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雲南通志》,又稱「隆慶《雲南通志》」,是明朝隆慶、萬曆年間官修地方志,為明修雲南省志上乘之作[1]:4。《通志》由鄒應龍修、李元陽纂,卷首有李元陽自序[2]:181

雲南巡撫鄒應龍提倡修志,眾人推薦雲南名士李元陽編纂,始修於隆慶六年(1572年)[3],萬曆四年(1576年)在葉榆(今大理下關)刊刻[2]:181。《通志》修成時李元陽已80歲高齡,他在自序末尾署名「八十老人」[3]

內容

萬曆《雲南通志》共17卷,分為12志、58目[4]:24,系在正德《雲南志》基礎上纂編而成。《地理志》和《羈縻志》內容豐富,開創《兵食志》,記錄了明代衛所軍實屯征的重要資料。但《通志》出自李元陽之手,多錄其個人見解,比如他將舊志的「百夷」改作「僰夷」,又把「僰人」改為「白人」,導致少數民族的稱謂混亂不堪,甚至對後世的白族傣族同源誤解造成一定影響。[5]

萬曆《雲南通志》記載物產較為完善,明清時期四川、湖廣、貴州等地省志均無糧食介紹,史學家何炳棣根據萬曆《雲南通志》的記載,考證玉米紅薯最先從雲南進入中國,自入滇比自海路入早二三十年[3]

版本

清初之後,雲南文獻中未再見到有關萬曆《雲南通志》的記載,康熙五十四年《新興州志》為最後引用《通志》者,《通志》此後在雲南失傳[6]:430。萬曆《雲南通志》現存版本有:

More information 版本, 藏館/出版機構 ...
版本 藏館/出版機構 來源 參考
明刊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初刻本,列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善本名單。 [3][7]:1831[8]
天津圖書館 補刻本,原為天津任振采天春園藏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將藏書捐獻天津圖書館,列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善本名單、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上海圖書館 再補刻本,列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善本名單。
日本尊經閣文庫日語尊経閣文庫 [3][9][10]
日本早稻田大學
曬印本 天津圖書館 [11]:819
湖北省圖書館
原雲南通志館 1932年任振采寄函至昆明,委託方樹梅採購雲南地方志,並附已藏雲南志書目錄,其中包括萬曆《雲南通志》。隨後方與任聯繫,得其曬藍本一部,今已遺失。 [12]:518
抄本 北京大學圖書館 [11]:819
中國民族圖書館
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雲南省圖書館 傳抄天津圖書館藏本。 [4]:24
近代重印本 雲南通志館 雲南通志館將所獲任振采天春園曬藍本發上海排印500部,分裝8冊,1935年出版,封內題「龍氏靈源別墅重印」,增龍雲重印序,現流傳較廣。 [2]:182[12]:518
影印本 蘭州大學出版社 中國西南文獻叢書》本,影印1935年雲南通志館排印本,輯入第1輯第21卷,2004年出版。 [13]:4
民族出版社 大理叢書》本,影印1935年雲南通志館排印本,2007年出版。 [14]:2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湖北省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本,2018年出版。 [15]
中華書局 雲南歷代方志集成》本,2020年出版。 [16][17]
北京燕山出版社 《現存明代西南方志集成》本,影印明刻本、1935年雲南通志館排印本兩種,2021年出版。
點校本 雲南大學出版社 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在第六卷收入萬曆《雲南通志》的《建設志》、《賦役志》、《兵食志》、《學校志》、《羈縻志》部分內容。據1935年雲南通志館排印本點校,1998年出版。 [12]:660
中國文聯出版社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劉景毛點校,以雲南通志館重印本為工作本,與國圖本、天圖本、上圖本對校[3],2013年出版,題名《萬曆雲南通志》。
Close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