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相信只有一个神祗存在的意识形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神論或一神教(翻譯自英語:monotheism;古希臘語:μονοθεϊσμός),意指認為只存在一個「囊括一切的神」的宗教和思想,《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或是相信神的唯一性」[1]。但並不否認唯一真神之下,有其他的天使、撒旦、伊斯蘭教的精靈、伊布力斯等靈體之存在,僅承認唯一靈體的純粹一神教是不存在的。從宗教源流和的「創造論」基本教義觀之,埃及法老王阿肯那頓所創宗教可能是最早的一神論。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1月27日) |
目前存在的一神教主要是亞伯拉罕諸教,又稱閃米特諸教,主要的包括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印度的錫克教也是一神教。基督教主要是三一神論,雖然早期有許多人信奉的是一位神論。
三一神論與一位神論不相同地方為稱神是「三位一體」的神,如基督教中創造天地的聖父(神/天主/上帝)、聖子(耶穌)、聖靈/聖神,三者是合一的,只是有三種位格,「三位一體」被視為「奧秘」。較多現代神學家認為《聖經》中的神是獨一的 [2]。與一神教相對的是多神教與泛神教,其特點可以分別概括為「相信世界上有不只一個的神」、或「世界上一切皆是神」。
婆羅門教認為創造神「婆羅門神」(又稱梵天)已完成祂的創造任務,印度境內只有一座梵天廟宇,反而保護神毘濕奴、破壞神濕婆有許多廟宇與信士。婆羅門教發展出印度教後,泛神論成為主流傾向。
華夏在戰國前,曾經篤信天、上帝或昊天上帝是掌控一切的至高無上的神。「帝」、「公」或「天」在上古時期,都是對神的專有簡稱。在一些古籍,包括《周易》,《詩經》中,都有對這一信仰的紀錄。
可以說,中華文化的整體脈絡就是發端於這一信仰。
猶太教崇拜唯一真神(一神信仰,希伯來語:「יהוה」),是希伯來人內部的民族宗教。猶太教認為《塔木德》是僅次於《聖經》的經籍,傳統觀點認為,從猶太教中派生出了兩個世界最大的宗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但伊斯蘭教則不承認該說法,穆斯林相信伊斯蘭教的一神信仰內容才是最純正的,而不是繼承或抄襲猶太教和基督教。當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希伯來人的猶太原居地後,希伯來人也易名為猶太人並散落到希臘帝國各處,公元前3世紀,希臘化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君主托勒密二世,召集70多位懂希臘語的猶太人,集中整理猶太教文獻並譯成希臘語,即目前基督教使用的希臘語聖經中的舊約全書部份,所謂七十士譯本[3]。再後來猶太地區被羅馬帝國徹底摧毀,位於耶路撒冷的聖殿被拆毀,只留下一段殘破的西牆(俗稱哭牆),猶太人散落到歐亞各地。
歷史上,猶太人曾面對多次毀滅性的災難和逼害。猶太人由於兩千多年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語言、文字已經分化,只是靠着統一的宗教維繫其單一的民族性。猶太教徒認為救世主尚未來臨,不承認耶穌基督是救世主。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近年,已承認曾對抗猶太教徒,造成了他們承受苦難的歷史。
他們嚮往自己民族的輝煌歷史。19世紀,猶太復國主義(錫安主義)思潮興起,各地猶太人以買地等手段陸續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家。由於在遵守方式和程度的差異。
基督教是一種信仰神和天國的一神論宗教,發源於猶太地區。在人類發展史中,基督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尤甚)世界各地遍布為數眾多的教堂。基督徒相信耶穌為神(或稱天主、上帝)的聖子、人類的救主(彌賽亞,即基督)的一神論宗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列為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主要有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大派別,以及其他許多規模較小的派別。基督教雖然產生於中東地區,但後來由於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擴張和持續打壓,基督教的傳播中心逐漸轉移至歐洲並在歐洲發揚光大,並由此傳播至遠東、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即便如此,中東地區仍存留着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古老的東方禮教派,信仰者有阿拉伯人、科普特人、亞述人、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等。中文語彙的「基督教」一詞時常是專指新教。
在基督教中,神的定義其中之一是:「創造並維持宇宙的永恆存在」。在經典中,他被表示為人們救贖之根本[4]。
有些基督徒相信神是「無所不在的」,創造萬物並在其上,經文依據是:哥林多前書15:28[5]、歌羅西書1:19-20以及以弗所書1:10。多數人亦相信他是個超然存在(表示他超脫於空間於時間之外,因而是永恆的,而且不會被與宇宙間的力量影響)[6]雖然天主教、東正教以及各種新教教派相信他們信仰同一個神,但有些人對於這個神的性格有不同的想法。
上帝通常被認為是神聖(沒有原罪也不腐化)、正義(祂的所有判決都將是公平、正確並且名副其實的)、全能、全知、全善、無所不在而永恆且永存的。
基督教上帝在三位一體中被理解為聖父、聖子和聖靈/聖神;一個同時存在於又超越過自然的單一無限存在。他被所有基督教派系描繪成內在(他和我們的個人關係)和超然存在(他對自己的個人關係)都有神性和人性。
反對三位一體論者則稱聖子耶穌雖是救世主,但他是上帝所差遣的;聖父就是上帝,才是至高無上的;而聖靈是一個類似於上帝在地上的意志和能力的彰顯。三位是分開的,但聖子和聖靈仍被視為由唯一、真實並永恆的上帝而來的。
伊斯蘭教[註 1]或回教,舊稱清真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回教,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論宗教;古蘭經被伊斯蘭教信徒視為創造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這一名稱來自閃語字根S-L-M,意為「順從(真主)」;實際上穆斯林(伊斯蘭信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真主、亞當的主、諾亞的主、亞伯拉罕的主、耶穌的主,全人類的主、衆世界的主。安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是造物主的其中一個尊名,造物主是獨一無二的,在不同文化、語言有不同尊稱罷了;根據伊斯蘭教義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真主,真主在歷代、各民族派遣了衆多先知給人類,包括阿丹(亞當)、諾亞(奴哈)、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最後才是穆罕默德~祈求造物主賜予他們全體平安,最後的天啟是傳達給最後的先知穆罕默德,並載於《古蘭》經。
伊斯蘭的宗教習俗包括五功,是為「念、禮、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基本義務[7]。伊斯蘭還擁有自己的一套伊斯蘭法律,該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8]。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粗略佔穆斯林的85%)或什葉派(粗略佔穆斯林的15%)兩大派別,另外兩派中均有人同時信仰伊斯蘭神秘主義[9]。伊斯蘭教是中東的大部分及部分非洲、亞洲的主流宗教[10]。在中國、俄羅斯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族群。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佔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11][12]。30%的穆斯林都位於南亞,20%的穆斯林在阿拉伯國家[13]穆斯林移民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至2011年為止,全球約有15億9300萬穆斯林,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10],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14]。
錫克教是15世紀在印度教巴克提派的虔信運動(梵信仰)和伊斯蘭教蘇菲派的共同基礎上產生。1469年由第一代祖師拿那克(Nanak)創始。聖地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則市,此地有錫克教最大寺廟——大金廟。「錫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門徒」,因該教教徒自稱祖師的門徒。
在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教徒多次掀起發對專制主和莫臥兒國家的鬥爭。在英國統治時期,曾多次展開反英鬥爭。
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信仰該教的錫克人掀起了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早期實行祖師制,在第十代祖師後被廢除。十八世紀初分成易行派和獅子派。錫克教強調人人平等,男人之間互為兄弟,女人之間互為姐妹。他們奉行嚴格的一神論,及禮拜幾代祖師。
1980年代錫克教民兵拒絕解除武裝,逐漸發展成為地方軍閥,成為國中之國,遂漸漸不容於印度政府,隨後政府發動了藍星行動,解除錫克武裝民兵。
騰格里是古代阿爾泰語系一些游牧民族對於天的稱呼,是薩滿教騰格里信仰的中心神靈。在中國古代典籍中,「騰格里」一詞最早出於匈奴,寫作「撐犁」[17][18]。其後,鮮卑、柔然、突厥以至蒙古等草原民族均繼承了騰格里信仰。與突厥同族的敕勒發展出了「蒼天」(Koke Tengri)的概念[註 2],而蒙古人將騰格里稱為「Mongke Tengri」,漢語譯作長生天,作為最高信仰。在之後,由於受到佛教、印度教等多神教影響,騰格里被加上了各種稱呼,分裂成為眾多神靈,17世紀後甚至出現了「九十九騰格里」的說法。但在深受其他一神論影響的今日土耳其語中,「神」一詞為自騰格里轉化而來的「Tanrı」,其穆斯林信眾不但以此詞稱呼基督教的上帝,甚至還在非正式的場合代替來自阿拉伯語的安拉之名。在歐洲可薩人與保加爾人、馬扎爾人、阿瓦爾人也曾信仰騰格里。
巫毒教(Vodun vodṹ),又譯伏都教,流行於貝南、多哥中南部,也是加納、奈及利亞豐族人的信仰。
和薩滿教相似地相信巫術或魔法的伏都教,也是相信有一個唯一真神,信徒稱祂為大主子。
有人認為其只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可能是來自敵基督陣營的混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