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歸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不归桥map

37°57′22.05″N 126°40′14.15″E

事实速览 韓語名稱, 諺文 ...
不歸橋
Thumb
不歸橋上旁的立牌及橋上站崗的韓國憲兵
韓語名稱
諺文돌아오지 않는 다리
돌아올 수 없는 다리
文觀部式Doraoji anneun dari
Doraol su eomneun dari
馬-賴式Toraoji annŭn tari
Toraol su ŏmnŭn tari
关闭
Thumb
共同警備區地圖,左下方的「Bridge of No Return」即為不歸橋

不歸橋韓語:돌아오지 않는 다리돌아올 수 없는 다리),原名「板門橋」(널문다리널門다리),位於朝鮮半島共同警備區,坐落於軍事分界線上。因架於沙川江,在北韓被稱為沙川橋사천교沙川橋)。在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時,這座橋用來向南北雙方交換戰俘。「不歸橋」的名字來源於朝鮮戰爭戰俘遣返問題,聯合國軍所俘虜的北韓戰俘大多可以選擇前往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或者南方的大韓民國,但一旦踏上橋後則不許反悔而後退[1]

使用

最後一次利用此橋交換俘虜是在1968年釋放普韋布洛號船員,他們獲准通過此橋進入韓國。北韓方面經常使用這座橋,直到1976年8月發生板門店事件。發生事件後聯合國軍司令部要求在共同警備區內明確標示出軍事分界線。北韓在72小時內在共同警備區北部建造了一座新的橋梁(72小時橋),此橋遂不再使用。

軍事分界線貫穿不歸橋中心。橋兩端為各自的哨站。朝鮮人民軍哨站在聯合國軍方面稱為KPA#4,聯合國軍哨站稱為CP#3(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遺棄)。CP#3哨站附近為樹木環繞,僅在冬季的幾個月里能從另外一個聯合國軍哨站CP#5看到。朝鮮人民軍多次試圖通過不歸橋從CP#3哨站綁架聯合國軍人員進入北韓境內。[2]

由於CP#3哨站靠近北韓邊境,其到達路徑由北韓檢查站包圍,且北韓一方多次企圖綁架在那裡工作的聯合國軍司令部人員,CP#3被人稱作「世界上最孤獨的前哨」。2003年時,橋梁漸漸老化需要進行維修。據CNN報道,美國政府提出由他們主動修復橋梁或修建新橋的請求,但都被北韓拒絕。[2]

主要事件

  • 小交換行動(Operation Little Switch),1953年4月
  • 大交換行動(Operation Big Switch),1953年4月到9月
  • 釋放普韋布洛號船員,1968年12月23日
  • 板門店事件,1976年8月18日

紀念儀式

Thumb
在橋上舉行儀式的士兵

駐紮在共同警備區柏尼法斯營和自由鐘營的美國陸軍士兵獲准在不歸橋舉行晉升或延長服役儀式,其位置在不歸橋中心南北韓分界線韓國一側,美軍或韓國軍隊舉行儀式時,兩名衛兵會面對西側北韓方向。

相冊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