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國水利史,記錄中國地區水利活動歷史。司馬遷《河渠書》中記述了上自大禹治水。中國水災頻仍,商朝的五次遷都均為水患所致,其中又以黃河最為暴虐,很早就成了中國水利防治的重點。

Remove ads

周朝

史記·河渠書》中最早的記述:西門豹漳水十二渠。「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秦王政元年(246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修建,引涇水洛河,故名鄭國渠,可澆灌關中農田四萬餘頃。

Remove ads

漢朝

漢朝重視水利工程建設,致力於治理黃河。有召信臣王景等水利專家。永平十二年夏四月,王景與王吳率數十萬民工,「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改善了汴口水門工程。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所有工程完成,「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永平十五年,王景隨帝東巡,行至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南),漢明帝嘉獎他的治河功績,拜為河堤謁者。

左內史倪寬曾上書「表奏開六輔渠,定《水令》以廣溉田」。元鼎六年(前111年),穿鑿六輔渠。

太始二年於鄭國渠之南方,穿渠引涇水,名白渠。與鄭國渠統稱鄭白渠

Remove ads

隋朝

京杭大運河的全面成型是在隋朝隋煬帝時陸續開鑿四條運河,分別為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河,全長二千五百多公里。《隋書》載:「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

黃鞠修隧道水利工程。

Remove ads

明朝

潘季馴四次治理黃河,習知地形險易,成績顯著。他主張綜合治理黃河下游。認為黃河運河相通,治理了黃河也就保護了運河,黃河淮河相匯,治淮也就是治黃,既不能離開治黃談保運,也不能拋開治淮談治黃。他指出,黃河下游善徙的主要原因,在於水漫沙壅。因此治理上應築堤束水,借水刷沙。

Remove ads

清朝

明末清初,河道年久失修,災害連年,疊有黃河奪淮之事。康熙年間,獎勵墾荒屯田,重視興修水利,使得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皇帝在親政之初,即以「朕自聽政以來,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夙夜廑念。」康熙帝六次南巡,均以巡視河工為首要。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帝敕諭安徽巡撫靳輔總督河道,靳輔「周度形勢,博採眾論,為八疏同日上之」。靳輔指出:「清口以下不浚築,則黃淮無歸,清口以上不鑿引河,則淮河不暢。高堰之決口不盡封塞,則淮分而刷黃不力,黃必內灌,而下流清水潭亦危。且黃河南岸不提,則高堰仍有隱憂,北岸不提,山以東必遭沖潰。故築堤岸,疏下流,塞決口,但有先後,無緩急。今不為一勞永逸之計,屢築屢圮,勢將何所底止。」並借用明代水利學家潘季馴「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論,治河取得了初步成效。

Remove ads

注釋

Remove ads

參考書目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