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梵語:वासना,羅馬化:Vāsanā;巴利語:Vāsanā;藏語:བག་ཆགས,威利轉寫:bag chags),又譯為煩惱習、餘習、殘氣、氣習[1]、串習、宿習、習等[2];佛教、印度教等的印度諸宗教的術語,義爲眾生在輪迴中 由自己前世 累積的善與惡業力、行為、喜好、習慣等殘留到今世,導致生來具有一些精神和行為方面的特徵,常用來指不好的、與煩惱有關的習性。大乘佛教唯識學派提出「種子論」,認為眾生持續造業,薰染識田,如同種下「種子」,發芽結果,帶入來世,這個過程稱為薰習[3][4]。
詞義
「習氣」一詞的梵語詞源主要是वासना(Vāsanā)。此外譯為習氣者,有時也有abhyāsa,義爲修習、重複、串習,因反復的練習而成習慣,引申為習氣、串習[5];或者bhāvanā,義爲修、修習,它的主要含義是修習,對應的藏文是སྒོམ་པ(sgom pa),但也可以表達習氣的意思[6]。
佛教
佛教認為,習氣就像塵垢,頑固的附著在識上,即使用智慧的水浣洗乾淨,垢氣猶在;也像燃香的氣氛,即使香已燃盡(譬喻壽盡),其香味尚未散盡;又如酒瓶,將酒瀉盡(譬喻壽盡),其酒瓶裡仍然留有酒的味道,浣洗多次仍難消散。[7]
《大智度論》指出,眾生因為無明而造業,造業生出煩惱,煩惱生出不淨心,不淨心又生煩惱,久習煩惱,而有習性薰染,如同被煩惱鎖鏈鎖住,即使解脫初時仍行走不便。聲聞弟子依據佛陀聖教證得阿羅漢果,能斷煩惱,不過非屬煩惱的煩惱氣分——煩惱習仍在。能斷習氣者,唯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佛陀之弟難陀[8]因淫慾習氣,坐眾中說法,眼睛先看女眾;又如舍利弗、摩訶迦葉有瞋恚習氣[7][9],畢陵伽婆蹉慢餘習。
《佛學大辭典》云,大乘佛教所謂的「妄惑」,分爲現行、種子、習氣三者,阿羅漢能不起惑之現行、斷惑之種子,但仍留有惑之習氣。[10]
瑜伽行唯識學派提出「種子論」,則以種子爲習氣的異名。人在輪迴過程中,眾生不斷造業,持續薰染著第八識阿賴耶識,在上面留下潛伏的標記,這些痕跡就像種子種在田中,終將會隨著因緣的成熟而開花結果,致使造業者受報,產生轉世,在輪迴中相續輪轉,不得自拔。因此阿賴耶識也叫做「一切種子識」、「識田」、「藏識」。[11][2]現世者的心識中藏伏著的前世的煩惱種子和習氣,具有產生思想、行為及其他一切有為法之能力,總能夠不自覺的表現在行為、言語、思想、潛意識上。這也解決了性善、性惡的爭論,眾生並沒有固定的性善或性惡,只是被前世的業報和習氣牽引而各有分別。故佛家云,「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唯識論提出果報和習氣有等流、異熟之別,在異熟習氣中,有名言、我執、有支三種習氣。[2]
印度教
佛教的習氣觀來自婆羅門教,印度教也將習氣稱為「業的印痕」。濕婆教會藉由傳授奧義書的知識,誦念讚神詩Shri Rudram來去除習氣[13]。
對漢語的影響
習氣一詞進入漢語,指「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14],「習慣、習性」[15]。並衍生出「大爺習氣」(有錢有勢的人,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性。)、「鄉下習氣」、「官僚習氣」等用語[14]。
參見
註釋與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