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英語:Shanghai Institute of Immunity and Inf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是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前身為2004年10月11日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英語:Institut Pasteur of Shangha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研究所致力於重大傳染病研究,2005年7月開始運行,2007年7月23日獲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覆,2020年1月2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將上海巴斯德所正式納入直屬事業單位管理序列[2]。2023年3月8日,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將中斷與中國科學院的合作關係,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領導工作。2023年7月26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相關人員表示改名對研究進展影響不大。[3][4][5]

Quick Facts 成立時間, 研究方向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
成立時間2004年
研究方向人類傳染性疾病
黨委書記司勝利
人數140
所有方中國科學院
曾用名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地理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詳細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岳陽路320號
網址官方主頁
Close

歷史

巴斯德所時期

2004年中國科學院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簽署合作共建上海巴斯德所,同年10月1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揭牌成立,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在上海出席了揭牌儀式。[6]

2005年7月開始運行,23日獲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覆。

2020年1月2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將上海巴斯德所正式納入直屬事業單位管理序列。

2022年12月,巴斯德研究所決定改與中國科學院的夥伴關係。[6]

2023年3月8日,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將中斷與中國科學院的合作關係,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領導工作。[3]

免疫感染所時期

2023年7月26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4]研究所設有中國科學院分子病毒與免疫重點實驗室,微生物、發育與健康研究中心等學術單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研究組29個,設有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設有生物學、基礎醫學2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培養點。 研究所在職職工140人,博士後22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29人、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20人;在學研究生263人,其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籍173人(博士95人、碩士57人、留學生21人),聯培生60人。[1]

2023年7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生物醫學創新高峰論壇舉行,邀請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教授巴里·馬歇爾(英語:Barry James Marshall)等5位資深專家學者主題報告。[7]

研究機構

  • 中國科學院分子病毒與免疫重點實驗室
  • 微生物、發育與健康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 重要病原與宿主互作的機理及應對策略
  • 重要病原發現、溯源及傳播機制
  • 傳染病防治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
  • 傳染病與人體微生物組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