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珠江隧道

广州市一条主要隧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珠江隧道map
Remove ads

珠江隧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是廣州市第一條穿越珠江的隧道,也是中國大陸首次採用沉管法設計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5]。簡稱珠隧[6]

事实速览 珠江隧道, 概覽 ...
Remove ads

概況

該隧道全長1238.5米,江中段全長457米,黃沙岸段長度為427米,芳村岸段長度為354米,呈南北走向[7][8][1]:121[9]:93。北端出入口位於荔灣區黃沙,連接內環路六二三路,南端出入口位於上芳村,連接花地大道。共有三條管道,西側雙管道為汽車行駛管道;東側一管道為地鐵一號線的專用雙向行駛管道,隧道建成之時一號線隨即開始建設,於1997年6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10]。南端出入口設有收費廣場,由於廣州市已停止收取該隧道通行費用,並不須停車繳費,因此收費廣場已被閒置[3]

歷程

前期

1980年代,霍英東向時任廣州市副市長賴竹岩提議,修建一條連接原芳村區與廣州中心區的珠江隧道,並稱:「有必要通過一條過江隧道把芳村與廣州中心區連接起來,使芳村得到開發[11][12]。」1984年7月,當地根據城市規劃要求,正式提出修建該隧道,後於8月進行可行性研究,確定採用沉管隧道,並為地鐵1號線過江段修建預留管道[13]

1986年,政府正式決定修建廣州市珠江隧道工程,並將其納入「八五」計劃重點市政建設工程[2]。同年12月,廣州市隧道開發公司與香港華德海洋工程公司簽訂協議,確定利用外資建設;市計委亦批准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3]。由於外方報價較為昂貴,最終依靠國內力量,委託廣州市市政管理局與多個單位進行規劃與建設[13][2]

建造

該工程於1988年12月25日動工,總投資約6億元[1]:121[註 1]。所用沉管管節在芳村乾塢廠製作,運輸到預定位置由黃沙向芳村沉放使用,1993年4月15日,首節沉管放置對接完成[2],8月6日,水下沉管全部沉放安裝完成[14]。同年12月28日隧道建成,當地舉行「萬人行珠江隧道活動」,開放數天供市民步行遊覽;部分學校休假半天,以慶祝該工程建成[10]。次年1月18日,隧道屬公路部分通車[15][9]:93[1]:121。2003—2004年曾對該隧道進行改造[1]:121

維護

隧道北出入口擴寬改造

2003年,根據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的消息,該隧道擬進行北出口拓寬改造,分近期和遠期兩個階段實施,近期計劃投資2650萬元,徵地1.25畝,將芳村往黃沙方向的隧道出口由兩車道拓寬為四車道,並增大道路轉彎半徑[16][17]。該工程的方案設計於同年7月30日完成,方案補充設計亦於10月8日完成,逐步改造隧道北出口,以緩解交通擁堵問題,12月總體方案設計完成,並組織專家評審[18]

次年5月25日零時起,該工程開始實施,將內環路東往西方向黃沙出口匝道拆除重建,施工期間車輛禁止經此匝道進入隧道,並設置六二三路至黃沙大道的便道[19]。由於內環路出口封閉,車輛需繞行至下一出口掉頭,導致內環路該路段行車緩慢[20]

2004年10月8日5時,該工程竣工通車[21],除竣工首日司機未熟悉渠化車道造成行車緩慢,後未見明顯擁堵,原芳村隧道口及黃沙大道交通擁堵狀況得到緩解[22][23]

Remove ads

日常維護改造

2017年7月15日晚9時起,廣州市住建委對市內部分主要道路,橋梁進行改造,該隧道工程計劃晚9時進場,封閉芳村向荔灣方向一條車道,10時30分至次日早6時封閉隧道單孔,計劃同年10月中旬完成[24][25]

2021年6月9日,時值芳村片區封控期間,該隧道開始路面病害修復,進行隧道爛板及瀝青面層攤鋪和標線施工,預計工期26天,實際耗時13天,同年21日修復完成[26][27]

2025年3月3日至3月18日,每日夜間22:00至次日早上6:00,珠江隧道敞口段道路部分區域進行占道施工,進行中柱吊裝、鋼格柵吊裝施工,臨時依次封閉隧道東半幅路面、西半幅路面與西半幅路面,時長依次為10日、4日和2日[28][29]

2025年4月25日至5月7日,每日23時至次日6時,因白鵝潭大道橋梁吊裝,對該隧道芳村方向敞口段進行全封閉施工,期間禁止車輛通行[30][31]。施工首日,有車主反饋施工電焊火星掉落至其車輛擋風玻璃上,造成擋風玻璃損壞,施工方表示未做好防護措施,並表示會承擔維修費用[32]

Remove ads

事件

2005年2月23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隧道入口芳村向荔灣方向約50米處[33],該隧道頂部兩個施工點接縫處出現明顯漏水,記者報道稱「流水不斷,有如下雨」,並稱2003年8月該隧道首次漏水情況與此次類似。路面及四周牆壁均被漏下的水浸濕,但事發時並未有工作人員停留檢修,隧道行車亦一切正常[34]。記者致電珠江隧道公司,負責人起先稱漏水可能是近日降水導致,後又稱是隧道上方水管爆裂,連接處的縫隙擴大導致,有過往車主向採訪記者表示:「你看這裡被水流浸出的黃色鏽漬,少說也得有幾個月了,怎麼可能是近幾天的事情?」引發市民擔憂[6]。漏水於次日解決,並確認是水管破裂所致,不存在安全問題[33]

2017年1月19日左右,該隧道內荔灣往芳村方向約100米處,一輛運載約50—60噸煤渣的半掛式槽罐車突發自燃爆炸,初步判斷為其運載煤灰復燃,一度引發交通擁堵,據稱附近居民樓有明顯震感[35];19時43分明火被撲滅,未造成人員傷亡[36][37]。20時35分許初步恢復雙向通行[38],截至當天21時20分,現場清理工作仍未結束[37]

Remove ads

意義

該隧道通車後,芳村對外交通不再依賴珠江大橋,隧道取代珠江大橋,成為前往佛山南海等地要道,緩解廣州西南出入口交通擁堵[13][10]。促進市區人口向芳村流動,緩解市區人口壓力[13][2],隧道通車後,當地房價由原700元每平方米躍升至4000元每平方米[13]。珠江隧道成為通往佛山市南海區等地的主要交通幹道,每天都有許多車輛使用,導致該隧道每天的交通極為繁忙,車流量由原每日5.5萬輛增至每日10萬輛[4],但其設計通行能力僅為每日8.64萬輛[註 2],超出設計承載量[4][10]。政府曾研究修建新隧道連接中山路康王路以緩解交通壓力[4],之後研究興建如意坊大橋等芳村來往海珠和荔灣的橋隧,以緩解該隧道壓力[10],2015年1月18日,洲頭咀隧道通車,有望緩解該隧道的壓力[39]

腳註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