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全党的集体领导之核心人物,通常是指被赋予了该称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領導核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中是指被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最高領導人。「核心」這個稱號首次出現在1989年,由時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在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會議上提出。目前,有四個人被正式賦予「領導核心」稱號: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習近平。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22年10月17日) |
曾經出任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和中央軍委主席的華國鋒一般不被稱為「領導核心」,其在任職初期被尊稱為「英明領袖華主席」,顯示其繼承「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地位。胡錦濤在中共中央總書記任內則被稱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核心不是一個正式的職位,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官方文件中的使用賦予其持有者在黨的領導架構中的超然地位。
2019年國慶節前後,在一系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中,官方報道開始更多的以「主要代表」一詞替代「核心」來並稱往屆的最高領導人,如「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1][2]。在2021年公布的《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和現行版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主要代表」一詞的出現頻率也要高於「領導核心」。然而在2022年江澤民逝世後官方發布的《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中再次強調了江澤民的「領導核心」地位[3]。
自遵義會議開始,毛澤東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歷經延安整風運動和中共七大,得以確立為全黨的領袖[4]。他終身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其大部分權力是通過長期的黨內鬥爭和國共內戰勝利獲得。1967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聯合林彪和四人幫將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和軍方將領彭德懷、賀龍等領導人迫害致死,權力達到巔峰。文革期間,毛澤東的個人崇拜現象盛行,被尊稱為「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統稱「四個偉大」。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繼任者華國鋒儘管擁有黨政軍最高的頭銜,也曾被宣稱為「英明領袖」,卻因缺乏足夠的革命資歷而無法建立強大的支持聯盟,在與鄧小平、陳雲等革命元老的政治鬥爭中落敗。
1977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的支持下復出工作,重新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開始撥亂反正。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主導改革開放政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廢除中共中央主席一職,形成以鄧小平、陳雲領銜的中共元老集體領導的格局[5]。1987年中共十三大,中共元老們紛紛退出中央政治局,趙紫陽通過修改黨章讓既不是中央委員,也不是中央候補委員的鄧小平繼續擔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擁有了高於黨內其他元老們的領導地位[6]。在1989年5月26日中顧委常委會上,中顧委主任陳雲首次提出:「……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但現在有人要另起爐灶,我們要堅決擁護以鄧小平同志為「頭子」的中國共產黨黨中央……」。5月27日《人民日報》首次公開發表「堅決擁護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11月9日十三屆五中全會公報接受鄧小平辭任中央軍委主席時稱他是「我們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該公報和11月10日中顧委全會的公報還正式使用了小平同志「是……總設計師」的說法[7][8]。至此,鄧小平擁有了「第二代領導核心」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稱號。
1989年六四事件之前,時任黨總書記趙紫陽曾被廣泛承認是鄧小平的接班人,但由於趙紫陽對學生和示威者的同情,中共八大元老的部分成員找來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接替了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職位。然而,在上海度過大部分從政生涯的江澤民是一個沒有黨中央組織經驗,被各方妥協後的候選人。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提高自己在黨內的地位,江澤民需要鄧小平和其他黨內元老的支持,也需要黨內領導集體其他成員的承認。[9]
江澤民的政治資歷相對薄弱,鄧小平為了鞏固他的地位,提出了「領導核心」的觀點,提到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時期的黨的核心,宣布自己「實際上」是改革開放開始以來黨的核心(雖然他從來沒有擔任黨內最高領導職務),要求維護江澤民作為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10]鄧小平引用了一個同心的,非階級的形象表述,「核心」是一個創新的政治詞彙,避免指定任何個人為「至高無上」或「高於其他人」。它隱含地認識到毛澤東時代個人崇拜的政治弊病,但同時也允許圍繞並團結在一個領導人物的周圍。[來源請求]
胡錦濤於2002年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但江澤民在2004年才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這是1980年代鄧小平掌權時擔任的主要職務。但是,江澤民缺乏鄧小平的影響力,有些領導幹部批評他繼續掌權,干涉繼承人的事務。江澤民與自己的盟友一起,把政治局常委會作為一個共識決策機關,限制了胡錦濤的權力。但部分媒體認為胡錦濤的中共領導地位在中央電視台於2005年首次稱呼胡錦濤為領導核心後已一錘定音[11],不過後來胡錦濤沒有被任何中共官方正式文件稱為「領導核心」,官方媒體統一稱呼「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八大以後,胡錦濤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主要代表」被載入《中國共產黨黨章》。
習近平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後接替胡錦濤為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他上任後開始了一系列大膽的計劃,以消除腐敗和改革經濟。到2016年,他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許多地方行政區領導人開始向他表示敬意,並再次援引「領導核心」一詞,以及核心意識[12][13],甚至還出現了對他的個人崇拜現象。習近平作為「核心」的官方地位在2016年秋天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後宣布。習近平也成為繼毛澤東和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政治強人。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後,官方對習近平的個人宣傳達到文革以來的最高點[14],甚至以「最高領袖」、「最高統帥」、「總設計師」稱呼習近平,地位直逼擁有「四個偉大」的建國領袖毛澤東[15]。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開以後,習近平的權勢達到更高程度,以他命名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寫進《黨章》中。2018年的憲法修正案中,習近平更是取消了自鄧小平時代以來的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以刪除國家主席和副主席最高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為自己終身執政或長期執政掃除了障礙。官方媒體解釋這不代表終身制復辟,因為黨和國家領導幹部退休制度仍然有效,且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副委員長等國家領導人仍然被限制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16]。
代次 | 肖像 | 姓名 | 成為最高領導人時間 | 就任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時間 | 離開黨內領導崗位時間 | 主要職務 |
---|---|---|---|---|---|---|
1 | ![]() |
毛澤東 | 1945年4月23日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年6月19日) | 1976年9月9日(任內逝世)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 |
2 | ![]() |
鄧小平 | 1978年12月18日 | 不適用,沒有擔任過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職務 | 1989年11月9日[17] | 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
3 | ![]() |
江澤民 | 1989年11月9日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89年6月24日) | 2004年9月19日[18][19][20]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
4 | ![]() |
胡錦濤 | 2004年9月19日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2002年11月15日) | 2012年11月15日 | |
5 | ![]() |
習近平 | 2012年11月15日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2012年11月15日) | 現任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