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Science studies),是一個科際整合研究領域,旨在使科學專門知識英語Expertise納入廣泛的社會、歷史和哲學範疇。有些人開始利用科技與社會,在公共領域促進專家和普通大眾的知識交互。[1]

範圍

科學論的實際例子包括生物倫理學瘋牛病污染全球變暖[2][3]生物醫學物理科學自然災害預測、(所謂的)切爾諾貝利災難對英國的影響、科學政策的產生與審查和風險管理。[1]人們所關心的根本問題是關於公認專家的角色——他們是否能為政府和地方當局提供信息,以便其作出決定,[1]以及如何區分外行人群和專家,並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中,讓專家與政策制定過程互相交互。[1][1]

科學家研究特定現象,然後實踐者進行驗證,例如:

歷史

瑪麗亞·奧索夫斯卡英語Maria Ossowska斯坦尼斯拉夫·奧索夫斯基英語Stanislaw Ossowski在1930年代開始引入這個概念。[10]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1962年)引起了大家對科學史和科學的哲學基礎英語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更多興趣。庫恩的工作建立了一個理論——科學史並不像是線性連續的發現,而更像是科學哲學範式概念。範式是更廣泛的社會知識結構,它能確定哪些類型的真理假說是有道理的。科學論試圖確定決定性的二分法,就像科學與技術、自然與文化、理論與實踐一樣;科學與精細工藝導致各種科學領域和實踐的分離。科學知識社會學發展於愛丁堡大學,在那裡大衛·布魯爾和他的同事們發展了被稱為「強社會學英語Strong programme」的理論。強社會學提議,「真的」和「假的」科學理論應該被一視同仁來對待。[11]它們都是由社會因素或條件引起的,例如文化環境和私利。[12]所有人類知識,和其它存在於人類認知中的事物一樣,在其形成過程中必然包含一些社會成分。[13]

用社會學家的方法很難處理自然科學課題,這一點已經被證實,比如美國的科學戰爭。解構主義方法用於自然科學(如同用於藝術或宗教作品)會伴有風險,這不僅危及自然科學「鐵的事實」,同樣危及社會學自身的客觀性和實證主義傳統。[14]將科學成果作為(至少部分是)社會概念的觀點並不容易被接受。[1]拉圖及其他人指出,自然和社會的分歧關鍵在於——自然(事物)是先驗的,可以檢測得到;而社會(國民、國家)是內在英語Immanence的,是人為構造的。這種分歧考慮到大量實物產出(技術-自然混合)和大規模全球性問題,同時使這種區別受到威脅。例如,《我們從未現代過英語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建議重新連接社會和自然兩個世界,使「thing」(事物)回歸現代化之前的用法[15]——將物體定位為混合製造的,並且由人、事物和概念的公開交互來詳細檢查。[16]

科學論學者,如特雷弗·平奇史蒂夫·伍爾加,已經於1980年代開始涉及「技術」,並將他們的領域叫做「科技與社會」。[17]這種「轉向技術」的趨勢,將科學論引入與科技和社會項目專業學者的交流。

最近,一種稱為映射爭論英語Mapping controversies的新奇方法已經在科研實踐者中獲得認可,並被工程[18][19]和建築學校引入作為學生課程。[20]2002年,哈里·科林斯英語Harry Collins和羅伯特·埃文斯提出了科學論的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中的雙關語),即研究專門知識經驗,以響應最近的趨勢,化解專家和公眾間的界限。[21]

在自然和人為災難中的應用

在切爾諾貝利之後牧羊

Thumb
在坎布里亞放牧的賀德威克綿羊

科學信息及其與外行人的交互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布萊恩·魏恩英語Brian Wynne關於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後在坎布里亞牧羊的研究便是一例。[1][22]他詳細介紹了坎布里亞牧羊者的反應,他們因為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導致的核污染而受到了行政限制。[22]牧羊者遭受了經濟損失,他們抵抗強加的條例規定,被認為既不合理又不合適。後來發現,放射源實際上是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回收設施;因此,對該限制的持續時間負責的專家們是完全錯誤的。[22]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多方嘗試將會更好,可以藉助當地非專業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因為他們往往具有很強的地理和歷史背景。[23]

火山學的科研

Thumb
2007年蒙特塞拉特蘇弗里埃爾火山噴發的後果

Donovan et al. (2012)使用了科技研究,並分別描述了對「火山學社會研究」的科學論,以及對各種活火山的知識和專家意見的產生。[1]它包含了一個對火山學家的調查——2008年和2009年,在現場工作季節,採訪了英國英語List of volcanoes in the United Kingdom蒙特塞拉特意大利英語Volcanology of Italy冰島英語Volcanology of Iceland的科學家。Donovan et al. (2012)問這些專家研究火山的目的,以及他們認為歷史上最重要的噴發是什麼。該調查試圖確定對火山學這門科學有影響的噴發,並評估科學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1]

一個主要的焦點是對1997年蒙特塞拉特火山爆發的影響。那次噴發是一個黑天鵝效應的經典例子,[24]它直接導致(僅)19人死亡。然而這次噴發卻對當地社會造成了重大影響,並摧毀了重要的基礎設施,比如島上的機場[25]大約7,000人,約三分之二的人口離開了蒙特塞拉特,其中4,000人去了英國。[26]蒙特塞拉特的案例給了火山學家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的專業知識突然變成了各種公共政策方法的主要驅動。[1]在這種情況下,科研方法提供了寶貴的見解。[1]在科學家當中有各種錯誤傳達。匹配科學的不確定性(如火山騷亂),或者要求在政治建議方面有一個統一的聲音,都是一種挑戰。[1]蒙特塞拉特火山學家開始使用統計啟發模型來估計特定事件的概率,一個更主觀的方法,可以一步步地結合輿論和基於經驗的專門知識。[1]它還涉及當地的知識和經驗。[1]

火山學作為一門科學,目前面臨其認識論基礎的變化。這門科學開始涉及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更多研究。這就要求一個新的、綜合的方法論,它將超越科學學科的界限進行知識收集,而將定性和定量結果結合在一個結構化的整體中。[27]

專家與民主

在西方民主社會,科學已經成為主力,這取決於創新和技術(與風險社會英語Risk society相比)來定位其風險。[28]對科學的信仰可能會與那些科學家自己非常不同,其原因是,比如道德觀、認識論或政治動機。專家的意見,在與外行人的交互過程中是權威性的,並且是所有種類的決策者,但在現代風險社會中也會受到挑戰。這是由學者按照烏爾利希·貝克的理論提出的。專家意見的角色在現代民主中是科研學者間辯論的重要主題。一些人主張更寬泛地、多元地理解專家意見(如希拉·扎薩諾夫英語Sheila Jasanoff布萊恩·韋恩英語Brian Wynne),而其他人則主張更微妙地理解專家意見及其社會功能(如柯林斯和埃文斯)。[29][30]

參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