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猶太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猶太主義的情況有些複雜,中國歷史上沒有反猶的土壤[1][2],但最近幾十年裡許多反猶陰謀論開始在中國傳播[3]。一些中國人相信猶太人秘密統治着世界,而且都很有商業頭腦英語Economic antisemitism[4]

歷史

中國人對猶太人的看法受到多方面歷史因素的影響[5]:98埃默里大學的埃里克·萊因德斯寫道,這些因素包括「來中國的新教傳教士、猶太人常與華僑華人同樣被歸為模範少數族裔、20世紀30年代時從日本傳入的反猶文章日語日本における反ユダヤ主義上海隔都的猶太難民、以及將以色列視為美帝國主義代理人的政治看法[5]:98。」

萊因德斯還寫道,中國人對猶太人的刻板印象更多的是基於正面的概括[5]:98–99。猶太人和中國人一樣被認為長於教育、善於競爭[5]:99。一些中文暢銷書中會有猶太人善於累積財富相關的內容[5]:98–99。一些學者寫道,這種正面的、在改革開放時代廣泛傳播的親猶英語Philosemitism刻板印象很容易演變成反猶思想[3][6][7]

華裔美國人IT工程師及歷史愛好者宋鴻兵在2000年代出版的《貨幣戰爭》中認為自拿破崙時代以來猶太經濟學家就控制着全世界的銀行系統聯邦儲備系統被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五家美國私有銀行控制,而這些銀行與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內的猶太人團體關係密切,這些猶太人團體據稱導致了亞洲金融風暴[8]。《貨幣戰爭》在中國曾十分暢銷,甚至被一些高級別的官員閱讀[3][9]

反誹謗聯盟2014年的民調顯示有20%的中國人對猶太人保持負面態度,且老年人更可能對猶太人有負面觀感[4][10]。2021年5月,中國環球電視網一則節目的主持人在評論2021年以巴衝突時稱「猶太人主導着金融和互聯網行業」、「所以,他們是否有代表自己的強大遊說力量呢?有可能」,該則節目隨即被以色列駐華大使館稱為「公然反猶」[11][12][13]

司馬南的微博賬戶曾傳播過有關從未實現的河豚計劃的說法,並將其描述為「猶太人與日本人勾結在中國領土上建立猶太人家園的證據」[14]。2021年9月,比亞迪任命曾發表《如何評價猶太人?》的網絡紅人盧克文為品牌代言人[15]。在東京電力宣布將排放福島核廢水後,一位擁有250萬粉絲的博主說東京電力受到猶太人資助[16]

2023年以色列—哈馬斯戰爭爆發後,中國互聯網上除就地緣政治攻擊以色列外,亦有攻擊猶太民族的言論出現[17]。2023年10月17日,由於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表示支持以色列,中國網民引用中東戰爭流離失所的難民情況在德國駐華大使館的公眾號攻擊以色列,同時亦有部分攻擊猶太人的聲音出現[18]

2023年11月,以色列駐華大使潘綺瑞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稱,儘管中國社交媒體中充斥反猶、反以言論,但並不代表中國反猶,以中關係並不會改變[19]

2024年1月,CNN報道指反猶太主義內容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激增[20]。此報道遭到陳衛華批評,並認為按照CNN的邏輯,聯合國甚至全世界大多數人都在煽動反猶太主義,因為他們都批評了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徑[21]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