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鄉試,或稱鄉貢、鄉闈、秋闈、大比[1],形式起源於古中國自唐朝時在科舉制度中設置的以州郡為單位舉行的全國性地方考試,宋朝時成為會試、殿試之前的三級考試第一道比試,故名「大比」;又因為春秋時期的古典國家教育機構名為「鄉校」,故名「鄉試」。元朝時由於用行省取代了道、路(唐宋行政區劃)作為一級行政區劃,鄉試被正式設立為以行省為單位舉行。明清時,參加考試人員,需有庠生、貢生等諸生資格。考中者稱為舉人,取得進一步參加會試資格。其中,第一名稱為「解元」,前五名稱為「經魁」,亦有將二至十名稱「亞元」者。
中國科舉史上,唐朝的地方性考試,即州、縣舉辦的科舉考試稱解試。宋朝時,科舉考試確立為州試、會試、殿試三級。元明清三朝舉辦的鄉試,自元朝延祐元年(1314年)鄉試起[2],至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八月癸卯恩科鄉試結束[3]。越南、朝鮮亦有此類地方性考試。
以一級行政區——行中書省為主要單位的元代鄉試,始於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即延祐復科。以十一行省為主,全國共有17個一級行政區舉辦鄉試。研究者認為,元朝政府以行省為單位舉辦鄉試,是出於其地域遼闊的實際和中央集權的需要,亦被明清繼承。元朝鄉試每三年一次,共舉行16次。考試流程上,共有保舉投狀、鎖院應試、校文錄取三個步驟。在四等人制度下,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在名額、出榜、場次、命題等方面享有不同待遇[2]。
元惠宗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的鄉試,是元代歷史上最後一次鄉試。此次鄉試,已因元末民變和元政府在諸地統治終結,僅餘數地舉辦[2]。
明清在各省省城「貢院」舉行,因許多南方諸行省的生員寄籍直隸順天府,報考鄉試,準備中舉後直接留在京師參加會試,以免舟車勞頓。因為這樣的生員非常多,故學界特別稱順天鄉試為「北闈」。北闈第一名解元,按慣例須為本地(京師順天府,今北京市)人,俗稱「北元」;南方各省籍的人,考中第二名也稱「元」,為「南元」[4]。
明清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期在子、卯、午、酉年的秋八月,又稱「秋闈」,為正科。清代,遇新皇帝登基、大婚、壽誕、慶典等加科,為恩科。考三場,每場三日。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試《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各省的學政是不能主持鄉試的,學政負責主持院試,選拔秀才,並督察府、縣的學官。
鄉試由皇帝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諸生(貢生、監生等,包括未仕者、任官未入流之生員)經科試合格,均准應試,但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丁憂(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均不准應試。
明清鄉試資格考試:
考試方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