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明朝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丘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號深庵、玉峰、瓊山,晚號海山老人,廣東瓊山下田村(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鎮金花村)人,祖籍福建晉江,明朝政治人物。正統甲子廣東鄉試解元,景泰甲戌傳臚。弘治年間官至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早年聰敏卻喪父,其母李氏教之讀書,過目成誦。因家貧無書,曾走數百里借書。正統九年(1444年)廣東鄉試中舉第一(解元),正統十二年(1447年)入國子監。景泰五年(1454年)登甲戌科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參與《寰宇通志》的編纂。後進翰林院侍講,參與編寫《明英宗實錄》,之後進侍講學士。《續通鑒綱目》成,擢學士,遷國子監祭酒,進禮部右侍郎,掌祭酒事[1]。
明孝宗時期,其上書《大學衍義補》,後進禮部尚書,掌管詹事府事。參修《憲宗實錄》,充副總裁。弘治四年(1491年)書成,加封太子太保,命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弘治六年(1493年)因目疾免朝參。因事被言官彈劾,孝宗不問。歷加少保。弘治八年(1495年)卒,享壽七十六歲。贈太傅,謚文莊[2]。
丘濬推崇理學,撰有《伍倫全備記》[3],寫伍倫全、伍倫備一家滿門忠孝事,宣揚封建教化,徐復祚批評此劇「全是措大書袋子語,陳臭腐爛,令人嘔穢」[4]。晚年「右目失明」,「猶披覽不輟」。著有《大學衍義補》《世史正綱》《家禮儀節》《伍倫全備忠孝記》《朱子學的》《丘文莊集》《瓊台集》《平定交南錄》等。
《名臣錄》稱丘濬「國朝大臣,律己之嚴,理學之博,著述之富,無出其右者」,《四庫全書提要》說:「浚記誦淹博,冠絕一時,文章爾雅,有明一代,不得不置作者之列。」梁章鉅稱丘濬相當於歐陽修,有「轉移文運之功」[5]。何喬新把他和張九齡、余靖及崔與之並稱為「嶺南四傑」。錢穆稱丘濬「不僅為瓊島之大人物,乃中國史上第一流人物也。」
湖口縣鄱陽湖有一間日宮亭廟,異常靈驗,能分風擘流。有一回丘濬夫人北上京師路過停歇此地,晚上睡覺時忽然夢見一位神人對她說:「我戚編修闌也。明日湖中大風,隻艫無存。我與汝夫君為同官,誼相關切,特來救汝,可移登岸。」於是丘夫人醒後便從船上搬到古寺中歇宿。過不了多久狂風大作,風勢狂暴且持續了一天左右,湖中的船隻全都沉沒,船裡的人無一生還,惟獨只有丘夫人僥倖逃過一劫[6]。
丘濬葬於海南瓊山郊水頭村,丘浚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