasambhava)統治時期所採納的[104]。而據漢朝班超的說法則是,于闐人民在公元73年仍然似乎是信奉瑣羅亞斯德教或薩滿教[31][105],班超之子班勇曾居西域,他也沒有提及那兒存有佛教,而且由於東漢開始之前該地區沒有佛教藝術,因此也有人認為該地區可能直到公元二世紀中葉未才信奉佛教[105]。
于闐主要信奉大乘佛教[106][107]。根據在四世紀經過于闐的法顯和尚:
國家富裕,人民眾多。他們無一例外地對佛法(也稱世間萬法,或是音譯為達摩)充滿信心,並用宗教音樂互相取樂。僧侶人數以萬計,他們大多屬於大乘佛教。[108]
在這方面,于闐與沙漠對面信奉小乘佛教為主的龜茲有別,法顯描述龜茲有十四個大大小小的僧院[109]。于闐在文化交流中使用許多外語,包括漢語、梵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阿波婆羅沙語(卑俗語)和近古藏語。
《大唐西域記》、《于闐國授記》、《于闐教法史》等文獻的記載,都說于闐國在公元前數個世紀就建立,文獻記載被後來的考古發現所證實。公元初這裡使用的鑄幣,正面印着漢文,背面印着佉盧文。加以張騫通西域時就知道了于闐這一名稱,綜合所有信息得出結論于闐建國肯定不會晚於公元前2世紀。[110]
于闐[尉遲氏](前3世紀-1006)
于闐國於851年改國號為金國,938年改稱大寶于闐國,983年改稱金玉國。
名 | 在位時間 年號 |
即位年 |
---|---|---|
俞林 | (33) | 23 |
君得 | (3) | 57 |
休莫霸 | (1) | 60 |
廣德 | (37) | 60 |
放前 | (22) | 110 |
建 | (20) | 132 |
安國 | (30) | 152 |
秋仁 | (25) | 丙戌 446 |
婆羅二世 | (6) | 辛亥 471 |
散瞿羅摩三世 | (23) | 丁巳 477 |
舍都羅 | (30) | 庚辰 500 |
尉遲? | (30) | 庚戌 530 |
尉遲? | (30) | 庚辰 560 |
卑示閉練 | (30) | 庚戌 590 |
尉遲屈密 | (22) | 庚辰 620 |
伏闍信 | (23) | 壬寅 642 |
伏闍雄 | (26) | 乙丑 665 |
尉遲璥 | (33) | 辛卯 691 |
尉遲眺 | (1) | 甲子 724 |
尉遲戰 | (11) | 乙丑 725 |
尉遲達 | (4) | 丙子 736 |
尉遲珪 | (5) | 庚辰 740 |
尉遲勝 | (18) | 乙酉 745 |
尉遲曜 | (27) | 甲辰 764 |
尉遲詰 | (38) | 辛未 791 |
尉遲遲耶 | (15) | 己酉 829 |
尉遲南塔 | (15) | 甲子 844 |
尉遲佤那 | (29) | 己卯 859 |
尉遲毗訖羅摩 | (24) | 戊申 888 |
尉遲僧烏波(李聖天) | 同慶(38) 天興(14) 天壽(4) |
壬申 912 庚戌 950 癸亥 963 |
尉遲輸羅(李從德) | 天尊(11) | 丁卯 967 |
尉遲達磨 | 中興(8) | 戊寅 978 |
尉遲僧伽羅摩 | (13) | 丙戌 986 |
尉遲薩格瑪依 | (7) | 己亥 999 |
距離在洛浦縣的于闐考古遺址約有14公里處,在稱為「山普拉」的墓地[118]發現有希臘化的文化藝術品,例如山普拉掛毯(其來源很可能來自不遠的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119],當地居民大約在公元前217年到公元283年之間將逝者埋葬在這個墓地[120]。對此墓地的人類遺體做的線粒體DNA分析,結果顯示他們有高加索人的遺傳親緣,特別是有奧塞梯人和伊朗人的母系遺傳,以及東地中海人的父系遺傳[118][121]。從歷史記載看來似乎證實了這一關聯,眾所周知,亞歷山大大帝與一位來自巴克特里亞名叫羅克珊娜的粟特女士結婚[122][123][124],他也鼓勵士兵和將領迎娶當地婦女;因此,塞琉古帝國和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後來國王都有混合了波斯和希臘民族血緣背景[125][126][127][12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