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英語: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Rotary Secondary School),香港一所全日制津貼男女中文中學,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橫頭磡龍翔道157號,是為基督教學校,直屬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創辦於1972年9月,因獲九龍西區扶輪社慨捐鉅款資助興建,故以「扶輪」命名。
![]() |
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 CCC Rotary Secondary School | |
---|---|
![]() | |
地址 | ![]() |
郵遞區號 | rotary@school.net.hk |
類型 | 津貼中學 |
隸屬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
創辦日期 | 1972年 |
學區 | 黃大仙區 |
校長 | 薛昌華先生 |
校訓 | 修身力學 榮神益人 |
資訊 | (852) 2338 1971 |
學校網址 | http://www.rotary.edu.hk/ |
![]() |
1970年代學校只提供三年初中實用課程,1981年起開辦香港中學會考課程,1992年9月開始,增辦兩年制預科課程。2006年起進入六年一貫新學制,提供中一至中六課程。學生能分階段完成初中及高中課程,並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然後因應其能力及志趣,申請入讀各大專院校。
學校經歷逾半個世紀的穩步發展,現已成為一所編制完整之新型中學。同時為配合時代進展及社會需要,著重提供多元化的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
校政管理
- 歷任校監[1]
- 1972年至1973年:潘頓 牧師
- 1973年至1984年:汪彼得 牧師
- 1984年至1985年:李清詞 牧師
- 1985年至1986年:容啟東 先生
- 1986年至1988年:翁珏光 牧師
- 1988年至1998年:李清詞 牧師
- 1998年至2003年:蘇義有 先生
- 2003年至2009年:吳水麗 先生
- 2009年至2015年:翁傳鏗 牧師
- 2015年至2021年:杜仁廉 先生
- 2021年至今:翁傳鏗 牧師
- 1972年至1973年:施得理 牧師
- 1973年至1994年:郭顯華 先生
- 1994年至2017年:歐陽家強 先生
- 2017年至2020年:劉家倫 先生[3]
- 2020年至今:薛昌華 先生
歷史

日期 | 事件 |
---|---|
1966年11月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向政府申辦此校,初名「基藝初級工業中學」,後改為申辦實用中學[4]。 |
1968年10月 | 九龍西區扶輪社向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捐贈20萬元,以協助籌建此校。因此,擬定校名亦由「基藝實用中學」改為「扶輪實用中學」[4]。 |
1972年5月 | 扶輪中學永久校舍舉行奠基禮[4]。 |
1972年9月 | 由於同系基協中學報名人數遠超收生名額,扶輪中學於該月提前創校,以錄取部分未獲基協學位的新生[5];同時,此校借用前者校舍開辦12班。後新校舍落成,遂於1974年9月遷入現在位於樂富橫頭磡的校舍,並增至22班,學生人數達1250人。 |
1978年 | 香港實施九年免費教育,該校學生不必再繳學費,中學學位亦由教育署負責分配。 |
1981年9月 | 開辦中四並提供職業先修教育高中課程,部份課程重新釐訂,並改建及擴充多個工場專室以配合新課程。 |
1992年9月 | 增辦兩年制預科課程,以配合專上教育的發展。 |
1997年度 | 由職業先修學校正名為「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除提供一般中學的學科外,提供較多科技學習領域及創意培育科目。 |
2007年度 | 因學制改革導致校舍不敷應用,自行進行班級結構優化,2007/08年度起中一級收生由六班減為五班。 |
2009年 | 本校及鄧永康先生獲香港政府教育局頒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科技教育)」。 |
2011年9月1日 | 成立法團校董會。 |
2014年3月 | 獲教育局接納參加「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成為全港首100間「先導學校」之一。 |
2016年 | 成為教育局20間指定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之一,向其他學校提供到校支援服務,就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的教學法、技術及管理等作出支援;及策劃及舉辦專業發展課程,分享本校具成效的資訊科技教育經驗。 |
2017年 | 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以認識>關注>改變>實踐為主要脈絡,推行啟發潛能教育。培訓老師及學生,認識及關注啟發潛能教育。整合學校活動,綜合校園事工指向啟發潛能教育方向。了解學生興趣及潛能,提供活動及機會讓學生能展示其興趣及潛能。培養學生認識自我,養成個人自主、自信、自我肯定的性格特質,提升自我效能感及動機,以潛發個人的潛能。 |
2020年 | 得到國際啟發潛能教育聯盟(IAIE)美國總部派出評核專家到校推薦本校獲「國際啟發潛能教育學校大奬」(Inviting School Award, 2019),同時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港幣60多萬,支持本校在啟發潛能教育上的發展。 |
2022年 | 建校五十周年,舉行金禧校慶典禮。 榮獲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優質評核管理認證計劃認證」。 |
開設科目
校舍及設施
校舍共佔地6000多平方米,全校樓高七層,教室和專室均已裝設空氣調節,所有課室均裝設電子白板,專室均設有先進電腦教學設施,如繪圖機、鐳射切割機、3D立體打印機、數碼單鏡反光攝影機、數碼攝錄及剪輯系統。此外,本校亦設有校園電視台、扶輪劇院及創意科技實驗室,冀藉表演活動、機械人製作等,提升學習成效。
綜藝演講廳、多媒體資訊科技研習中心、科學實驗室、電腦專室、視覺藝術室、資訊科技中心、應用科技實習工場、圖書館、自修室、英語茶座、扶輪創客坊、宗教資源中心及藝廊等。
校友
- 莊太量,MH(1986年中五畢業):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前輔導長、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南京大學思源講座教授。
- 呂宇俊(1980年代初中肄業):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恩賢教育中心創辦人。
- 林繼賢(1976年中三畢業):香港小丑藝術家
- 黃精甫:香港導演,第三屆ifva劇情組金獎及第五屆ifva公開組優異獎得主,2005年憑電影《江湖》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獎得主。
- 鄭世豪(1995年中五畢業):香港男藝人[6]。
- 葉景強:香港電台《E線金融網·King Sir會客室》主持,香港按揭轉介董事總經理。
- 周籽言(2010年中五畢業):香港網絡創作歌手
- 黃偉健(2009年中五畢業):香港男子划船運動員,2018年代表香港參加雅加達亞運會划船比賽,在男子輕量級八人艇項目贏得銅牌[7]。
- 吳兆麟(2015年中五肄業):無綫電視藝人[8]
歷年比賽獎項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